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蟲媽養蟲寶

    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還有自殺等過激行為,我們該怎麼教育孩子?

    孩子能做出這些行為,絕不是一兩天產生的問題,而是從小開始,還沒有這種行為能力之前,我們的教育可能就出現了偏頗,導致孩子現在出現這麼極端的做法。

    孩子出走、自殺的原因無非是1.某種要求未能得到滿足,以出走行為來進行要挾,2.受到挫折一蹶不振,用自殺方式求得解脫。從這原因上看,是可以通過從小的教育來進行預防的。

    首先,父母對孩子的愛,要有節制。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是絕不能溺愛,要什麼給什麼,有求必應。這樣容易讓孩子變得自私,只會無限度地索取,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就會無理取鬧。所以要從小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愛是有原則的愛,不正確,不合理的要求就是不會得到滿足。

    其次,培養孩子抗挫能力,樂觀勇敢面對挫折。從小告訴孩子,沒有誰能一直做人生的贏家,要贏的起,也要輸的起,失敗不可怕,只要有從頭來過的勇氣就好;人生也沒有絕對的公平,我們改變不了事件本身,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用積極向上的態度去面對。

    最後,教會孩子熱愛生命,尊重並且珍惜生命。平常生活中多多引導孩子發現生命的美好有趣,讓孩子熱愛生命;以身作則,善待自己,善待別人,以此來教育孩子生命是需要尊重的;告訴孩子,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什麼時候生命都是最重要的。我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我都會問他“要注意什麼呀?”“不能傷到別人,也不能傷到自己。”再問他“什麼最重要呀?”“小命最重要,所以要保護好自己。”有沒有覺得好可愛?

    當孩子懂得父母的愛不是用來滿足自己的無條件索取的;懂得勇敢樂觀面對挫折會讓自己變得堅強;懂得珍惜熱愛生命!遇事就會冷靜積極去面對。

  • 2 # 雪影梅香152416836

    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在家裡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從沒受到過委屈,所以養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因此受到一點批評,挫折,委屈就無法接受,沒有積極的心態面對,就會做出離家出走,自殺等過激行為來逃避困難和挫折。

    如何教育孩子們正確對待生活學習中的種種挫折,積極Sunny的面對呢?不寵溺嬌慣孩子,使孩子知道你是家庭一份子,也是社會的一份子,說話做事不可任性而為,不可傷害到別人。和孩子平等相處,不能使他們在家裡有特權。做錯事情要勇於承擔,即時改正。和孩子多交流溝通,幫助他(她)們排解疏導不良情緒,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進入美好的青春。

    我發現一個問題,現在的孩子因為嬌生慣養,和父母發生矛盾衝突,很容易做出衝動過激行為。因為他(她)們知道自己是父母的最愛,他(她)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懲罰父母,使父母著急傷心難過,使他們妥協讓步,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謹慎對待,要堅持原則,不可使孩子覺得做一次得一次好,以後變本加厲,做出危險的事情,毀之晚矣!

  • 3 # 使用者9265811022741

    我覺得這個跟平日裡的家庭教育分不開,如果孩子經常出現這種過激行為,那家長應該檢討自己的教育是否存在問題。

    孩子出現離家出走時家長的態度是怎樣,是否每一次都是以家長妥協為結束的,是否從根本上解決過問題。是否給孩子造成了錯覺,只要離家出走或要自殺就能達成心願。家長妥協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會造成孩子不斷的利用這種手段,結果卻根本不解決問題。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父母慣著長大的,根本就沒有過挫折教育,家長打不得罵不得,一有點不如意就覺得所有人都對不起他,這樣的孩子只會越來越自我,一旦發現哪種手段可以達到目的就會不惜一切。所以家長從一開始就要徹底杜絕孩子的這種行為,要把自己愛孩子的底線告訴他們,愛他們可以,卻不會溺愛他們,要讓他們知道什麼可以去做,什麼絕不能碰觸,一次的容忍會發展成變本加厲,不要到不可收拾了才後悔。

  • 4 # 霖哥探江門

    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信任與尊重

    題主所說的問題通常發生在初中期間,特別是初二時,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期。

    主要表現在男生會沉迷上網,女生會割手(非割脈),情緒忽晴忽暗波動大。

    心裡變化是原因是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要獨立起來,但家長卻將孩子還是以幼年期教育方式對其一言一行待管控,而且孩子想自由 有很多事情覺得自己有能力做了,但能力有限不得不受制於父母管控,所以父母囉嗦對待的話,孩子會以冷暴力作為對抗,完全不想跟父母溝通乃至離家出走。

    孩子的突然心情低落的處理方法:孩子因家庭或者外部事件(校園)導致心情不好,常見的話家長第一時間會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來開導孩子,但實際卻適得其反;我們作為家長其實先調整孩子的心情,只有一個好心情才會聽得進去話語,極差的心情還去講道理的話,只會覺得是耳邊風,更甚者會覺得父母嘮叨難以溝通。

    我們作為家長也是由青少年期間過渡而來,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和尊重,以朋友的身份共同成長。

  • 5 # 李夢楠81674599

    孩子的過激行為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對生活徹底失去希望,心已死,看不到未來,有可能是對生存環境失望,對前途失望,對親人失望等原因。二,遭受重大挫折,不能得到有效排解和疏導,包括對學習成績,因為一直以來的自信在某次重要的考試後失敗承受不了打擊。或者是身體,精神受到創傷,無法保持容貌或者Sunny的心態,無法面對世人異樣的眼神。還有就是失去重要的親人,對他極其依賴的朋友或親人,失去一直呵護他的人。三,無法理解某種社會現象,認為舉世皆濁唯我獨清,自己所堅持或堅守的某些東西在旁人眼裡無足輕重,甚至於受到譏諷和嘲笑,讓自己無所適從。四,遭受至愛的背叛,一直以來用真心對待的人,背後傷害到了自己,無法理解自己的付出為什麼會得不到回報。五,長期的負面情緒積累,沉默中死亡,一般是由抑鬱症引起的。當然,自殺等過激行為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包括誤解,偶然事件等等,都需要進行心理治療,外力的強力干預才能有效的防治,必須引起父母的足夠重視,從細節去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疏導,及時進行心理干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告敗訴後不承擔訴訟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