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姚說

    談到歷史,我並不是很擅長。但是朱元璋的發家史確實是充滿了傳奇色彩,細讀他的經歷總會覺得一切都是天命所歸,那我回答這個問題,就從比較縹緲的“命運”上來說,給大家講一個關於朱元璋祖墳的風水故事。

    元朝末年,政府腐敗無力,群雄割據而起,戰火紛飛。此中過經過且不細說,結果便是換了江山,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至此天下一統,奠定朱家二百七十六年基業。

    明太祖朱元璋經歷更為傳奇,少時家境貧寒,一窮二白打天下,最終從元末群雄中脫穎而出,取得勝利。

    正是因為如此傳奇的經歷,世人將明太祖的成功歸結於多種因素。

    “明起於風水”一說便是由此而來。

    朱元璋祖籍蘇州,曾祖、祖父、父親三代人世居蘇州,務農為生,家境貧寒。又因元末饑荒,舉家遷到濠州鳳陽,因此世人都認為朱元璋是鳳陽人士。

    朱元璋的祖父精通水性,農閒之於餘,常常潛到潭底捕魚。水性嫻熟,技術超人,所以在當地便得了一個綽號:“下得海”。

    有一次“下得海”潛到蘇州城外的深潭裡捕魚,當他從潭底捕到魚出來的時候,正好遇到一道人坐在譚邊凝望潭水嘆氣。

    原來是道人姓劉,觀察天下龍脈多年,發現龍脈經過蘇州城外,正好在這個潭底結成了一個龍穴,乃是一塊風水寶地。奈何潭深水險,自己又不諳水性,無法將父親骸骨帶到龍穴當中,因此坐在譚邊嘆氣。

    道人見到朱元璋祖父攜魚上岸,不由驚喜萬分,便急忙將他呼喊過來。當下便與他解釋清楚,約定某日一同將父親骸骨帶到這裡,共享這風水寶地。

    待到良辰吉日,兩人攜帶骸骨到了譚邊。道士說潭底某個地方是“犀牛下海”的寶穴,馬上就要開啟。囑咐“下得海”帶著兩份骸骨下水,等待寶穴開口之時,便將骸骨埋葬到穴中,寶穴便會合攏。

    “下得海”帶著骸骨便潛入潭底,果然見到潭底有一巨石,十分像一頭臥著的石牛。石牛的嘴大開,“下得海”便將父骸投入牛口。還沒等到將劉道士父親祖骸葬下,牛嘴已經合攏。

    “下得海”浮上潭來,將潭下的情況告知劉道士。劉道士知道天命如此,自己的福分不如他人,就再次囑咐“下得海”將自己父親的骸骨一分為二埋葬在石牛牛角處。

    “下得海”依照劉道士的囑咐,再次潛入潭中。埋葬完畢,“下得海”返回稟報劉道士,劉道士心中不忿,開口說道:“左角左丞相,右腳右丞相,牛口之中出和尚”。

    本來牛口之中為龍穴,乃是天子生處,所以心中不忿,故意倒著說,希望透過讖語(chen yu破掉寶穴的風水。

    “下得海“聽到牛口之中出和尚的讖語,生氣的對道士說道:“我這就潛下潭去,將你父親的骸骨給你挖上來!”

    道士聽到“下得海”的話,不得已又說出:“左角左丞相,右腳右丞相,中間出天子,朱家天子劉家相,改朝換過不換相”。

    “下得海”聽到“朱家天子”,這才消了火氣,向劉道士鞠躬謝恩後,轉身離去。

    至此,朱元璋曾祖的骸骨埋葬在龍穴當中,冥冥天意落到了朱元璋的身上。一個出生貧窮家庭的孩子,從一清二白到一國之君,成為一代傳奇。無論是作為草根的崛起,還是與強盛於自身的群雄相爭中取勝,或者是傳奇軍師劉伯溫的輔助,處處都透漏著玄妙。

    也可能是朱元璋稱帝之後,對自己出身的自卑,所以編造出這麼多離奇的故事,來證明自己皇權的權威性。總之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成為明太祖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風水之道盡顯玄妙,大可定一國興衰,小可保一家安康。不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不是你的也莫要強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小黑戰記》大電影裡出現了哪吒,那麼在以後的劇集更新中有可能出現孫悟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