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浩哥愛做菜

    魯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中唯一的自發型菜系,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的菜系。

    魯菜特點

    1.鹹鮮為主,魯菜講究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味講求顯現純正,突出本味。

    2.火候精湛,魯菜的突出烹調方法為爆,扒,拔絲,尤其是爆,扒素為世人鎖稱道。

    九轉大腸 大蔥燒海蔘

    3.精於制湯,魯菜一湯為百鮮之源,講究“清湯”,“奶湯”的調製,清濁分明,取其清鮮。

    4.烹煮海味,對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製堪稱一絕。

    魯菜的十大代表菜品

    九轉大腸

    大蔥燒海蔘

    糖醋鯉魚

    木須肉

    一品豆腐

    油爆雙脆

    糟溜魚片

  • 2 # 鄉村阿武

    魯菜十大代表菜,我的推薦是:九轉大腸、德州扒雞、糖醋鯉魚、罈子肉,這幾道菜堪稱一絕,製作複雜,視覺上誘人,吃起來更美味。

    中國四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飲食習慣,形成了一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於是就形成了這四大菜系。目前來說,已經又境四個派系,也就是說,中國八大菜系了。

    而這四大菜系中,魯菜是唯 一的源髮菜系(就是自己形成的菜系),魯菜對刀功、火候、烹飪技巧等方面,有著很高的要求,魯菜的特點就是善於製作高湯,高湯是魯菜很多菜的靈魂。

    難怪山東各地流傳著 ” 好廚子全靠一鍋湯 ” 可見這個湯的重要性。

    魯菜十大代表菜中,我推薦這四道:九轉大腸、德州扒雞、糖醋鯉魚、罈子肉,不過,想要深入瞭解這四道菜,首先從認識魯菜及十代菜說起

    一、認識魯菜

    魯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魯菜穩居四大菜系之首,集山東各地烹調技藝與一身,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實踐,自成一派,在全國範圍內影響很廣,是黃河流域烹飪文化的代表。

    魯菜又是以這三個地方菜組成的:濟南菜、膠東菜、孔府菜,魯菜的製作成本是所有菜系中最高的,工藝講究、選料嚴苛,以高湯為名,風格上形成了清、鮮、脆、純、嫩著稱的特色。所以,魯菜會比其它菜更貴一些,不過這也是合理的,畢竟成本、製作工藝、選料等這麼多方面的講究,做出來的。

    二、魯菜十大代表菜

    魯菜十大代表菜有:九轉大腸、爆炒腰花、糖醋鯉魚、蔥燒海蔘、油爆雙脆、四喜丸子、德州扒雞、糟溜魚片、一品豆腐、罈子肉

    這裡面每一道菜都能稱得上是菜中的戰鬥機,都是精品菜,經過了無數次的研究與實踐,自創出來的一道道人間美味,真是名不虛傳的經典代表菜。

    三、我的推薦菜

    我推薦菜有:九轉大腸、德州扒雞、糖醋鯉魚、罈子肉

    1、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算是十大菜中一道相當經典的菜,主要的食材就是大腸。因為當時店家喜歡 “九” 這個數字,所以就叫九轉大腸了。這道菜的不僅顏色上好看誘人,而且吃起來軟香爽口,油而不膩,因為大腸處理的非常好。

    第一步就是把大腸洗乾淨後,加入蔥姜料酒放鍋內煮熟,然後切成3釐米長的小段,然後用豬油滑鍋,直接倒入大腸炸至金黃撈出。然後放入蔥薑蒜末煸炒,等湯汁收緊時,放胡椒粉、肉桂粉、花椒油等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2、德州扒雞

    這道菜也是一道比較出名的菜,這個扒雞吃,非常軟酥,看著是一整隻雞,但只要用手一提,整個雞都會散架,骨頭及肉全部都會散開,肉吃起來非常香軟,味道十足。

    扒雞選取活雞宰殺煺毛,去內臟並洗淨。把雞頭及雞腿全部盤入雞肚內,然後擦乾水份後,飴糖加清水50克調勻,塗抹在雞身上,然後下油鍋炸至金黃,撈出瀝油。大火燒開水,放入雞及五香料包、薑片、食鹽、生抽等,小火燜煮半小時,至雞酥爛即可。

    3、糖醋鯉魚

    這道糖醋鯉魚,吃起來的口感非常棒。選用黃河鯉魚,先油炸,再用洛口老醋加糖製成糖醋汁,澆在魚身上,香味撲鼻,外脆裡嫩帶酸。這個製作工藝其它地方很少見,相當有特色。

    4、罈子肉

    罈子肉顏色深紅,色澤光亮,看著非常有食慾,吃起來油而不膩,Q彈嫩滑,非常香糯。製作時,將豬肋肉洗淨,切成2釐米大小的小方塊,先焯水,把蔥段薑片用麻繩捆紮好與肉一起放入罈子中,加冰糖、肉桂、蔥、姜、醬油及清水,中火上燒開5分鐘,改微火煨燉約3小時,至湯濃肉爛即可。

