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基層媒體人老九

    因為這些大捷基本都是假的啊,明朝的戰功都是以人頭來計算,在袁崇煥時期,三等流寇,二等蒙古,一等是滿清真韃,袁崇煥奏摺中自稱大捷無數,殺敵無數,他的奏摺中滿清高階將領讓他殺了一半,結果呢,他真實的首級數比東江毛文龍差了太多了。

    包括現在很多不懂的人說的袁崇煥寧遠一炮殺了野豬皮,可是真實的歷史中在袁崇煥自稱重創努爾哈赤大半年後,野豬皮才死的,而在這大半年間,野豬皮還親征林丹汗。所以,在真實的歷史中,袁崇煥沒有太多的功績。

    當然,還有一點原因是滿清修的明史尤其是明末歷史,篡改了很多,尤其是清軍不利的地方。最典型的是像袁可立等對滿清造成較大傷害的人都被史書抹殺了,但這些人和袁崇煥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但也存在這方面原因

  • 2 # 炭烤母豬蹄兒

    沒看過袁崇煥傳?這是啥!

    以溽暑不能克,士卒多損傷,六月五日亦引還,因毀大、小淩河二城。時稱寧、錦大捷,桂、率教功為多。忠賢因使其黨論崇煥不救錦州為暮氣,崇煥遂乞休。

  • 3 # 東方鉞

    所謂寧遠大捷和寧綿大捷是明朝方面現在的一些現代學者的說法,但《明史》和《清史稿》並無詳細紀載認可。《明史》是清朝修定,乾隆帝審定,大學士張廷玉主編,有揚清抑明的傾向很正常。何為大捷?金軍攻,明軍守,金軍沒有攻下寧遠和錦州,進攻失敗,防守成功。雙方互有殺傷,攻方損失大些,這是事實。其實寧遠和寧錦兩次戰鬥,都是尊守督師孫承宗制定禦敵戰略執行,以遼士養遼養兵,築城防禦,安排將領都是孫承事先安排好的,用大炮和火槍防守,給後金以重大殺傷,穩定局面,待機反攻,是孫承宗禦敵方略的體現,不是崇煥的發明創造。孫承宗請辭後,參戰的不僅是袁崇煥,還有總兵滿桂,副將左輔,朱梅,參將祖大壽等孫承宗重用的將領,滿桂等將領親自登城指揮炮擊攻城的金兵,總兵趙率教,山海關守將馳援,努爾哈赤被迫撤軍。如果擊傷努爾哈赤,也是滿桂等諸將登城指揮的戰果。東林黨把功勞記在袁崇煥一個人頭上,既不提孫承宗戰略計劃,亦不說總兵滿桂等諸將浴血奮戰之功,顯然不符合歷史事實。而民國修《清史稿》太祖本紀,“因明用西洋大炮守城,頗傷士卒,而罷攻”。“遣武納格將蒙古兵攻覺華島,奪舟二千,盡焚其軍儲而斑師。袁崇煥等將領守住寧遠,覺華島卻慘敗,全軍覆滅,又何來大捷?當時守住寧遠確實鼓舞明軍抗金斗志,朝廷給予獎勵。《明史》(袁崇煥)記載此事,事實是寧遠之戰,有勝有敗《明史》並未失真。傳說,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受重傷,究竟是有後金將領傷亡,還是努爾哈赤本人受傷,至今沒有可信賴證據,因為《明史》〈袁崇煥)和《清史稿》(太祖本紀)都沒有記載在努爾哈赤在寧遠戰鬥中受傷,而是八個月後得病而亡。猜測和妄斷努爾哈赤在寧遠城下受重傷,是有意為袁崇煥臉上貼金。

    《明史》 對寧錦之戰,確有簡略表述:後金兵圍攻錦州,攻打甚急。守錦州的是總兵趙率教,抗金死守,形勢危機,要求袁崇煥增援,崇煥以寧遠兵不能動,並未增援。趙率教率明軍頑強死戰,錦州久攻不下。後金又轉攻寧遠,崇煥以尤世祿,祖大壽,率精兵四千攻擊清軍背後。朝廷派滿桂軍從前屯進擊,在城外激戰慘烈,滿桂身中數箭,血戰不退。崇煥和中官應坤,副使畢自昂粛守城,炮擊金兵。後金兵攻寧遠不利,無法取勝,又移兵攻錦州,趙率教頑強拒守,金兵多有死傷,仍無法得手,乃撤兵。這就是歷史上的寧錦大捷,寧錦之戰,滿桂與趙率教功大於袁崇煥。魏忠賢黨人參袁崇煥不救錦州為暮氣,崇煥上書請乞休。時中外方爭頌忠賢,崇煥不得已,亦請建祠,終不為所喜。袁崇煥討好魏忠賢不得,為後來殺毛文龍埋下伏筆。把寧遠之戰記載袁崇煥名下尚可,把寧錦保衛戰也記在袁崇煥名下,不符合歷史事實,是近代文人胡吹亂捧的結果。《明史》己有簡略表述,應該是貼進歷史事實,最近出版的二十五史,《清史稿》太宗本紀竟一帶而過。“癸未貝勒濟爾哈朗,等略明錦洲,寧遠諸路還,俘獲以三千計,數語競把寧錦大戰一帶而過。似乎後金是得勝而歸,並無敗績一語。可見《清史稿》有明顯的揚清抑明的傾向,文人無德,莫過如此。乾隆御批,張廷玉主編的明史,還是現在發行《二十五史》都只能供參考。

    評論袁崇煥文章頻多,竊以為:謀殺毛文龍為大不智,釀成大患。文龍死,皇太極舉後金大部精銳,千里繞道奔襲北京。崇煥若告知崇禎:固守北京,他盡起山海關,錦州,寧遠之精銳奔襲瀋陽,何愁瀋陽不破?即使不滅後金,皇太極背腹受敵,必大傷元氣,復遼盡在在股掌之間。即使不突擊沈陽,捨近求遠,千里馳援,應在薊州和通縣與清軍接戰,勝固可喜,敗亦欣然。而尾隨後金兵至北京城下,莫說當時崇煥面對崇禎責問無言以對,就是現在人們不禁要問:如果沒有袁崇煥默許,皇太極敢盡起國之精銳,千里繞道奔襲北京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硃砂怎麼養出紅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