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技術>

大家好!我是卡界嬤嬤,一直專注分享個人、企業融資,房產投融資、中介技術等乾貨內容,只為幫助大家下好卡,提好額,融好資,賺好錢,成功上岸!

大家都知道,徵信查詢次數過多會降低信用卡貸款的成功率,但有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影響通過率的真正決定因素是什麼!其實是:硬查詢次數!

個人信用報告的查詢分為:本人查詢、信用卡審批、擔保資格審查、貸後管理、借款審批、異議查詢等。 其中,硬查詢包括:信用卡審批、借款審批、擔保資格審查。這類查詢記錄過多就會對徵信產生不利影響。

尤其是在短時間內,硬查詢過多,銀行等金融機構就會認為你資金緊張,到處借錢,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意思。

不僅如此,如果你在這段時間申請的信用卡、貸款都沒有成功的話,那麼很可能會被認為財務狀況不佳,屬於還款能力不足的高風險用戶,因此銀行和金融機構90%都會拒絕借款/下卡。而所謂的“軟查詢”是指貸後管理(如:操作提額、銀行系統複查)和本人臨櫃查詢,通常不會產生不利影響。但提額建議不要經常去主動點。

那麼查詢多少次會影響審批呢?

由於各個銀行/機構的政策不同,硬查詢次數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數據。

但從風控角度考慮,及多年的融資培訓輔導經驗總結,建議硬查詢1個月不超過4-5次,3個月不要超過8-10次,6個月不超過12次。

據某金融機構風控審核員說:某機構審核是3個月內有4次硬查詢的進危險名單,8次以上就對不起了!

還有某銀行人士表示:各家銀行對查詢徵信的頻次要求並不一致,據瞭解到的情況是一個月不能超過5次,否則可能會影響房貸等借款審批。

如何避免被硬查詢?

管住手:需要辦理查徵信的貸款/辦卡時,要三思而後行。

申請貸款前要了解清楚該產品的申請條件,確定個人情況符合要求後再提交資料,以免又新增一條查詢記錄。

對於辦卡屢次被拒,想要穩下卡的朋友,建議在辦理前先做好相應準備,按照直播間講的各行辦卡籌備方案先去打造,等待銀行放水時再去申請,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徵信查詢次數過多而導致拒批。

看條例:很多借款是查徵詢的,在辦理時一定要看清楚《用戶協議》,並確定是否查上徵信。

沉住氣:雖然在徵信報告上會顯示近2年的查詢記錄,但銀行/機構在審查徵信時一般只看近半年或近3個月的查詢記錄,如果你近期的查詢記錄有幾十條,那就不要繼續申請借款了,等3個月後再進行申請。

如果你對自己徵信情況還不瞭解的話,那麼可以利用好每人每年享有2次免費查詢徵信的權利,每半年到1年查詢1次個人徵信報告,及時掌握徵信最新動態。

除了查詢多會影響審批外,徵信如果有逾期、代償、止付、呆賬等不良記錄也是會影響申卡申貸,且影響時間長達5年之久,因此有不良記錄的夥伴最好趁早修復。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我們下次再見!

4
最新評論
  • BSA-TRITC(10mg/ml) TRITC-BSA 牛血清白蛋白改性標記羅丹明
  • 最近挺無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