    總結:以上是我對魯菜的見解,雖然我老家是河南的,但原來在山東好多個城市都呆過,十道代表菜都吃過,但這四道是最有名的,喜歡的人也更多,並且我也特加盟喜歡吃這四道,每一道都是那麼精良,感覺像是藝術品,一點都 不誇張,大家有機會的話,可以嚐嚐哦。

  • 3 # 香煎終南比目魚

    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一,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所謂的魯菜十大代表菜是有爭議的,但四喜丸子、一品豆腐、九轉大腸、油爆雙脆、油燜大蝦肯定能上榜。在這裡比目魚最推薦的是四喜丸子了,在魯菜裡相對簡單,一般家裡都可以製作,最重要的是分量足、吃起來過癮。

    1、五花肉剁成肉泥,蔥切成蔥花,放入盆中。

    2、盆中加入生抽、料酒、蠔油、鹽、胡椒粉、食用油和生粉,最後打入一個雞蛋。

    3、用筷子順時針方向將肉泥攪拌均勻。

    6、鍋中留底油,放入薑片、花椒炸香。倒入剛炸好的丸子,新增適量清水,清水需要蓋過丸子。然後加入老抽、生抽、雞精和糖調味,大火燒開後蓋上蓋子換中小火慢燉。

    7、等到鍋中湯汁快沒時將丸子撈裝盤。

  • 4 # 信遠齋桂花酸梅湯

    大家好,我是愛吃愛喝愛生活的阿遠~

    說到魯菜,那可是很多美味菜餚的發源處。

    魯菜裡,經典菜品有一品豆腐、蔥燒海蔘、糖醋黃河鯉魚、九轉大腸油燜大蝦、醋椒魚、糟熘魚片、木樨肉(木須肉)、糖醋里脊、紅燒大蝦等。

    這些菜品,相信大家平時在餐館裡見到的頻次非常高,其中的一些菜餚,我們平日也會經常吃。

    而說到阿遠的推薦,那必定是紅燒大蝦和糖醋里脊這兩道菜了,這道菜相對而言比較日常,而且是逢年過節,很多家庭都會做上的菜。

    下面阿遠就和大家推薦一下這兩道菜的具體做法~

    紅燒大蝦

    說到紅燒大蝦,蝦是主料。

    但很多朋友都不會選擇優質的蝦,所以阿遠再和大家說一說蝦的挑選方法:

    1、看外形,新鮮的蝦頭尾完整,頭尾緊密相連,蝦身較挺,有一定的彎曲度。不新鮮的蝦,頭與體,殼與肉相連鬆懈,頭尾易脫落或分離,不能保持其原有的彎曲度;  

    2、看色澤,新鮮蝦皮殼發亮,河蝦呈青綠色,對蝦呈青白色(雌蝦)或蛋黃色(雄蝦)。不新鮮的蝦,皮殼發暗,蝦原色變為紅色或灰紫色;  

    3、看肉質,新鮮的蝦,肉質堅實、細嫩,手觸控時感覺硬,有彈性。不新鮮的蝦,肉質鬆軟,彈性差; 

    4、聞氣味,新鮮蝦氣味正常,無異味。若有異臭味則為變質蝦。

    好了挑選完了優質的蝦,我們接下來看看這道菜是怎麼樣做的吧~

    食材:

    蝦,蔥,姜,生抽,醬油,料酒,蠔油,糖,醋

    步驟:

    1.取一個碗,生抽、醬油、蠔油各放一勺,白糖半勺,醋小半勺,加入清水調勻備用,蔥姜洗乾淨,姜切成絲,蔥白切小段,蔥葉切成蔥花。

    2.炒鍋裡放入適量的油,把蔥姜放入炒香,然後把蝦倒進去翻炒。

    3.將準備好的醬汁倒入鍋裡,翻炒均勻,然後蓋上鍋蓋,讓蝦在鍋裡煮一小會兒,將醬汁的味道充分的吸收進去。

    4.開啟鍋蓋,翻動兩下,關火出鍋,撒上蔥花做點綴。

    食材:

    裡脊肉,白醋,白糖,番茄醬,生薑,大蒜,雞蛋,澱粉,麵粉,食用油,鹽

    步驟:

    1.把買回來的裡脊肉清洗一下,切成大小均勻的長條狀,切好之後放到盆子裡,在裡面加入一點點鹽,打入一個雞蛋,之後用手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肉條充分入味。

    2.接著按照1:1的比例加入麵粉和澱粉,不要加水,在裡面加入一點點的啤酒,還是一樣順著一個方向給肉條上漿,這樣還能起到鎖住肉條裡面的水分,加啤酒也是糖醋里脊不回軟的一個關鍵。

    3.起鍋燒油,油溫燒至5成熱左右的時候換小火,把裡脊肉一個一個的放入鍋裡。炸到裡脊肉的顏色由白色變為金黃色時就能撈出來了。

    4.製作糖醋里脊非常重要的糖醋汁,在鍋里加入一點清水,然後放入番茄醬,然後白醋和白糖按照1:1的比例放進去,拌均勻之後再來一點鹽調味。

    5.等到鍋裡的醬汁變的比較濃稠的時候,把提前切好的大蒜末和生薑絲放進去,接著把炸好的裡脊肉放進去,翻炒均勻就可以出鍋了。

  • 5 # 美食小慕

    ▂ ▄ ▅ ▆ ▇ █ 精彩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

    1.德州扒雞

    扒雞是中華傳統風味特色名吃,魯菜經典,以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最富盛名,屬中國四大名雞之首。

