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1

我們不敢面對的偉大,

就是成為媽媽

回憶起自己的孩子第一次與“不健康”產生聯絡的,就是那一次驚險生產的經歷。當我超出預產期一週,卻還未發動的時候,來到醫院一查,羊水已經是3度汙染。

由於羊水所剩無幾,醫生當下決定緊急剖腹產。當孩子被醫生從剖開的肚皮中拎起來時,被胎糞泡得發黃的面板,讓在場的所有醫生都驚呼:“這是個小金人啊!”

產後第二天,醫生來病房檢查時說孩子面板泛黃,懷疑是黃疸偏高,於是讓我們帶孩子抽血檢查。可憐我的孩子,出生第二天就被拉去扎針抽血。

由於孩子血管太細,加之當班的醫生是新手,根本抽不出血來。後來聽老公的描述,說是從孩子頭上抽的血,並且折騰了好久都沒有成功。

看著那麼小的人兒,巴掌大的頭頂上覆蓋一塊白紗布,想象著孩子聲嘶力竭的哭聲,我的內心愧疚到極點。

當天剛好是週一,兒科醫生帶著一群實習生來病房巡查。一到我們病房,上來就問:“你就是那個黃疸的吧!抽血查了嗎?”

我媽回答說:“孩子太小,那血實在是抽不出來……大夫,是不是多吃多排就能有助於排黃疸呀?你看他的眼睛好像不怎麼黃,是不是沒有那麼嚴重呢?”

結果,那個醫生嘴角漾起一抹嘲笑的神情,並沒搭理我媽的詢問,而是轉頭面向後面的實習生,指著我兒子的臉說:“你們看看,這就是新生兒黃疸,都黃成這樣了。”

只見她一會兒趴開孩子眼皮說眼白黃;一會兒拎起胳膊說胸前也黃。“上次有個新生兒黃疸,家長不重視,後來肝衰竭,住到ICU裡了。”

最後,其中一個醫生走過來,胡亂把孩子扯開的包被掖了一下,又撂下一句:“趕緊再去抽血查查,看看你們把這孩子帶的……”說完,揚長而去。

彼時,我剛剛捱了一刀,正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光環之下。刀口還沒好,起不來床。

我直挺挺地躺在病床上,目睹他們圍著我剛剛生下的寶寶,像是談論小貓小狗一樣,翻來覆去地折騰,面無表情,卻滿是對我,和我孩子的否定。

羞愧,屈辱,自責一股腦湧上來,鼻子一酸,嗓子一緊,眼淚撲簌簌地往下掉。

我望著慘白的天花板出神,從一開始,我覺得身為媽媽,能把一個生命帶到世界上,那是多麼浪漫而偉大的壯舉。

直到孩子被醫生挑剔和審視過後,發現並不健康。似乎被否定的,是身為媽媽的那份榮譽感——從榮光之巔,跌入深淵。

2

新手媽媽的無措慌張,

是兒科醫院的日常

初為人母,度過月子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要加入很多寶媽群。於是,在群裡接收各種心急如焚地求助也成了常事。

經常在夜半三更會有寶媽急急地發問:

“孩子腸絞痛哭鬧怎麼辦?”

“寶寶一喝奶就哭,是不是嘴裡有皰疹?”

“誰知道兒科醫院夜裡用不用提前掛號?”

“孩子積食了,是該去小兒推拿還是醫院?”

我也曾在養育過程中,歷經重重難關,有時候也加入寶媽們生澀地解讀和研討。更多時候是在群裡潛水,看他們都有哪些問題,又有誰給了解決辦法,以便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想著下一次假如遭遇這類情況,就要這樣做。

一時間,我們這些剛剛經歷生命之門的偉大母親,彷彿一個個退回到了小學生的狀態。戰戰兢兢地面對一個個新問題,提心吊膽地期盼自己的娃能壯壯實實,不受病痛困擾。

於是,我們整天到處翻閱參考資料,從百度知乎到育兒文集。我們到處求教十萬個為什麼,其實只是為了懷裡那個又小又軟的生命。

我們不敢,讓這個生命辜負在自己的手上。

當我們一邊自學兒科醫學常識,一邊對自己的孩子疑神疑鬼,以為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麼了不得的問題。可是,從你來到了兒科醫院的那一刻起,就會發現你的那些糾結並不是獨一無二的。

在醫生的眼裡,他們隨便聽聽摸摸,就輕描淡寫地把你的所有擔憂一起打發。

作為新手爸媽,我們疑神疑鬼的原因,不過是因為我們的患得患失,我們不敢承受的可能可怕的後果。我們懷疑的不是自己孩子,而是懷疑自己。

似乎是因為我們無能,沒有把孩子養育好,是我們讓孩子遭受了這樣的苦痛。

只要你見過人滿為患的兒科醫院,你將會見到塞滿走廊的,都是與你一樣愁容滿面的新手爸媽。他們懷裡抱著一個個從天而降的天使,大家都在這一刻忽然發現,原來這就是真實的人間。

3

夜半的醫院走廊,

是羅曼蒂克徹底的消亡

第一次直面兒科醫院,是兒子一歲半的時候。記得那是大年的正月初六,因為帶孩子去了遊樂場而感染輪狀病毒。孩子從開始拉肚子,到吃什麼吐什麼,直到後來高燒不退,一共只用了一天一夜。

