回覆列表
  • 1 # 愛好手工的竗竗爸爸

    最近看到類似的新聞比較多,談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並且給出一點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小建議。

    1.近幾年,小學生,中學生,輕生的事件不斷增加,很多人都說,小孩子怎麼會想不開,生活那麼好,還有什麼好輕生的啊。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現在這個年代,孩子缺少的並不是物質上的東西,現在已經上升到精神層面了,以前小時候,家長想的是,怎麼讓孩子吃飽穿暖,以這個為目標,但是現在呢,物質都有了,沒有的也不至於餓死,那麼壓力點來自於哪呢。小孩的精神世界很弱小,需要成長,需要關愛,所以現在家庭的側重點,應該是關愛小孩子的心理健康,精神思想。

    2.現在社會給與成年人的壓力很大,對於小孩的壓力也不小,而在家庭中,如果成年人沒有觀念的轉變,還是認為衣食無憂就可以了,那麼問題的萌芽就會種下。社會對於成年人的壓力,也會通過成年人,轉移給小孩。能想象的常用的話就是,爸爸媽媽在外面辛苦賺錢,你就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看似很正常的一句話,但是給小孩子的壓力卻是無法估量的,第一個,賺錢你是作為家長,維持這個家庭的責任吧,你要組建家庭,這就是最起碼的,然後你如果不關心孩子,只知道給出一個目標,那得到的效果會小很多,這是一個惡性迴圈,最後,孩子壓力越來越大,你的脾氣越來越差。

    3.現在社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還是希望家長能轉變一些思想。吃穿已經不是孩子缺少的了,相反,陪伴,溝通,這些精神層面上的東西變得很重要。家長要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一個小孩,正確的面對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家庭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很多事,都可以放開了說,你要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比現在的你更棒。每天回家,可以和孩子分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可以聽聽孩子每天身邊發生的趣事。

    希望生活更美好,負面新聞少一些。

  • 2 # 尹老師有話說

    6歲孩子揚言要跳樓,焦慮的父母如何是好?

    說實話,看到你這問題時,心情有點沉重,因為就在我生活的小區,前兩天有個16歲的男孩深夜跳樓自盡,死之前在與父母的聊天中就透露了輕生念頭。這是一起人間悲劇,孩子的無知和一時錯念給父母留下深深的悔痛。

    但您也不必驚慌,既然發現了問題,就要及時解決,尹老師建議你這樣做:

    您所說的“突然”是種什麼情景?

    是之前什麼事也沒發生,孩子平時xing格也開朗,他只是口無遮攔地跟您開個玩笑?這種情況你可以內心輕鬆點,但事後要找個機會告訴他,不要這麼說,父母會很傷心的。

    如果是之前您和孩子之間有衝突,溝通不歡而教,或者您無法達到他無理要求的情況下,他這樣說,這個問題就有點複雜。

    這至少說明你們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他拿出了自以為是有力的武器來逼迫您“就範”。

    這種情況下,開朗的、xing格沒缺陷的孩子,您可以正面教育他,一般是奏效的。

    如果孩子xing格比較固執和內向,他的要求接連二三地受挫,累積的不滿情緒有可能導致他做出極端行為(這種孩子一般說得到做得到,像我小區的那個孩子),這時問題就嚴重了。

    孩子說出這樣的話,肯定是有情緒的。處理這種情況首要的安撫他的情緒,只有他心裡平和了,才有繼續改變他想法的可能。您最好什麼也別說,萬一說了不恰當的話有可能會激怒他,可給他一個微笑一個擁抱,若無其事的給他做頓好吃的,帶他出去放鬆下。

    這時候,絕不可跟他論是非,誰對誰錯不是當下的事。但是堅決不能向他妥協,滿足他的無理要求。如果向他妥協,會助長他的僥倖心理,拿跳樓威脅您就會成為他的“常規武器”,下次還用會。您只能安撫他的情緒,轉移他的視線。

    對於固執和內向的孩子,正面教育可能達不到效果,更有可能助長他的逆反心理,情況更糟。

    要徹底解決這類孩子的問題,必須提前心理介入。你得帶孩子去找專業的心理老師進行測評和輔導,在心理老師的指導下改變孩子極端的想法。

    之後,您還要在平時生活中多關愛孩子,潛移默化地對他進行親情教育、珍惜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的心理老師會教你怎樣實操的。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千萬別掉以輕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你的應對措施,防患於未然。

  • 3 # 雁過無痕2020

    與家長教育有關,追求物質與金錢,期望孩子成功,孩子壓力大!!!!