    據史料記載,扒雞起源於禹城,亦稱禹城五香脫骨扒雞,已有300餘年的歷史。它以製作獨特、肉爛骨酥、五香脫骨、色鮮味美、肥而不膩、營養豐富等特點而著稱,1919年載入《山東各縣鄉土調查錄》。

    德州扒雞的特點是:形色兼優、五香脫骨、肉嫩味純、清淡高雅、味透骨髓、鮮奇滋補。造型上兩腿盤起,爪入雞膛,雙翅經脖頸由嘴中交差而出,全雞呈臥體,色澤金黃,黃中透紅,遠遠望去似鴨浮水,口銜羽翎,十分美觀,是上等的美食藝術珍品。

    2.紅燒大蝦

    紅燒大蝦,是山東膠東風味名菜。膠東半島海岸線長,海味珍饈眾多,對蝦就是其中之一。據郝懿行《海錯》一書中記載,渤海“海中有蝦,長尺許,大如小兒臂,漁者網得之,兩兩而合,日干或醃漬,貨之謂對蝦”。對蝦每年春秋兩季往返於渤海和黃海之間。對蝦以其肉厚、味鮮、色美、營養豐富而馳名中外。據分析,每百克對蝦,含蛋白質20.6克,脂肪0.7克,鈣35毫克,磷150毫克,還含有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紅燒大蝦”歷來是魯菜中膾灸人口的名菜佳餚,其色澤之美、口味之佳,久為人們所稱道。

    3.九轉大腸

    魯菜有哪些代表菜

    以下為民間傳說: “九轉大腸”出於清光緒初年,由濟南“九華樓”酒店首創,九華樓是濟南富商杜氏與邰氏所開。杜氏是一鉅商,在濟南設有9家店鋪,酒店是其中之一。這位掌櫃對“九”字有著特殊的愛好,什麼都要取個九數,因此他所開的店鋪字號都冠以“九”字。“九華樓”設在濟南縣東巷北首,規模不大,但司廚都是名師高手,對烹製豬下貨菜更是講究,“紅燒大腸”(九轉大腸的前名)就很出名,做法也別具一格:下料狠,用料全,五味俱有,製作時先煮、再炸、後燒,出勺入鍋反覆數次,直到燒煨至熟。所用調料有名貴的中藥砂仁、肉桂、豆蔻,還有山東的辛辣品:大蔥、大姜、大蒜以及料酒、清湯、香油等。口味甜、酸、苦、辣、鹹兼有,燒成後再撒上芫荽(香菜)末,增添了清香之味,盛入盤中紅潤透亮,肥而不膩。有一次杜氏宴客,酒席上了此菜,眾人品嚐這個佳餚都讚不絕口。有一文士說,如此佳餚當取美名,杜表示歡迎。這個客人一方面為迎合杜氏喜“九”之癖,另外,也是讚美高廚的手藝,當即取名“九轉大腸”,同座都問何典?他說道家善煉丹,有“九轉仙丹”之名,吃此美餚,如服“九轉”,可與仙丹媲美,舉桌都為之叫絕。從此,“九轉大腸”之名聲譽日盛,流傳至今。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橘吃貨和橘專家

    清末八大樓,是北京城八個最為知名的酒樓;而這八大樓的主廚無一例外都是來自於煙臺福山,而他們之所以能代表魯菜在京城美食界打出自己的名號,靠的就是腰間別的哪一個小袋子

    每次做菜他們都會從這個小口袋中抓出一點神奇的粉末丟入菜裡,如此一來無論是什麼菜都會變的鮮香可口,沁人心脾——這就是傳說中的神級調味品海腸粉

    所以魯菜——橘吃貨首推的就是韭菜炒海腸

    作為膠東菜的發源地,膠州海腸可謂是馳名中外

    海腸主要產地就是中國的渤海灣,而煙臺人最早就開始了對於海腸的食用,並且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了海腸在晒乾後對於調鮮有著非常神奇的功效,於是膠東菜在海腸粉的提鮮下,變得愈發鮮美

    韭菜海腸作為一道傳統的膠東菜,也是魯菜的代表名菜之一。由於海腸極其容易變老,所以對於大師傅手藝的考量,就是能否炒製出一盤醋香濃郁、口感爽脆的韭菜海腸。韭菜炒海腸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以醋熗鍋,並在合適的時間下入海腸翻炒即可。可問題是火候的掌握,卻是最難的,炒老了沒法吃、炒嫩了更沒法吃

    除了韭菜海腸,還有什麼魯菜值得推薦呢?