病毒的凶猛,是我始料不及的。苦藥水喂不進去,孩子的哭聲已經嘶啞。面對日日被病痛折磨的孩子,我只能躲在廁所裡偷偷地哭。

彼時,剛剛在寶媽群裡聽說,本市一家著名兒科醫院接診了一位患兒,剛輸液就開始休克,後來不治身亡。

這種事件對父母製造的恐慌可想而知,對於正在糾結什麼時候去醫院的我,更像是紮了一根尖銳的芒刺,吐不出來,咽不下去。

後來,孩子拉肚子導致嚴重脫水,我的諱疾忌醫導致一直都不敢去醫院。直到後來已經幾乎無尿,癱軟到站不起來,我才在心裡暗暗決定,明天一早還是得去醫院。

當天夜裡,孩子突然開始大哭,而且怎麼哄都不行。我擔心是嚴重腹瀉腸引起的腸套疊,於是就顫抖著撥通了120。

急救車閃著紅藍色的燈,與路邊節日的彩燈,一同映在孩子蠟黃的臉上。孩子這時候略微好了一點,停了哭,新奇地打量著這輛只在書上見過的大車。

窗外掠過一盞盞火紅的燈籠,那些喜慶的顏色點亮在家家戶戶。那是無數個平平常常,幸福的萬家燈火。在那個氛圍下,一個生病的可憐孩子,和一個焦急無措的家庭,很違和。

原本以為,大過年的醫院一定冷冷清清,是我低估了人間煙火的灼燒。

兒科急診裡燈火通明,掛號的領藥的隊伍裡,人頭攢動。兒科醫院的整個大廳,到處是孩子的哭聲。陪同家長的全身上下,見不到絲毫除舊迎新的喜慶,個個灰頭土臉。

見完醫生已經是夜裡十二點,帶著孩子去主樓抽血化驗時,值班醫生已經睡下。按完鈴之後,醫生才懶懶地走出來。

孩子當時已經熟睡,睡夢中被猛地紮了一針,自然是哭到力竭。空蕩蕩的走廊裡,兒子悽慘的哭聲甚至傳來了迴音。閉路電視裡回放著春節聯歡晚會,兩種聲音一寸寸纏繞著,一聲聲刺穿我的心臟。

再回到兒科去輸液,已經是凌晨三點,輸液室只剩下一個靠窗漏風的位置。我和他爸爸簡單鋪了床,圍著羽絨服把孩子抱在懷裡。孩子手上扎著針,貼著白紗布,抽抽搭搭地睡著了。

我靠在冰冷的牆上,看著天花板上頻閃的白熾燈,呆坐到啟明星升起在遙遠的東方。

4

養娃之後經歷的風霜,

護航我們應對世事的無常

沒有陪娃參觀過夜半醫院走廊的老母親,是沒有靈魂的。只有見過了最絕望的,才能有力量面對一天天需要積攢的能量和希望。

當我們按部就班地,一次次感受了一輪輪流行傳染病,熬過一個個娃高燒不退的夜晚,才能笑看每一段被娃的病蹂躪過的生活。

記得那一夜,娃因為睡眠被一陣陣刺痛擾醒,煩躁異常。我們只好拿出手機,播放曾經帶他去海洋館、動物園的視訊。

看著那塊小小螢幕裡閃耀的幸福瞬間,孩子真的不哭了,靜靜的看著,眼睛裡沒有光芒。而我一邊無聲地流淚,一邊親吻他乾巴巴的臉頰。多希望此時能一起鑽進手機螢幕裡,回到那時那刻的輕鬆和無恙。

清晨,到醫院門口買早餐,瞥見旁邊的小攤上,有小販在叫賣著氣球和玩具。那些玩具在寒風裡無助地搖曳著,圖案上花花綠綠的笑臉,凝固而悲傷。

這一次就醫經歷,雖然驚心動魄,卻不算是兒科醫院裡最可悲的場景。

那些被患兒的病拖垮的家庭,比比皆是;那些因病住院,在醫院裡過春節的孩子,家人也試圖包包餃子,給新一年鼓鼓勁兒;還有那些小小年紀,就體會過身體最極致的疼痛,在日常的針刺抽血檢查裡,麻木的臉龐早已經沒有哭泣……

天使貪戀人間的鮮活,於是藉由我們的身體降生,成為了一個個亟待成長的孩子。可是,偏偏病魔眼光凶惡毒辣,更喜歡招惹這些天真脆弱孩子。

我們做為父母,認為自己能夠創造生命是多麼的了不起。當我們在養育生命的過程中,才發現,一切都是瑣碎殘酷的。

我們羅曼蒂克的消亡史,紛紛上演在兒科醫院的走廊裡。

但是,我們依然勇敢地一次次面對他們的病痛,那是我們最後的英雄主義。

為母,其實並不剛。

但是,如果有天使需要保護,那麼,我可以。

最新評論
  • 1 #

    我寶寶七個月 現在肺炎住院輸液 一直是我一個人忙前忙後 有寶寶以後我成了超人

  • 2 #

    當了母親才能體會到的文章,我覺得當了母親,現在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孩子生病

  • 3 #

    看哭了,希望寶寶們都健康長大

  • 4 #

    當了媽媽後,淚點好低。

  • 5 #

    一邊看一邊哭一邊吃的午飯

  • 6 #

    看哭了,就是這樣子的

  • 7 #

    用補鹽液呀,如果用不上吐的歷害,就該去醫院了,脫水是大忌!

  • 8 #

    諱疾忌醫,你這麼想才是害了孩子,有句話叫,術業有專攻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為啥總吃手?聽聽小屁孩自己怎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