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色文化故事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多年以前就購買過一本91版的,而且仔細看過;這部小說被多次再版。在《圍城》中,男主角方鴻漸先後和四個女人產生過情感上的糾葛,這四個女人按出場的先後順序,分別是鮑小姐、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

    唐曉芙是第三個出場的。在方鴻漸與唐曉芙的交往是輕鬆、愉快、充滿情趣的,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無需相互不設防,而在享受在一起的每一段時光。

    現分析一下曉芙純的性格特性,她真天然,活潑可愛,恰似“出水芙蓉”,她與方鴻漸同屬理想青年,是方的最愛。但她偏執於女性徹底解放,竟要求“佔領愛人整個生命”。方鴻漸也窺破她“不化妝便是心中沒有男人”的私心偏見,於是兩人誤會不斷、喜悲更迭,方鴻漸最終不能隨他心願。可憐一對進步戀人,雙雙為理想所眈。唐曉芙縱是滿腹詩書也枉然,到頭來連婚姻都虛無縹緲。

    唐曉芙的出場描寫,可以看出作者的偏好:“唐小姐嫵媚端正的圓臉,有兩個淺酒窩。天生著一般女人要花錢費時、調脂和粉來仿造的好臉色,新鮮得使人見了忘掉口渴而又覺嘴饞彷彿是好水果。她眼睛並不頂大,可是靈活溫柔。

    蘇文紈為方鴻漸介紹認識了自己的表妹唐曉芙,卻不知道唐的身上正是有著她所缺乏的吸引對方的東西:可愛、青春和真實。與鮑小姐比起來,唐曉芙清純;與蘇文紈比起來,唐曉芙可愛;與孫柔嘉比起來,唐曉芙美麗、活潑。還是那句話,她是這個摩登文明社會裡的罕物。

    整體看來唐曉芙並不是太單純的,在她的身上有可愛、清純,但又過於摩登表現自己,而且自私,“佔領愛人整個生命”當然每個女人在愛情方面都是自私的,但過於自私就讓人討厭。唐曉芙最終因為性格太私心有偏見沒有和方鴻漸走到了一起,各分東西。

  • 2 # 趙如才

    是清純的,也是錢鍾書唯一沒有批評的人物。她不施粉黛,天生麗質,敢愛敢恨,是不可多得年輕女性優秀代表人物。可惜她的命運並不好,與方鴻漸沒有終成秦晉之好。

  • 3 # 安靜生活工作

    複雜的“天真”

    在錢鍾書的《圍城》中,“唐曉芙”的形象向來被認為是正面而純潔的,但錢鍾書的筆下暗藏機鋒,在塑造“唐曉芙”時用她的純潔掩飾世故,用笑容遮蔽冷漠,錢鍾書巧妙而隱晦地詮釋了這位上海新都市生活的女性形象。

    錢鍾書先生寫出唐曉芙的“不單純”,反而讓這個人物有血有肉、變得豐滿起來。在當時的上海背景下,一個時髦的都市女孩真的能像芙蓉花般純潔?在良好的家庭環境、優越的先天條件和現代的都市文化背景的共同淬鍊下,一個真實的“唐曉芙”必定擁有惹人好奇的精神世界,就像作者筆下的那樣,既複雜又單純。

  • 4 # 禾不予

    我覺得唐曉芙這個人物是單純的,但她並不是那種什麼都不懂的傻白甜,而是對人單純,對事較真。

    在面對方鴻漸的時候敢愛敢恨,在面對表姐的時候活潑乖巧。彷彿所有美的特徵都在唐曉芙的身上體現出來了,但太美了,反而令這個角色失真了,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並不豐滿,她沒有鮑小姐的風情萬種,沒有蘇文紈的複雜心機,也沒有孫柔嘉的不動聲色,這幾位女性,每一位的形塑造象都比她豐滿,她們身上的各種小缺點,令人物更加體現出一種屬於人的真。

    而全都是美的唐曉芙,由於缺少了那份真,而缺少了更多的記憶點。她的單純和其他人的單純沒有什麼分別,甚至這個人不需要在現實中有,僅靠作者的想象,就可以創作出這個人物。

  • 5 # 邱邱講故事

    問題:錢鍾書筆下的唐曉芙單純嗎?

