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康乾盛世,在清代也算有名,但是它大興文字獄,造成很多讀書人的死亡。
9
回覆列表
  • 1 # 一千個星期

    清代文字獄充分證明了中華民族窩裡斗的光榮傳統。其實滿人到了順治年間,大多滿洲貴族是不識漢字的,當然也不懂文字遊戲。但是很多漢臣的相互排擠和“忠君”的清高自戀讓文字獄大興。於乾隆年間達到頂峰。這些活動裡,揭發的是漢人,鎮壓的,迫害的也是漢人

  • 2 # 詩詞書院

    剛答完“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相關故事,又見這題,也答了吧。

    清兵入關後,對明朝留下來的文人,先是採取招撫辦法。對不服統治者,則一律採取嚴厲的鎮壓手段。

    我在上題已說過,在清前期,特別是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統治者都很清楚,四夷文化與大漢文化沒法相比。對自身文化缺乏自信的結果,使他們極顧忌漢人的輕夷思想,這其間文字獄極其酷烈。因文字遭滿門抄斬的書案很多。例如:

    浙江文人莊廷鑨,招集文人編輯《明史》案,在莊廷鑨死後被舉報,仍把莊廷鑨開棺戳屍,他的兒子和相關參與人員和當地官吏,被處死的處死,入獄的入獄,一共株連到七十多人。

    公元1711年,有人告發,在翰林官戴名世的文集裡,有對明朝表示同情之言,還用了永曆年號,於是戴名世被打進大牢,判以抄斬。案件牽連到的有三百多人。 因這些案件完全是由文字引起的,故被人稱為書案,或者稱作“文字獄”。

    其實,這種情況,自古有之,從孔子刪改詩經到秦始皇焚燒坑儒,無一不是要讓文字更好地為當時的權力者服務。

  • 3 # 水寒雅芙

    文字獄是封建專制王朝——清朝為了鞏固根基,統治思想的歷史產物。清兵入關後,為了肅清反清思想,只要涉及政治歷史民族問題的書籍都列為禁品,特別是明朝的歷史人物傳記統統被禁燬。一些科技農業書籍也列為禁品,大大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雍正年間,翰林院庶吉士徐駿因在奏章裡誤把“陛下”寫成“狴下”,被雍正革職,後因在他的詩集裡查出“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雍正大怒認為他是存心誹謗朝廷而處以極刑。

    清朝文字獄不僅僅出現在雍正時期,從順治時期到雍正王朝,先後施文字獄一百多起,令人慘不忍睹。

  • 4 # 平凡2850

    滿清在雍正、乾隆時期興起的文字獄,主要是為了消除掉自己的蠻夷身份,以及在華夏人面前的文化自卑。

    其根本目的,是要消除華人和僑居在中國的夷丁之間的鴻溝。

    用文字獄的手段,透過摧毀漢人的文化和歷史,透過讓漢人對真正中國的徹底遺忘,才能實現夷丁們這種虛假的“華人”身份認同。

    這場運動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僅僅消滅漢人的文化和歷史,而是在肉體上消滅漢人的人口比例優勢。

    只有這樣,中國才能成為一個屬於滿清的國家,正統的中國和華人,就真正的消亡了。

    滿清統治

    滿清入關後,迅速而又全面的完成了土地兼併。

    透過公元1644、1645、1647年的三輪大規模圈地運動,滿清貴族獲得了大量的土地,在這些土地上,滿清貴族驅趕漢人為奴隸,在莊園裡勞動。

    為了防止漢人農奴逃跑,還制定了懲罰逃奴的規定,是一種實質上的農奴制。

    為了防止漢人反抗,就要奴化和愚化漢人,為此,滿人全面的摧毀了中國的文化,也全面摧毀了中國的手工業科技。

    在滿清的兩百多年裡,原本應該被培養來經世濟國的政治人才,被扭曲成不準談政治的廢物書呆子。

    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滿清滅亡之後,造成了大多數文人,不懂經世濟民,不懂真正的文化。

    文化黑暗,科技黑暗,中國徹底走向了黑暗時代。

    滿清取代明朝,是中央帝國的一次全面退步,把世界上最先進最偉大的文明,變成了黑暗的奴隸制社會。

    滿清期間的整個中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勞改農場。

    滿人是監獄獄卒,漢人則是負責艱辛勞動的囚徒和農奴。

    中國近代的赤貧和落後,就是因為,滿清是一座監獄,而不是一個國家。

    站在滿人殖民者的立場上,他們覺得華人的赤貧狀態才是天經地義的。

    物質上,文化上,精神上和科技上全面赤貧。

    滿清唯一解決的中國過去歷代王朝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宦官專權,外戚專權,文臣專權,軍閥割據,等等,正是由於監獄化的統治,無需權力的制衡。