    魯菜中,韭菜海腸和蔥燒海蔘的知名度都非常高,而蔥燒海蔘相較於韭菜海腸,顯得更為知名,魯菜之中尤其是膠東菜,都主張將菜的鮮味提出來,保留石材的最純正的味道——所以,蔥燒海蔘的製作方法也非常簡單,而主料就是蔥和海蔘

    蔥燒海蔘的味道並不是很濃郁,而它主要的口感來自於海蔘自身的味道,通過蔥香激發出來,更多表現在其營養價值方面

    作為魯菜中極為知名的菜品,蔥燒海蔘無論是選料還是製作工藝都是相對簡單的,但是越是簡單的食材,卻越是不容易做好,這也就是為何蔥燒海蔘會成為魯菜代表名菜的原因之一!

    九轉大腸,可謂是香味濃郁、回味無窮的代表了!

    要說膠東菜相對來說,是口味偏清淡的,那麼以濟南為中心的官府菜,就不一樣了。其代表性名菜九轉大腸就是這樣,首先在大腸的選擇上,以肥厚的大腸末端為最佳,以此來製作的九轉大腸,肥厚香醇,可以說是百吃不厭!

    紅燒的製作手法,讓大腸的肉香體現的淋漓盡致,而搭配黃瓜使用,很好的解除了大腸的油膩味道,可以說是回味無窮,讓你的味覺百轉千回

  • 7 # 胖的星星

    魯菜是有名的菜系,各個菜都是名副其實的大佬!

    魯菜的代表名菜有糖醋鯉魚、九轉大腸、湯爆雙脆、蔥爆海蔘、德州扒雞、奶湯魚肚、鍋塌豆腐等等。我個人來講吃過糖醋鯉魚,九轉大腸以及德州扒雞。我把我吃過的幾款做下簡單的介紹,以及把我較為喜歡的跟大家說說。

    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也叫五香脫骨扒雞。熱的時候吃,肉質酥嫩,連雞骨頭也是酥軟的。扒雞扒雞,用手扒拉的吃就行了。這個雞不大,一個人吃完一整隻感覺很爽!味道鮮美,餓的時候吃一隻,絕對會愛上它的!

    糖醋鯉魚

    糖醋鯉魚給我感覺就是太甜了!可能我吃的不正宗,炸好的鯉魚淋上醬汁,酸酸甜甜的。火候掌握不好的話,鯉魚肉質就有點幹了,再加上這麼酸甜的醬汁,感覺有點膩啊。

    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吃的也是口感偏甜,而且吃的時候沒有很熱了,這個菜一定要趁熱吃,味道會好很多!

  • 8 # 南木匠屋的小九

    魯菜,首先分類,煙青威地區的膠東菜,和以濟南為中心的官府菜;

    其次,要說經典,要先區分開和淮揚,川菜,粵菜的不同之處;

    個人覺得

    1:蔥燒海蔘,這個是膠東菜的代表,隨著養殖技術的發展,海蔘作為食材越發適宜;配合山東章丘大蔥,個人覺得是很能代表山東,淳樸,厚重,有底蘊,不花俏;

    2:煎餅,別笑,我說的不是麵食,煎餅是真的一道菜,前幾天看《天道》,裡面有個情節是功夫面,我沒吃過,但是在臨沂,吃煎餅確實也很講究;

    3:德州扒雞,講到吃鴨,首推南京;吃鵝,潮汕的滷水,和淮揚地區的紅燒,都不錯;吃雞,江浙和廣東都擅長白斬雞,各有千秋;但是扒雞,其實就是滷雞的一種,滷雞在山東叫燒雞。山東的其他地區也有,做的也很好,比如臨沂;但是德州扒雞是其中做得最好的(之一),其興盛還是依賴於京滬線鐵路的興盛,啤酒飲料礦泉水,瓜子花生方便麵,腿讓一下,德州扒雞來了;

    4:九轉大腸,不管你在哪個榜單上搜經典魯菜,九轉大腸一定會上榜;雖然,其實我自己這個山東人都沒吃過;前幾年,我幾個朋友去青島旅遊,還特意去青島飯店打卡;這個菜挺能代表魯菜;九轉,這個詞來源於道家九轉金丹,是文人雅士為了討好最早做這個菜的店家喜九這個字,而附會而來,誇讚做工精細;而大腸,就是很家常很市井的東西;而九轉大腸,說白了,就是紅燒大腸,只不過是做的很好吃的大腸;紅燒,在魯菜中的地位很高,誰知道山東人怎麼這麼喜歡吃醬油;魯菜,喜歡討口彩,喜歡用家常食材,精工細作,烹飪方式,都可以從這個菜看出;雖然,我真沒吃過; 另外一個川菜的代表,開水白菜,個人覺得是可以和九轉大腸對比著來研究;

    5:油燜大蝦,就是紅燒大蝦;這個菜之所以入選,大蝦,海蝦,在淮揚和川菜裡都不多見甚至沒有;粵菜有,但是都是吃原汁原味,一點薑絲一杯水,就可以完工擺盤;但是紅燒海鮮,魯菜特色;加上青島大蝦拜幾個想出名想瘋了的網紅,聞名中外;其實,也好的;