    不單純,是小說《圍城》中最聰慧的角色,看透人性卻依然追求美好,懂政治手腕卻心存大善。

    下面從《圍城》寫作背景、唐曉芙原型、唐曉芙個人特點來剖析人物角色魅力所在。

    《圍城》寫作背景

    《圍城》言詞犀利,充滿黑色幽默,用各種辛辣巧妙的比喻描述人性,被譽為現代《儒林外史》。

    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裡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裡未淨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圍城》

    故事男主角方鴻漸經歷過四段感情,遇見四個性格迥異的女子,最終和最普通的女人孫嘉柔結婚成家。

    關於《圍城》最好的註解是: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這段註解,是作者錢鍾書的妻子楊絳寫下的,錢鍾書對於楊絳的評價是“實獲我心”。

    錢鍾書,身上最出名的標籤除了文學研究家,除了《圍城》,還有與妻子楊絳的伉儷情深。

    兩人酷愛文學,因此結合,錢鍾書早年在清華讀書發願,甘心坐冷板凳,一輩子低頭做學問,楊絳聽到他的心聲,更愛他幾分。

    結婚幾年後,楊絳寫的《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遊戲人間》等喜劇都被搬上舞臺。

    那時候,錢鍾書還在學校默默無聞的教書,文化圈管錢鍾書叫做:楊絳的丈夫。

    當初出國留學時,看到中中國人到了外國,洋不洋、中不中的怪模樣,錢鍾書心中頗多感慨,早有話想說,想寫一部留學生回國的長篇小說。

    楊絳鼎力支援丈夫,她一直認為錢鍾書的價值在她之上,即便自己有才華有理想,但她覺得自己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錢鍾書的妻子。

    當時,正值上海淪陷,吃穿生計已經成了難題,物價飛漲,最難受的時候,兩根金條只能換一擔白米,楊絳只得求助自己的父親。

    貧家生活,處處費打算,灶下婢這等儉嗇,不知能獲得幾分同情。——楊絳

    《圍城》是錢鍾書寫過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據說每日只寫500字,足足寫了兩年。

    可以說,沒有楊絳兩年來的支援理解,就不會有《圍城》這本書。

    試想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亂世,女人大多渴望男人能多承擔家庭經濟重擔,讓日子過得舒坦一點。

    但楊絳,出於對錢鍾書的愛,頂住了生活壓力,成全丈夫的心願。

    唐曉芙性格特點

    《圍城》男主角方鴻漸最愛的女人,是唐曉芙。這是男主角經歷的最刻骨銘心的戀情,唐曉芙是他的白玫瑰和硃砂痣。

    方鴻漸經歷的另外3個女人,個個都有不可說的人性狡詐姿態,在方鴻漸身邊來來去去,只為了個人的前途和婚姻,她們活的現實、理智,是世人眼中“聰明”“成熟”的活法。

    我愛的人,我要能夠佔領他整個生命,他在碰見我以前,沒有過去,留著空白等待我——唐曉芙

    但唐曉芙不一樣,她以愛為絕對評價標準,她吶喊出的這句話,聽起來單純又天真,愛要佔據一個人的生命?真像是個滿腦子風花雪月的傻白甜。

    但只要讀過原文,你就不會這樣認為了,唐曉芙聰慧得很

    從第一次見面、第一次對話,就聽出方鴻漸對她的格外注意,也看出表姐蘇文紈對方鴻漸的用心。

    於是她刻意疏遠方鴻漸,為表姐製造話頭,及早離場,待她走後,方鴻漸和蘇文紈對話。

    方鴻漸:你表妹說話很利害,人也好像非常聰明。

    蘇文紈:這孩子人雖小,本領大得很,她抓一把男朋友在手裡玩弄著呢!

    唐曉芙對政治、民生等時事很關心,對事情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和認知,不輕易被人干擾,就算是面對自己的表姐,也能準確判別是非曲直。

    “女人不傻決不因為男人浪費擺闊而對他有好印象——可是,你放心,女人全是傻的,恰好是男人所希望的那樣傻,不多不少。”

