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幾天閨蜜和我吐槽,最近她兒子給她坑完了,去年開始老公迷上了競技運動,除了健身外開始練拳擊、散打,結果上個月開始把4歲的兒子也帶上道了。

然後從上個月中旬開始,兒子接二連三的和同學打架,不到一個月班裡幾乎所有男孩都被他揍了個遍,其中最慘的一男孩被他打了6次,這一個月賠禮道歉的開銷都花了幾千塊了。

更尷尬的是,被揍最多次數的那個小男孩的母親和閨蜜在同一所醫院上班,本來不算怎麼熟悉,這回可算徹底認識了。

有次在食堂遇見那個同事,吃飯時候同事有些尷尬的說,要不我給我兒子轉學吧,一時間弄的閨蜜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閨蜜不止一次告訴他如果我兒子再欺負你兒子就讓你兒子還手,也揍揍我家熊孩子,讓它漲漲記性。後來同事也攤牌了,早就和兒子那麼說過,可惜兒子不願還手覺得那麼做是不對的。

同事還說想讓兒子也學習學習跆拳道啥的,結果孩子也不同意,表示“不想成為喜歡打人的人。”

相比動手打人孩子的家長,被揍孩子的家長顯然更尷尬。

我相信很多家長也存在這種困惑,不少人家裡的孩子在家的時候“窩裡橫”囂張的不行,結果一出門到外面就蔫了。

寶媽們一方面覺得自己的孩子太懦弱了,欺負人的孩子太過分,可又覺得孩子的事情應該孩子自己解決,結果到頭來一個勁兒抓狂,有力氣使不上。

為啥有的孩子總捱揍?

教育專家曾做過一次相關的調查,通過分析數千次幼兒之間的攻擊行為,他們得到一些有趣的發現。

當孩子被攻擊之後,不同性格的孩子迴應也不同,八成左右的孩子都不會反擊,有些孩子會直接嚎啕,有的會直接躲開,也有的只是呆呆的待在原地無動於衷,看著玩具被搶走。

只有兩成左右的孩子會表現出明顯的反抗意圖。這其中有一大部分會選擇直接動手反抗,還有一小部分會找老師告狀或者大聲呵斥動手欺負人的孩子。

被欺負的孩子不同的反應,也會帶來不同的結果。

看完分析之後,很多家長尤其是男性家長可能會覺,那就讓我孩子打回去就好了,給對方揍了不就事情解決了?可事情顯然沒這麼簡單。

就比如被閨蜜孩子欺負五六次的男孩,我估計肯定也反抗過,但十有八九是沒打過。現實就是如此,誰能保證反抗一定會成功呢?一旦失敗,後果更嚴重。

看來動手反擊並不是首選辦法。

實驗結果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那些動手反抗過的孩子,尤其是反抗成功的孩子,其中一部分會變得和打人者一樣,轉過頭去欺負別人。他們發現暴力可以快速地解決問題。

當然了,很多孩子不是自己產生的這種轉化,猜測應該和家長的教育引導有關係。所以,在孩子被欺負了之後,真的不建議家長教育孩子反擊,至少不建議動手反擊。

有的家長又會問了,不反擊?那怎麼辦,看著孩子挨欺負?並不是,這裡有幾點建議分享給各位家長,爸媽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孩子總被欺負,家長可以參考這6點建議

1、家長和孩子都要明白,不反抗不代表懦弱

很多孩子被欺負的家長都會有這種感覺,覺得自家的孩子太懦弱了,實際並非如此,絕不大部分不反擊的孩子是因為他們沒有經驗,沒遇見過這種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所以,家長此時一定不要一個勁兒的埋怨孩子,說孩子膽小懦弱,這反而會讓孩子身心都受到傷害,家長應該體諒孩子並且堅定地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被欺負也不是你的錯。

2、強化孩子的所有權意識

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對於所有權還沒有清晰深刻的認識,所以玩具被搶的時候,有的孩子意識不到自己被欺負了,也反應不過來需要去把玩具搶回來。

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強化孩子的所有權意識,不僅是玩具被搶,還包括自己不可以隨意被人觸碰,因為身體也是自己的。

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要遵循孩子的意願,尊重孩子,不輕易地讓他人觸碰孩子或者摟摟抱抱。給孩子書樹立一定的界限感之後,對於欺負他的人孩子更堅決的反抗。

3、教會孩子使用語言反擊、威脅

教會孩子使用語言威脅,家長可以教會孩子使用語言的力量來恐嚇欺負他的孩子,比如玩具被搶了,被搶的孩子可以大聲呵斥,讓對住手,在搶我就生氣了。

或者被對方推了,或者被伸手打了,也可以大聲告訴他住手,再動手我就生氣了的等等,類似的大吼大叫都是可以的,也可以用吼聲把老師吸引過來。

4、孩子膽小逃跑並不可恥

面對被欺負,我們的目的是讓對方停止這種行為,所以,如果孩子真的膽小,那麼直接多開就好了,這時候逃跑沒什麼可恥的,家長也不要說孩子慫包或者膽小鬼。

5、危機時刻適當的動手還擊也並非不可取

這一條其實是不太建議的,但在某些情況下也確實可以使用,尤其是被欺負的是女孩時,可能上述有些方式並不奏效,所以可以教孩子一些“小招數”來反擊侵犯。

當女孩被欺負的時候,即便想動手反抗多半也敵不過男孩,這時候可以教女孩狠狠拽住對方的耳朵,這裡是比較容易下手,且不需要太多力氣就讓對方感覺到疼痛的部位。

6、找老師、家長說明情況

最正確的方式還是找老師,在我們小時候這可能是我們最看不上眼的方式,但當我們為人父母之後才明白,這種方式有多麼可貴。

大多的時候,孩子其實沒法自行處理類似的情況的,所以,孩子一旦覺得自己被欺負了,自己又解決不了,那麼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告訴家長是沒錯的,這對雙方都有好處。

最後,我想說的是,孩子之間打鬧又時候確實不是一件小事,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被欺負了,千萬別試圖改變孩子的性格,也別斥責孩子不敢還手。

家長可以教會孩子上述方式來解決處理問題,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被欺負,並不是你的錯。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長不高是脾胃虛?醫生:把這3樣食物當寶,脾胃只會越來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