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遊>

爛尾工程就是指一些進行到一半而因為某種原因停止的專案,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並不少見,其實爛尾工程不僅僅是現代有,古代也有,比如在中國古代就出了一個爛尾工程,僅僅只是幾塊破石頭,但據說因為這些石頭喪命的人就有3000人,現在已經成了旅遊勝地了,不知道你聽說過嗎?

​這項“爛尾工程”發生在明朝永樂帝在位時期,也與這位永樂大帝有關係,熟悉歷史的小夥伴可能會知道這位永樂大帝朱棣,他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是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所以這位永樂大帝的皇位是從他的侄子手上搶過來的。

在那個時候皇位的繼承講究一個“名正言順”,如果是半道奪權登上皇位的人總會想盡千方百計來讓粉飾自己的行為,朱棣也不能避免,為了在天下臣民的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帝王形象,所以朱棣將目光放在了父親朱元璋身上,他決定為父親修建一塊巨大無比的碑,來歌頌他的功德,不過這塊碑實在是太大了,以現在的技術建造起來都有些費力,何況是幾百年前的明朝呢,如果沒有神仙的幫助還真是沒法子建起來,所以在開工一年半以後就莫名其妙的停工了,在歷史上也找不到關於這塊碑的記載。

這塊碑位於南京江寧區湯山街道西北側的陽山南坡,準確的說是用來建碑的原材料在這裡,它叫做陽山碑材,是利用這裡山體中比較完整又巨大的棲霞灰巖開鑿而成,由碑座、碑身、碑額三部分組成,其中碑座石材高13米,寬16米,長30.35米,重達1.6萬噸;碑身石材長49.40米,寬4.4米,高10.7米,重約9千噸左右;碑額石材高10米,長20.3米,寬8.40米,重約6千噸左右,如果這項工程能按照計劃完工,那麼整座石碑的高度為78米,重量超過3萬噸,妥妥的世界第一碑了。

為了開鑿石材,有數千的民工死在採石場,這些民工有一些是勞累致死,有些則是摔死,還有的是因為完不成規定的任務而被殺掉的,據說死亡人數多達3000人,至今還能見到當時民工合葬的墳地,墳地附近的小村甚至被稱為墳頭村。

《明史》中並未有關於石碑的記載,只有清代詩人的一首詩算是間接證明了這塊石碑是為了歌頌朱元璋的功德而修建的,後來考古專家們也查到了一片永樂年間的文人日記中有相關記載,對於為什麼停工的原因也不得而知,有人說因為明朝國力漸微又遷都北京才沒有完成,也有人說南京的地理氣候無法成冰,所以石材無法運輸而沒有修建完成,這些碑材也只能留在原地。

現在這些碑材已經成為了文物古蹟,是國家保護的重點物件,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點,也是南京明朝文化的一張名片,不知道你去了南京會不會去這裡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 為何故宮的房頂從來都看不到鳥糞?600多年了還如此明亮?
  • 明年正式設立國家公園,江蘇哪些地方有機會?徐州竟是這兩地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