    表姐蘇文紈,三番四次在背後摸黑她,又故意使手段明裡暗裡,探聽她和方鴻漸的心意,想讓他們兩人產生誤會。

    但唐曉芙對錶姐所作所為,很是不在意,她對方鴻漸說出自己對女人的看法。

    唐曉芙對人性和男女情感關係,都有自己的掌控,她看重愛,發現方鴻漸是個意志不堅定的人,就能忍住心痛,果斷和他分開。

    多少發現男友曾出軌的女人,聽了對方的懺悔,以為對方會為自己改變,於是心軟,繼續維持戀情。

    但唐曉芙清楚,愛是真的,但一個人的本性無法被改變,她願意為愛受苦,卻不願因為一個人的軟弱受苦。

    從這一點看,唐曉芙年紀雖小,卻敢愛敢恨拎得清、放得下,是自己意志的女王,及早擺脫了方鴻漸這個徒有其表的浪蕩子,避免了以後的悲劇生活。

    唐曉芙角色原型

    錢鍾書因《圍城》出名後,記者對他圍追堵截,還非要考究唐曉芙的原型,逼得錢鍾書說,雞蛋好吃,何必要見下蛋的雞。又說,難道你們非要我說,唐曉芙是我的心上人?

    唐曉芙角色的背景設定,有楊絳的影子,唐曉芙是律師的女兒,楊絳的父親也是律師,唐曉芙在大學裡唸的政治系”,楊絳唸的也是政治系。

    方鴻漸給唐曉芙寫信十幾封、見面七八回、回信五六次,錢鍾書和楊絳戀愛初期,也是寫信十幾封、見面七八回、回信五六次。

    但藝術創作從來都是移花接木,不會是一板一眼的現實影印,某一文學角色,或者有現實中某人的家庭背景,卻又有作者理想中的才情樣貌,或許有現實中某人的穿著打扮,卻又有作者厭惡的性格特徵。

    唐曉芙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學歷教育,這一點與楊絳相同,但唐曉芙看破不說破、看似天真,實則勘破世事的人物特點,又從何而來?

    這還是要從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說起,錢鍾書很清楚,楊絳對自己事業和生活的重要,他打心眼裡愛楊絳的品質——為了愛全身心付出的品質。

    愛,不是傻白甜的羅曼蒂克幻想,愛,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風花雪月。

    成熟的愛,是願意為了愛,為了愛的人犧牲、付出,不求回報,只有成全。

    這種愛,有點飛蛾撲火般的義無反顧,還有著一認定就是一輩子的決絕,容易被人誤解為單純、天真。於是,很多人就對唐曉芙這個角色有了誤解。

    楊絳為愛不顧一切,不夠現實的性格特點,就是唐曉芙的性格原型。

    愛產生的前提是,兩人都擁有識別愛的能力,兩人都值得愛,兩人心意相通。

    楊絳和錢鍾書,對人生有相同的追求,對人性有同樣清醒的認識,對人性認識後做出了同樣避世的選擇,所以才開始了戀愛。

    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剛開始遇到兩方家庭的反對,楊絳父母嫌錢鍾書家貧,錢鍾書父母嫌楊絳不夠傳統。

    但是,錢鍾書和楊絳多年來衝破了一切阻礙,尤其是楊絳,她幾乎是奉獻一生,成就了錢鍾書。

    錢鍾書一生志學,家務瑣事一竅不通,燒個開水都能出事,門把手都靠楊絳修理,電燈泡靠楊絳換。

    孩子圓圓靠楊絳教育,他負責當朋友、陪著玩鬧,楊絳要是病了、倒了,錢鍾書幾乎就無法生活。

    可楊絳是心甘情願的,錢鍾書欣賞她做的學問,看得到她的每一處閃光點,這是她愛他的原因。

    1998年,錢鍾書逝世後,楊絳以驚人的毅力整理錢鍾書的手稿書信。要知道,錢鍾書的手稿多達7萬餘頁,涉獵題材廣、數量大、內容豐富。

    且手稿多年隨著主人顛沛流轉,紙張大多發黃變脆,有的已模糊破損、字跡難辨。

    直到2016年,楊絳孑然一身去世,在世前,她出版《我們仨》,揭開了一家人的幸福和離散。

    為愛付出了一輩子,這就是楊絳。她很幸運,初戀時,遇見錢鍾書。而唐曉芙不幸,遇見方鴻漸,此後離去無下落。

    一個知世故卻不世故的女子,願意轟轟烈烈愛一輩子,不為現實所動,只有更加努力,飄向更高的遠方,才能遇到並守護她的“錢鍾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在課本上直接大量批註(如圖),這樣的學習方法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