    在以勞改農場為核心的貿易體系中,為了防止囚犯們生產先進的手工業商品,會導致他們越獄,所以《天工開物》為代表的明朝先進科技要禁止,高技術商品要銷燬。

    為了防止其他國家的先進手工業商品流入中國,落到囚犯們的手裡成為他們的越獄工具,這些先進的手工業商品,也禁止進口。

    滿清對外出口的商品結構,也退化成了以簡單的初級農產品為主。茶葉取代了手工業產品,成了滿清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同時,因為這個勞改農場裡面的囚犯們,他們都處於極端赤貧狀態,生活需求被壓的很低很低,根本沒有什麼購買力和消費能力。所以滿清根本不需要進口其他國家的任何商品。滿清做的就是用茶葉換白銀。

    以中央帝國為核心的農業文明全球化貿易體系,在滿清的手裡,以史無前例的黑暗和史無前例的恥辱閉幕了。

  • 5 # 流婆

    清代這首斷頭詩只有兩句,當時統治階級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把兩句描寫夏夜讀

    書,風吹書頁翻的場景詩句成了一場血雨

    腥風的源頭,實在可恨可笑!

    嘗試續寫幾句,完整一些!再把那個自誇

    萬全老頭氣死一次!哈哈,見笑咯!

    【清風不識字】

    天道譴明朱,江山失異族

    城頭改旗幟,漢室換胡服

    嘉定三回毀,揚州十日屠

    從容濺碧血,英勇拋頭顱

    子民數千萬,何忍做旗奴

    燎原星火勢,復我漢版圖

    莫道熒光小,照夜心如初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 6 # 翛然and飛廉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因為清朝統治者是以馬背上得天下,駑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建立後金汗國,歷經皇大極、至順冶,在多爾袞的輔佐下,吳三桂投降的背景下,引清軍入山海關進駐北京城,從而奪取漢人江山。清統治者本身是發源於東北的女真一支,後改稱滿洲。以狩獵為生,沒有自己民族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入關之後,為了征服漢人,才開始學習漢人文化。但只是從康熙朝始,至乾隆朝,其漢學歷史文化基礎並不算久遠。統治階級認為這句詩譏諷他們祖先沒有文化,因為詩句有“清”有“不識字”,戳中了他們心中的隱痛,引發了自卑感。相較於漢人的深厚文化底蘊,清滿族人的學識整體來講真是小巫見大巫了!不管清統治階段是何等尊貴的地位,畢竟也是有著人性中的陰暗面的,再加上處於社會最高等級,倚仗權力,便藉機藉口把認為蔑視他們的漢知識分子作為鎮壓勞動人民的範例,以達到威懾被統治階級的目的。總的來說,以私心為由,行思想控制之實。這好像有點類似於漢武帝採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允許學術界百花齊放的局面存在,強行統一思想,為的是更好達到統治階級奴役被統冶階級的政治目的罷了!

  • 7 # 使用者6236845792090

    有人吹捧什麼康乾盛世,只能說經濟有所發展,不能稱盛世。貞觀開元盛世,經濟繁榮,思想開放,包容各種文化,而康乾時期,一句話,一首詩便被殺頭。更有甚者,殺十族。史上少數民族入主中原,除北魏外,確乏自信,高壓行政。滿清尤盛。忘不了楊州十日大同屠城之恨,讓閆崇年見鬼去吧。

  • 8 # 北洋海軍炮手

    文字獄這口鍋清朝還真不能背。

    所謂的文字獄,其含義是專門以文字罪人,這樣的話清朝單純的文字獄並不多,根據喻大華先生的研究結果表明,清朝的純文字獄僅僅48起,數量並不大,相反,大量對反清思想的鎮壓以及政治鬥爭被當做了文字獄,一百多年來以訛傳訛,流毒甚廣。

    《清代文字獄新論》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文字獄並不干涉學術研究,尤其是高階知識分子,像錢大鈞寫詩拐彎罵乾隆也沒有事,結果錢大鈞因此寫文章高呼自己是“天之幸民”。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文字獄,大部分都是由官僚和知識分子主動發起並推動的。