    不管經歷過或正在經歷什麼,放下就好,不放下就必然有痛苦!

    每天都看到這麼多人在網上各種訴苦、抱怨、求救,各種各樣的自殺、崩潰、痛苦,很想勸勸大家,其實,這世上沒有救世主,自己才是救世主。

    有人選擇結束生命,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其實,結束生命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無盡痛苦的開始。

    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如果要去解決,除非把生命解決掉,這就是有些人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這種思路本身就是不對的。 現實中比你情況糟糕的人多的是,一般人沒有當回事,沒有拿起來,咱們不但拿了起來,還不願放下。放下了就沒有痛苦了,要說放不下,誰也沒有辦法。但痛苦有辦法,痛夠了就放下了。話糙理不糙。

    心理疾病與體質、遺傳、家庭、環境等一切外在因素本質上都沒有關係,很多人都有咱們一樣的環境,快不快樂只能自己決定。真正的原因是我們內心充滿了大量的慾望和執著,非要達到某一目的或要求而深感壓力,消耗了我們大量能量,使我們對自己的大腦失去了控制能力,如能反其道行之,放下慾望和要求,自可不藥而癒。

    其實是思維模式和三觀的問題,藥物只能指標不能治本。

    都是我們內心的問題,是自己折磨自己,自己不放過自己,怨天尤人沒用,別人也無法理解咱們那些天馬行空的幻想。

    一定要戒除一切有癮的東西。

    可以看看我的其他帖子。

    心理疾病的軀體症狀會因人而異,各種症狀都可能有,每個人都不一樣。那些只是症狀而已,根在心上。苦根沒了,就不會有苦果。如果光吃藥,不去根,春風吹又生。

    不要隨便給自己貼標籤。貼上了就很難撕掉了。

    為幫到更多人,這是複製貼,請選擇對自己有用的。若認為騷擾的,抱歉!

  • 4 # 蘭尼

    第1,6歲的孩子,他可能是無意當中從哪學到的一句話。大部分他還不知道這句話有什麼實際性的作用。為此需要家長正確的給予引導希望他能夠明白從從樓上跳下來的危害到底是有多大?我們比如在小區裡廣告都會有一些提示,不要隨便扔雞蛋,不要隨便扔什麼什麼多少樓層扔下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所以你可以把這個事情給他說明白,這樣子會很,不是說摔下來那麼簡單可能就會喪失了生命。

    第2點就是家庭教育當中可能是哪方面的失衡,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以及自己的生活不好。想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家長的吸引注意。但是這種方式太極端了,非常不好,要及時發現。特別是作為直系父母,我們更應該發現是誰帶的孩子,如果是奶奶爺爺跟外公外婆這些就更加值得注意了,可能是跟著身邊的人學講話,但是這樣子的方式是特別嚇人。

    第3點,如果這真是孩子赤裸裸的威脅,那可能會對以後孩子的成長產生重大的心理陰影。6歲的孩子他就會用這種非常大力的方式來讓你家長感到震驚,那不知道以後長大還會做出什麼事情來呢?

  • 5 # 愛國小知

    首先,你必須重視,不管他說的是真的、假的,是威脅你、隨口說還是開玩笑,你不能不置一詞,不能輕笑而過,不能不鹹不淡,也不能大發雷霆。

    孩子突然說這番話,一種情況可能是心裡對生命沒有任何概念,要對他進行生命的教育,讓他明白,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沒有了;生命裡還有很多美好,要我好好地去享受;生命也不是可以自己隨意處置的,生命裡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情要你去完成,還有許多重要的人要你去陪伴;生命裡也會有曲折,有低谷,有不快樂的時候,但這一切都會過去,將來的某一天,這一切會成為幸福的回憶。當然這種教育不是直接用語言來說教,而是在講故事看電影談感想時滲透,結合玩遊戲養寵物時讓他得到體驗與薰陶,在和小朋友交往、在走親戚時體會,父母是有意識的,讓他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獲得正確的認知,形成自己的理解、觀念。