    6:一品豆腐,這個菜就是個網紅菜;孔府,兩千年的老字號老招牌;雖然有那麼一段時間,孔家後人沒甚風骨,但是能守在曲阜,也很好;

    7:膠東拌菜,這個屬於一個系列,在南方,冷盤一般就是皮蛋,花生,嗆蟹,白切牛肉,白切雞,而最近幾年才開始逐漸流行的馬家溝芹菜,就是原本流行在膠東地區做拌菜的一種原料;山東人請人吃飯,菜要雙數,成雙成對;要有涼有熱,有魚有肉,有茶有酒,喝酒之前,先要上冷盤,冷盤也不馬虎,滷肉,海螺,八爪魚,海蜇,也都會找搭配的蔬菜,加調味品溫拌(其實就是涼拌)。

    8:紅燒黃河鯉魚,這個是濟南的代表,時刻提醒著,我們山東也是黃河沿岸;黃河鯉魚,本來應該是河南做得最好,但是河南菜是不是也屬於魯菜分支,不知道;小時候村裡河裡基本都沒有魚,有也是小魚,沒長大就被人釣走或者水汙染至死;等到有機會去外地讀書,吃到的都是外地的鯽魚草魚青魚鱖魚,鯉魚就在東北吃到過,個大,用大鐵鍋燉,賊香,比吃肉還香;濟南的黃河鯉魚,和蘇州的松鼠桂魚,我感覺外觀和工藝都有些類似,可以對比著來;

    9:拔絲蘋果(山藥)(地瓜),拔絲這種做法,可能是我見得少,還真就在山東比較流行;可能我們對於甜食,對於零食,就是甜這一個印象;

    10:黃燜雞和鮁魚水餃,前著隨著黃燜雞米飯問劍沙縣料理和蘭州大酒店,開疆拓土,讓濟南更多為外人所知;後者隨著網路文化的傳播,也開啟知名度,和啤酒蛤蜊一起當上了青島的代言。

    PS:強烈推薦膠東大饅頭,還有蝦皮!

  • 9 # 大東zhu

    作為一名美食愛好者,我吃完一道菜之後一般都琢磨這道菜是怎麼烹飪的,那我下次吃的時候的就可以自己做了,後來就去網上找方法,嘗試做過幾次,雖然味道離正宗的糖醋鯉魚還有那麼一點距離,但是我吃著感覺還是不錯的,下面我將做法分享給大家看看。

    首先食材準備:新鮮鯉魚一條,調料有老抽、料酒、雞精、蔥段、薑絲、澱粉、水豆粉、番茄醬、糖、醋等。

    第二步:醃製好的鯉魚直接抹上幹澱粉,要儘量塗抹均勻,然後再裹上水豆粉(綠豆澱粉加水調製而成),這裡要注意,水豆粉要調製的稀一點就比較好裹。

    第四步:就是醬汁的調配了,鍋中加入少許花生油加熱,加入4勺番茄醬,2勺糖,1勺白醋,再加入2勺水,大火燒開,最後加入水澱粉收汁,將調配好的醬汁均勻的淋在炸好的鯉魚身上即可,再撒上適量的香菜,洋蔥即可,一道酸甜美味的糖醋鯉魚就做好了。

    【烹飪要點】

    1.鯉魚的處理一般要放在清水盆裡久一點,去去身上的多餘的泥腥味再處理,我一般都喜歡放在清水盆裡久一點。

    2.油炸的時候不要一下子就整隻魚放進油鍋,這樣會導致魚片粘連,正確的做法是先炸魚頭,然後手提著用淋油的方式進行油炸,炸至定型後在整隻放進油鍋裡面炸制。

  • 10 # 向陽願景

    糖醋鯉魚

    是山東濟南的傳統名菜。選用黃河鯉魚,先經油鍋炸熟,再用著名的洛口老醋加糖製成糖醋汁,澆在魚身上,香味撲鼻,外脆裡嫩帶酸,不久它便成為一款名菜,其中以濟南匯泉樓所制的“糖醋鯉魚”最為著名。

    主料黃河鯉魚1條(750克左右)

    配料醋100克,白糖175克,醬油10克,精鹽3克,清湯300克,姜未、蔥未、蒜未各少許,溼澱粉150克,花生油1750克(約耗150克)。

    做法

    1、將鯉魚去鱗、去鰓、去內臟,洗淨。在魚身上每隔2.5釐米距離,先直刻後斜剖刀紋(約1.5釐米深),然後提起刀,使魚身張開,將精鹽撤入魚身內稍醃,並在刀口處及魚的全身均勻地塗上一層溼澱粉糊;

    2、 炒鍋倒油,旺火燒至七成熱,手提魚尾放入油鍋內,其刀口處立即張開。這時需用剷刀將魚托住,以免粘鍋,約炸2分鐘)用剷刀把魚推向鍋邊,使魚身呈弓形,將 魚背朝下,炸2分鐘;再翻過來使魚腹朝下,炸2分鐘;然後再把魚身放平,用剷刀將頭按入油內炸2分鐘。以上共炸8分鐘,至魚身全部呈金黃色時,取出放入盤內;