    然而,由君主直接發起的文字獄少之又少,且大多寬大處理。

    而且康熙年間轟動一時的南山集案,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僅僅斬首戴名世一人,其餘人全部赦免死罪,所以整個清朝沒有給戴名世喊冤的,反而一致稱讚康熙寬仁大度。

    話說回來,清初王夫之等人寫書號召漢人造反,甚至把康熙當畜生寫,康熙不僅沒跟這幫只會潑婦罵街的無恥文人一般見識,還允許他們的書出版,這特麼的不是寬容,而是縱容。

    更何況,因文字獄獲罪的也有滿洲人,甚至有宗室的黃帶子。

    【贈芹圃】   

    愛新覺羅·敦敏

    碧水青山曲徑遐,薜蘿門巷足煙霞。

    尋詩人去留僧舍,賣畫錢來付酒家。   

    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風月憶繁華。   

    新愁舊恨知多少,一醉氈氌白眼斜。

    結果,因文字獲罪:一醉氈氌讀楚些,被附會成“不滿當今聖上”被勒令修改,驅逐皇室宗籍。嘉慶元年之後,愛新覺羅氏敦敏家族雖在乾隆朝恢復了皇室宗籍,但仍處於受排斥的地位。

    總體來說,康熙朝總體是寬文網,期間莊氏明史案和南山集案兩起大案,實在屬於這兩個活寶自己作死,前者是鎮壓反清思想(稱清朝龍興為滋患、不用清朝年號、並稱清軍為賊),後者是政治不正確(不用清朝年號而用南明年號、並且說清朝應該從康熙年乾死朱由榔開始算,屬於作大死),根本不值得同情,沒什麼冤屈可言。

    雍正朝的查嗣廷案目的是為了打擊科甲朋黨(至於維民所止這種低階謠言我覺得沒什麼可說的),屬於典型的政治鬥爭。至於呂留良、曾靜案,這也是典型的鎮壓反清思想,只不過雍正居然放下架子跟曾靜辯論,等於給曾靜打廣告。最後乾隆繼位後處死曾靜等人,銷燬《大義覺迷錄》,堪稱處置得當。

    乾隆朝文網時寬時嚴,既有純文字獄這種禿嚕反帳的破事,也有針對政治鬥爭的打擊,同時,滿洲大員也有不少被牽扯進文字獄,典型的就是那個把蒙古稱為“胡兒”的,屬於政治不正確的作死。

    其實吧,清代有些“文字獄”,即便是用今天的角度來看不少都是屬於當事者自己作死,沒什麼值得同情的,更何況我前面說過做學術研究壓根就不會被牽扯進文字獄裡,上面除了錢大鈞拐彎罵乾隆的之外,學術界的戴震、袁枚等人都有驚世駭俗的言論,結果這些人朝廷不僅沒有迫害他們,甚至名震一時。

    更何況所謂清朝“文字獄”都是被近代革命黨誇大的結果,如果看不清這一點的話那就喪失了修史的嚴謹性,徒增笑料。

    最後說個笑話,中國近代報業繁榮,清末兩家報紙辯論,一家是革命黨的報紙,主張排滿革命;另一家報紙是保皇黨以及立憲派辦的,主張社會改良。結果主張排滿革命的辯論不過主張社會改良的,就把人家的報社給砸了。怎麼樣,有沒有那種無恥文人那種臭不要臉的嘴臉。

  • 9 # 彩雲東昇戴寶山

    不管是不是有意反清,在乾隆時代,滿清的民族矛盾已是風聲鶴立草木皆兵,為何不用春風,秋風,以避清之忌。其實正大光明康熙的書就可以理解為光復大明。因此可以說話是誰說的,文是誰做是文字獄的關鍵。就是說懷疑的物件要謹言慎行。

  • 10 # 吃素的穿山甲

    除了古典小說登頂之外,有清一代有兩個不得不說的文化現象:一個是“遺民詩”,還有一個就是“文字獄”。

    前幾天談到了“遺民詩”,今天也來說說“文字獄”吧。這兩個血腥味的文化現象是有著特定歷史背景的,江山易代儘管司空見慣,但異族入主中原稱帝的一是元代一是清朝,這兩個朝代的“遺民詩”成了中國詩歌史上的獨特現象。但元代由於入主中原之後繼續推行擴張政策,征戰不息且匆匆不及百年便江山易主,在文化上來不及過多地深度干涉。清朝則不同,享國276年,且創造了著名的康乾盛世。但正是這康乾盛世,才是“文字獄”最厲害的一個時期,這其實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種必然的現象。