    第二種情況可能是以此威脅父母,並不是真的想跳。說明他從大人的談話、影視節目或與其他人交往時受到了不良影響,當自己的願望得不到滿足時以此要挾。這種情況要給他一個容易完成的小任務,完成後滿足願望,同時規定以後要達成願望都必須完成一定的任務,願望的大小與任務的難易和完成時間掛鉤,讓這些任務取代“跳樓”,日長月久,他也就不用“跳樓”來滿足自己的願望了,更多的事情、想法佔據了他的頭腦,把“跳樓”擠出去了。

    第三種情況是孩子受到了驚嚇、責罵或強烈刺激,說出這番話。這時家長要耐心找到原因,立刻消除這種影響。此時孩子需要的是相伴、擁抱、安撫,多和孩子玩,去郊遊去遊樂場、買他愛吃的愛玩的,找同齡夥伴玩,逐漸淡化這種影響。

    第四種情況可能是孩子有孤闢性或自閉症傾向,要家長更細緻地觀察他了解他,如果有異常,及時找專業醫生諮詢。

    這其中家長切忌簡單粗暴、忽冷忽熱,不能過於放大孩子的負面情緒,也不可大意。親情、溫情才是孩子無法抗拒的良藥。

  • 6 # 超能媽媽是逼出來的

    6歲孩子說跳樓,任何一位父母聽了都挺揪心的。

    如果您覺得這孩子是在威脅你,那就大錯特錯了,那麼小的小孩,他怎麼可能知道去威脅一個大人呢。

    現在大多數小孩都承受著不該承受的壓力,本是天真浪漫的童年,卻被一堆各種培訓班佔滿。

    在學習上,如果孩子不願意去各種興趣班,就先放一放吧,健康大於一切。

    生活上,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接觸大自然,其實最好的老師是在大自然中。

    心理上,多和孩子溝通,孩子的心結憋屈在內心,時間久了必定會大爆發,那時會傷人傷己。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解鈴還須繫鈴人,父母才是最瞭解孩子的那個人,只有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方法。

  • 7 # 太極格鬥與養生

    才6歲孩子就會威脅大人,自己幾巴掌烀過去,打到她服為止。

    你不揍他,以後他就是你爹。打到以後你嚴肅的看他一眼,他臉就變色那種才行。

    小腿肉,屁股,大腿,手臂,用小竹條或木尺隨便打,但不要打頭的身體,也不能像打仇人一樣這麼用力。

    以打紅面板為準,不要打到傷筋動骨。

  • 8 # 藝祥設計

    拿一個東西從樓上掉下去比如西瓜…,讓孩子看到他就會知道掉下去後果,他現在只不過不瞭解跳樓是什麼含義,然後給孩子講一些活著的的美好,人生不努力就逃避是懦弱的表現,多講一些為了生活而努力奮鬥不放棄的故事,開導孩子,告訴他你的未來會更美好。

  • 9 # 深層筋膜鬆解術

    如果孩子這樣說,我會冷靜毫不慌張地詢問他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瞭解他是因為情緒上有壓力,還是缺乏關愛,或別的什麼原因,教會他如何溝通和表達自己的目的和需求,再告訴他破碎的身體,會很痛,會很難看,而且什麼做不了,再也沒法組成現在完美的樣子,自己會失去很多感受美好事物的機會,再也沒有爸媽溫暖的懷抱,溫柔的親吻,會很冷很黑地待在一個小盒子裡,看著這個家又會有另外一個小孩子玩著他的玩具,睡在他的床上,獨享這世間所有的愛。

  • 10 # 我摘星星了耶

    我覺得孩子不會無緣無故的這麼說,首先你要反省是什麼原因讓孩子這樣說的?而不是覺得他是嚇唬你的,現在的孩子都比較聰明,你懂的他都懂,你不懂的他也懂,千萬不要忽視這個問題,和孩子好好的溝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菱巨集光s3和寶駿730,哈佛6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