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

Claudin18.2 ADC徹底火了。

今年以來,雖然PD-1等產品紛紛出海遇阻,但國產Claudin 18.2 ADC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相繼被海外藥企重金引進。

先是5月份,禮新醫藥Claudin18.2 ADC成功授權給美國Turning Point,首付款+里程碑款總金額超10億美元。

緊接著,7月末科倫藥業和石藥集團的兩款Claudin 18.2 ADC,又相繼授權給大藥廠默沙東,及美國藥企Elevation Oncology。

要知道,過去幾年國內僅2款ADC成功出海;如今在短短1年之內,卻有3款國產Claudin 18.2 ADC成功被海外企業引進,且總交易額接近30億美元,實屬難得。

不過,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Claudin 18.2靶點天賦異稟,是一個極佳的成藥靶點,而國內藥企在Claudin 18.2 ADC領域的佈局全球領先;

另一方面,ADC熱潮愈演愈烈,海外藥企紛紛跟進。兩個因素共振導致,國產Claudin 18.2 ADC藥物迎來密集出海期。

對於投資者來說,這顯然值得關注。不管國產Claudin 18.2 ADC最終能創造多大價值,但至少釋放了一個明確信息:

雖然行業仍處資本寒冬,且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結束;但中國biotech們始終在持續向前,創新紅利也會一直在路上。

/ 01 /

極為理想的成藥靶點,

胃癌、胰腺癌患者的新希望

Claudin 18.2 ADC究竟有什麼魅力?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Claudin 18.2靶點。

Claudin18.2靶點隸屬於Claudin(緊密連接蛋白)家族中的一員,該蛋白家族通過在細胞旁建立屏障,來控制細胞間分子的流動。

正常情況下,Claudin18.2主要在胃黏膜分化的上皮細胞表面表達。但在惡性腫瘤發生後,緊密連接蛋白會遭到破壞,使腫瘤細胞表面的Claudin18.2表位暴露出來。

研究顯示,在70%—80%的胃癌患者和60%的胰腺癌患者的腫瘤細胞表面,都能檢測到Claudin18.2蛋白的存在。

這也就意味著,對於胃癌和胰腺癌患者來說,Claudin18.2是一個極為理想的打擊靶點。

若有一款精準攻擊Claudin18.2蛋白的靶向藥進入人體,受到傷害的將主要是病變細胞,以及少部分胃黏膜上皮細胞,副作用會相對可控。

更難能可貴的是,表達Claudin18.2蛋白的癌症患者即便到了後期轉移階段,其他部位的腫瘤細胞依然會高表達Claudin18.2蛋白。

根據一項研究,在已擴散到卵巢的胃癌患者中,69%的卵巢癌細胞存在明顯的Claudin18.2蛋白。對該類患者來說,Claudin18.2靶向藥同樣有效。

這一發現,對大部分後期轉移的胃癌和胰腺癌患者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成藥靶點可遇不可求,而Claudin18.2這一靶點,簡直是為靶向藥而生。再加上不管是胃癌還是胰腺癌,有效的治療手段都極為有限。這種背景下,海外藥企紛紛盯上Claudin18.2 靶點,引進ADC藥物或許並不讓人意外。

/ 02 /

全球研發中堅力量,

抓住機會的中國藥企

機會向來留給有準備的人。國產Claudin18.2 ADC藥物能夠密集出海,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如此。

2016年ASCO大會上,德國藥企Ganymed帶著claudin18.2單抗IMAB362閃亮登場之後,國內藥企開始紛紛跟上,從單抗、雙抗、ADC、CAR-T,多個角度無死角炮轟Claudin18.2靶點。

如今,國內企業在Claudin18.2靶點領域的研究,在全球範圍內處於前沿地位。

最為典型的就是Claudin18.2單抗。國內最為領先的創勝集團,產品已進入2期階段,全球進度僅次於Ganymed。

而在Claudin18.2 ADC領域,國內企業則處於全球領先的身位。如下圖所示,其中榮昌生物、禮新醫藥產品都已進入臨床二期階段;而海外藥企的產品大都處於臨床一期階段。

雖然距離成藥依然還有距離,但Claudin18.2 ADC的潛力毋庸置疑,不僅單藥可能帶來較好的治療效果,且具有探索聯合用藥的可能。加上ADC市場的火爆,國產Claudin18.2 ADC相繼成功出海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當然,Claudin18.2靶點研發火熱的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到一點:正在紅海化。正如上文所說,任何一個技術路線,都有大量的企業湧入。最終,並非所有產品都能創造價值。

Elevation在引進石藥集團的Claudin18.2 ADC之後,股票反而大跌12.77%。對此,美國一些分析師的解釋是,Elevation引進的ADC過於同質化,並無太大看點。

顯然,在Claudin 18.2靶點呈現紅海化趨勢之後,如何做出差異化、滿足臨床需求已然成了藥企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 03 /

熊市尚未結束,

但下一波創新紅利在路上

相比於靶點的商業價值,國產Claudin 18.2 ADC頻頻出海這一現象,或許更值得我們關注。

去年下半年以來,每每提起中國創新藥行業,隨之而來的大多是批評、擔憂的聲音:偽創新、靶點扎堆、內卷等等。

甚至有人祭出誅心論調,認為中國醫藥沒有未來,因為缺乏真正紮根創新的精神。現在來看,這一觀點並不完全成立。

我們距離First in class可能還有一定距離,但國內Biotech真實創新能力已然不弱。Claudin18.2領域的研發便是最好的證明。

固然,國內藥企成為Claudin18.2靶點研發的中堅力量,與海外藥企“不重視”有關。正如上文所說,Claudin18.2的主要市場在胃癌和胰腺癌。兩個癌種在海外都屬於小病種,因為對於企業吸引力相對會更弱。

而在國內,因為飲食習慣等諸多因素導致,胃癌屬於大癌種。2017年至2021年,中國胃癌藥物市場規模由213億元增長至323億元。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國內創新藥企全軍出擊,做到了真正的Fast follow。從而讓海外眾多藥企有了引進的衝動。但不管怎麼說,能夠吸引海外藥企的目光,足以證明國內藥企的研發實力。

對於藥企而言,只要在研發上能夠不斷開拓、躋身全球一流,資本寒冬就只是暫時的。

Claudin18.2 ADC的爆火,或許是偶然,但也是必然。可以預見的是,之後還會有更多“Claudin18.2 ADC們”湧現。

1
最新評論
  • BSA-TRITC(10mg/ml) TRITC-BSA 牛血清白蛋白改性標記羅丹明
  • 美的跟海爾櫃機哪個好?毛細管跟電子膨脹閥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