    3、炒鍋留油少許,燒至六成熱,放入蔥、姜、蒜末、醋、醬油、白糖、清湯,燒濃後即用溼澱粉勾熒,淋上熟油少許,迅速出鍋澆在魚身上即成。

    特點 色澤深紅,外脆裡嫩,香味撲鼻,酸甜可口。

    蔥燒海蔘

    原料:水發海蔘1000克,大蔥120克,姜50克,香菜100克,蒜50克。

    調料:清雞湯700克,料酒15克,溼玉米澱粉10克,熟豬油150克,蔥油75克,味精、蠔油各5克,食鹽2克,薑汁,白糖各25克,醬油12克。

    製作:

    1、將水發海蔘洗淨,整個放入涼水鍋中,用旺火燒開,約煮5分鐘撈出,瀝淨水,再用300克雞湯煮軟,使其進味,瀝淨雞湯;大蔥分別切成長7釐米的段和蔥末;青蒜切成長5釐米的段。

    2、將炒鍋置於旺火上,倒入熟豬油,燒到八成熱時下入蔥段,炸成金黃色,取出放在碗中,加入100克雞湯、5克料酒,及薑汁、蠔油、醬油、白糖和味精各5克,上屜用旺火蒸1至2分鐘取出,潷去湯汁,留下蔥段備用。

    3、另起鍋倒入蔥油25克,下入糖25克,炒成棗紅色,再下入蔥末、薑末煸炒幾下,加入海蔘,隨後下入料酒10克,雞湯300克,醬油10克,薑汁、鹽、蔥油20克和味精2克,再下入蒸好的蔥段,燒開後用微火煨3分鐘把湯汁收去2/3,再改用旺火,勾芡,使芡汁都掛在海蔘上,取出裝盤;炒鍋放在旺火上,將剩餘蔥油倒入,略煸一下,撒在海蔘上,菜心圍邊即可。

    蔥油的製法:

    將熟豬油500克放入炒鍋內,燒到八成熱時,先下入薑片75克、再下入蔥段、蒜片,炸成金黃色,再下入香菜段,炸焦後,將原料撈出,餘油即為蔥油。

    注意事項:

    蔥油分三次放入,炒糖、炒制過程中、出鍋前各加入一次。 芡汁下鍋,稍等三四秒鐘,再將其攪勻,使之糊化,形成明汁亮芡。

    特點:

    1、蔥燒海蔘,原著為山東名餚,蔥香濃郁,風味獨特。傳入北京後,北京的廚師改成了小汁小芡,用油量減少,口味更加清新、醇和。

    2、此菜北京豐澤園飯莊製得最好。海蔘入味,柔軟滑嫩,清鮮可口,食後盤無餘汁。

    3、此菜呈醬褐色,海蔘柔軟滑嫩,光澤油亮,有濃郁的蔥香味。

    油燜大蝦

    魯菜中最暢銷的大菜之一,也是最好掌握的菜之一。此菜的特點是——甜香鮮美,殼酥肉嫩,色澤紅亮。

    主料 大蝦10只

    配料味精2克,鹽5克,白糖50克、香油、醬油10克,料酒20克,蔥段、薑片各5克,高湯150克,水澱粉、花生油50克。

    做法

    1、將大蝦剪去須、爪,除去頭部沙包和脊背砂線,洗淨;

    2、鍋上火加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蝦煸炒用手勺輕輕壓其頭部,擠出蝦腦至兩面呈金黃色,盛出;

    3、鍋留底油,放入蔥薑絲、料酒、鹽、白糖、醋、高湯,下入煎好的蝦煮開後用小火燜熟,加味精炒勻,然後將蝦出鍋碼盤,餘汁收濃後淋在大蝦上即成。

    特點

    大蝦紅亮、肉質鮮美,味鮮鹹甜香。

    擠蝦腦時要擠蝦頭的上部,手要輕,保持頭與身的完整。

    九轉大腸

    九轉大腸,山東濟南的傳統名菜,魯菜經典菜餚。

    主料熟豬大腸3條(重約750克左右)

    配料紹酒10克、醬油25克,白糖100克、醋50克、精鹽4克、香菜末1、5克、胡椒麵、肉桂面、砂仁面少許、蔥末蒜末各5克、薑末2.5克、熟豬油500克(實耗75克)、花椒油15克。

    做法

    1、將熟大腸3條(生大腸經洗刷後,入開水鍋中加蔥姜酒先燜燒熟),分別切成3釐米長的扳“指”段,在沸水鍋中焯過撈出,瀝乾水;

    2、 炒鍋燒熱,倒入豬油中火燒至七成熱時,把大腸下鍋炸至呈紅色的撈出。鍋內留油25克,放入蔥、姜、蒜末炸出香味,烹入醋,加醬油、白糖、清湯、精鹽、紹 酒,迅速放入大腸炒和,移至微火上燒,至湯汁收緊時,放胡椒麵、肉桂面、砂仁面,淋上花椒油,顛翻均勻,盛入盤內,撒上香菜末即成。