    “遺民詩”與“文字獄”著一定的內在聯絡,正是“遺民詩”的興起並流傳廣佈,在清朝帝國統治者的眼中,這股“儒以文亂法”的”暗流”始終是這個帝國的“心腹大患”,必欲斬草不留根除之而後快。在帝國初建時選擇的措施更血腥更恐怖,就是不分青紅皂白不分男女老少非我族類者一律趕盡殺絕片甲不留,比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系列有規模有組織屠城現象,在中國曆次改朝換代中清朝的大屠殺人數是最多的。進入康乾盛世,帝國統治者的心理陰影依然存在,此時的指導方針由最初的“地毯式轟炸”轉向了“定點清除”,由於普羅大眾漸漸放棄了對前朝的追憶而選擇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但是讀書人這個群體其實對漢族的江山依然“心有千千結”,自然首當其衝成了帝國統治者的“眼中釘”,這種文明的浩劫正由於國力的強盛而變得更密不透風更精準高效。

    在史籍中記載的“文字獄”案例中,最經典的就是歷史教科書中提到的“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這句斷頭詩了,除此之外,還有“一把心腸論濁清”、“大明天子重相見,且把壺兒擱半邊”、“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等等這樣的詩句造成的當事人身首異處甚至開棺戮屍的一幕幕人間悲劇。

    客觀的說,這樣的詩句並非完全就是詩人的無心之言,更多的其實是真正的有心之作。與清初的“遺民詩”聯絡起來看,其內在精神隱隱一脈相承。而正是大約康熙時期詩人卓爾堪選輯了《遺民詩》(亦名《明遺民詩》),該書收作者五百多人錄詩近三千首,乾隆年間該書兩度被列入禁燬書目之中。由此亦可一窺康乾盛世中的那些被“文字獄”所殘害的詩人的吟詠之作並非真的就是與明朝與漢人江山一點瓜葛都沒有,硬是為了片面強調清朝“文字獄”的殘暴無道而否認這些詩句作者內心的真實表達,其實對這些冤死的詩人也是另一種不公平。

    清朝從始至終,這種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導致的漢人的“光復”情結從來就沒有真正徹底斷絕偃旗息鼓,無論是“反清復明”, 還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樣的口號背後的意思顯而易見。清帝國的統治者也不是“掩耳盜鈴”的傻子,對這股社會思潮心知肚明,帝國越穩固的時候,其統治者對這股潮流必然有更多的精力去警惕防範並提前採取行動,於是借鑑歷朝歷代都存在的“文字獄”這一手段並使之不斷擴大化恐怖化,去剪除這樣股思潮的“思想基礎”和“理論綱領”成了不二的選擇。

    實事求是的說,造成“文字獄”的真正原因並非所謂的“文化自卑”。其看似“杯弓蛇影”的心理看上去是一種病態的不自信表現,但其本質卻並非如此,儘管當時的漢文化確實領先滿人文化,清帝國的統治者也並非鼠目寸光夜郎自大之輩,由於後來的帝國繼承者漢文化的學習、借鑑並諳熟於心,他們對這種文化的主流態度是因勢利導地引導使之為自己的帝國服務。當然,“文字獄”的興起與擴大與帝國統治者對漢文化的熟悉密不可分,越瞭解才能越有的放矢採取“殺威棒”與“胡蘿蔔”並舉這樣“恩威並重”的措施去鞏固帝國的統治。

    武力壓制從來都是統治者最迷戀的也是運用得最得心應手的剪除異己的方式,在現代文明尚未啟蒙並形成共識的傳統封建社會的歷朝歷代,除了百家爭鳴的那個時代之外,幾乎沒有哪個朝代哪個帝國的統治者會異想天開地採取“辯論賽”的方式去構築他們的統治理論基礎。

    清帝國由於其統治者對自身身份認同的焦慮,其製造的規模空前的“文字獄”登峰造極,就像其帝國建立之初的屠殺無辜一樣,有其歷史必然性的一面,但這種人類文明史上的空前浩劫的慘痛教訓值得深刻記取並保持時刻警惕,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的教訓一樣。

    關於《遺民詩》問題,可參閱我對“從作品的特點來看,清初遺民詩人有什麼樣的心態?”這一問題的解答。

  • 抱簧壞了會怎麼樣?
  • ps中按哪個快捷鍵是拖動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