    1、大腸必須裡外洗刷乾淨,除去粘液、汙物,否則成菜必有異味。

    2、油炸前要先放入開水鍋內煮至硬酥。如肉質不熟,就入鍋油炸,烹製不易入味。

    大蝦炒白菜

    材料:

    渤海大蝦200克,白菜250克,薑片5克,色拉油75克,白糖50克,鹽5克,清雞湯50克

    做法:

    1、先將白菜在熱鍋上炒至入味後,瀝乾水分備用。

    2、另起鍋下底油,放入薑片爆香。

    3、放入大蝦煎透,然後加入清雞湯、糖和鹽,再蓋上鍋蓋燜熟。

    4、最後將1放入炒勻,即可。

    特點:

    口味甜微鹹,大蝦嫩爽,白菜蝦味濃厚,顏色紅亮,誘人食慾。

    烹飪心得:

    大蝦可因應口味改成螃蟹、蛤蜊等海產品,味道同樣充滿滋味。

    扒原殼鮑魚

    山東青島沿海的一道名菜。此菜將鮑魚肉制熟後,又分別盛在各個原來的殼內,它的造型美觀又名貴。

    主料帶殼鮮鮑魚12個

    配料紹酒15克、淨魚肉200克、味精3克、火腿肉25克、雞蛋清2個、冬筍25克、蔥姜未各2克、溼澱粉100克、精鹽25克、雞油25克、清湯500克。

    做法

    1、將帶殼鮑魚洗淨,放入沸水中稍煮,然後撈出把肉挖出來,片成0.16釐米厚的片。冬筍、火腿肉均切成長3釐米,寬1.2釐米,厚0.16釐米的片;

    2、魚片洗淨剁成泥,放入碗內,加溼澱粉、紹酒、味精、精鹽、雞蛋清、蔥薑末,攪拌均勻,倒在大平盤內攤平;

    3、將鮑魚殼放在含鹼5%的沸水中,用毛刷或草根刷子刷洗乾淨,再入開水煮過撈出控幹水分;

    4、洗淨的鮑魚殼口朝上,整齊地擺在魚料子上,讓其站住坐穩,上籠蒸 5分鐘取出;

    5、炒勺內倒入清湯,加精鹽、紹酒、火腿、冬筍、青豆。鮑魚片燒沸撇去浮沫,用漏勺撈出,平放在鮑魚殼內,鍋內湯用溼澱粉勾芡,淋上雞油,澆在鮑魚上即成。

    特點

    此菜色香味俱佳,鮑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再澆以芡汁,透明油亮。

    1、沸水煮鮑魚時,煮的時間不能過長,一燙即可。

    2、鮑魚殼要刷洗乾淨,不能帶有雜質和鮑肉

    靠大蝦

    輔料:薑片2克,大油50克,料酒30克,鹽2克,味精7克,醋25克,白糖40克,湯適量。

    製作:

    1、把蝦從中間一切兩開;

    2、坐鍋放油、姜,蝦用油煎後,烹料酒,加湯、鹽、糖、味精、醋,用手勺輕砸蝦頭,出紅油,火靠熟透,汁發粘紅亮,轉鍋翻個,打明油,出鍋即成。 操作關鍵: 找好口,掌握好火靠的時間。

    蝦不新鮮,可少加點食用紅色素,但不可多加。

    油爆雙脆

    油爆雙脆的製作食材:

    豬肚頭200,雞胗150克,紹酒5克,精鹽1.4克,蔥未2克,姜未1克,蒜未1.5克,味精1克,熟豬油500克(約耗50克),溼澱粉25克,清湯50克。

    教您油爆雙脆怎麼做,如何做油爆雙脆才好吃

    1、將肚頭剝去脂皮、硬筋,洗淨,用刀劃上網狀花刀,放入碗內,加鹽、溼澱粉拌和,雞胗洗淨,批去內外筋皮,用刀劃上間隔2毫米的十字花刀,放人另一隻碗內,加鹽、溼澱粉拌和。

    2、另取一隻小碗,加清湯、紹酒、味精、精鹽、溼澱粉,拌勻成芡汁待用。

    3、炒鍋上旺火,放入豬油,燒至八成熱,放入肚頭、雞胗,用筷子迅速劃散,倒入漏勺瀝油。炒鍋內留油少許,下蔥、姜、蒜未煸出香味,隨即倒入雞胗和肚頭,並下芡汁,顛翻兩下,即可出鍋裝盤。

    鍋燒肘子

    鍋燒肘子主料

    豬肘子一個(1000克)。

    大料,桂皮,澱粉。

    鹽,味精,醬油,糖,湯,油各適量。

    教您鍋燒肘子怎麼做,如何做鍋燒肘子才好吃

    1.將豬肘子刮洗乾淨,剔去骨頭,入鍋煮至六成熟撈出,控幹水分,用乾淨布將水分瀝淨。

    2.在肘子皮上抹一層醬油,起鍋上火放油燒熱,把肘子向下炸至皮起泡後,撈出控油。

    3.將炸好的肘子放在盆中,加鹽、醬油、糖、大料、桂皮、適量的湯上鍋蒸軟爛取出,肉皮向上裝盤。蒸肉原湯倒入炒鍋中,燒開,水澱粉勾芡,將汁澆在肘子上即可。(炸肉時,一定要肉皮向下,肉皮炸起泡,口感才好)。

    膠東四大拌

    溫拌海蔘

    食材:泡發好的海蔘兩個、青尖椒1個、紅尖椒1個、味極鮮醬油、蠔油、醋、香油、味精

    做法:

    1、將海蔘切成丁,海寶買的青紅椒切成絲。

    2、取一個小碗,把調料倒入攪拌均勻。

    3、找一個大碗,放入切好的海蔘和辣椒絲,倒入調好的調料拌勻,香菜點綴

    此道菜選用的海蔘可以是幹海蔘,也可以是鮮海蔘,成品做出來色澤豔麗,口感鮮美,營養豐富。

    溫拌海螺

    食材:大海螺6個、青紅椒50克、香菜50克、油、鹽、味達美、香醋、味精、白糖、花椒

    做法:

    1、新鮮的海螺買回來刷洗乾淨,上鍋煮熟,挑出螺肉,再用溫水反覆洗淨,晾乾備用。

    2、青、紅椒切片、香菜切段備用。

    3、海螺肉去掉尾部,將頭部的螺肉切成薄片。

    4、取一大碗,加入海螺肉片 青紅椒 香菜段。

    5、再加入鹽、糖、味極鮮醬油、香醋、味精

    6、熱鍋冷油。炸幾粒花椒,炸好的油倒在海螺肉上,拌勻。

    蒜片拌貝丁

    食材:扇貝丁300g、臘八蒜一頭、青紅椒兩個、味極鮮醬油、蠔油、味精、香油

    做法:

    1、海寶是買的新鮮扇貝,自己取丁,扇貝丁開水焯熟,大蒜切薄片、青紅椒切片。

    2、取一小碗加入蠔油、味極鮮、味精、香油、調好汁,加入貝丁、蒜片、青紅椒拌勻。

    本菜鹹鮮脆嫩,營養豐富。鮮貝丁中含有一種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的物質,它們能抑制膽固醇在肝臟中的合成,加速膽固醇的排洩,使體內膽固醇含量下降。新鮮扇貝丁還含有豐富蛋白質和硒等微量元素,對兒童智力發育非常重要,兒童可在成長期間適當攝入新鮮貝丁。

    涼拌海蜇頭

    食材:海蜇頭200克、黃瓜1根、味極鮮醬油、蠔油、香醋、米醋、白糖

    做法:

    1、 海寶在市場上買的醃漬的蜇頭,回家後要反覆浸泡洗去鹽分,泡好的蜇頭洗乾淨,切成絲備用,黃瓜切絲備用。

    2、 海蜇頭絲焯水十秒,放入涼水中冷卻,這樣口感更加脆嫩。

    3、取一個大碗,裝入海蜇頭絲和黃瓜絲,加入調料拌勻,根據個人口味加醋和辣椒,最後可以撒上芝麻和香菜點綴。

    涼拌海蜇頭十分爽口香脆,海蜇頭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碘含量豐富,多吃蜇頭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清熱化痰,對身體有益。

  • 11 # 凡塵新雨

    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的齊魯風味(現通行地帶不僅限於當代的山東省,以大連菜為代表的遼南菜系也屬於魯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中唯一的自發型菜系(相對於淮揚、川、粵等影響型菜系而言),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是八大菜系之首。

    2500年前山東的儒家學派奠定了中國飲食注重精細、中和、健康的審美取向;北魏末年《齊民要術》(成書時間為約公元533—544年)總結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蒸、煮、烤、釀、煎、炒、熬、烹、炸、臘、鹽、豉、醋、醬、酒、蜜、椒”奠定了中式烹調技法的框架;明清時期大量山東廚師和菜品進入宮廷,使魯菜雍容華貴、中正大氣、平和養生的風格特點進一步得到昇華。

    經典菜品有一品豆腐、蔥燒海蔘、三絲魚翅、白扒四寶、糖醋黃河鯉魚、九轉大腸、油爆雙脆、扒原殼鮑魚、油燜大蝦、醋椒魚、糟熘魚片、溫熗鱖魚片、芫爆魷魚卷、清湯銀耳、木樨肉(木須肉)、膠東四大溫拌、糖醋里脊、紅燒大蝦、招遠蒸丸、棗莊辣子雞、清蒸加吉魚、蔥椒魚、糖醬雞塊、油潑豆莛、詩禮銀杏、奶湯蒲菜、烏魚蛋湯、鍋燒鴨、香酥雞、黃魚豆腐羹、拔絲山藥、蜜汁梨球、砂鍋散丹、布袋雞、芙蓉雞片、氽芙蓉黃管、陽關三疊、雨前蝦仁、烏雲託月、黃燜雞塊、鍋塌黃魚、奶湯鯽魚、燒二冬、泰山三美湯、清湯西施舌、賽螃蟹、燴兩雞絲、象眼鴿蛋、雲片猴頭菇、油爆魚芹、酥炸全蠍、西瓜雞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喜歡哪些中國產漫畫、中國產動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