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民族主義情感等,一直是年代劇想要表達的核心主題,它們涉過歷史的長河、身負時間的厚重,通過影視化的語言試圖與觀眾展開平等交流。這些情感歸屬於“倫理的道德情感”,“是以道德的理性認識為基礎,以清楚地意識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則為中介的情感體驗。

“倫理的道德情感”具有清晰的意識性和明確的自覺性,具有較大的概念性和較強的倫理性,具有穩定性和深刻性,是道德情感的最高形式。”

僅從定義看,就可知“倫理的道德情感”嚴肅性之深、抽象性之大。年代劇與歷史劇殊途同歸,但在觀眾喜愛程度上卻雲泥之別。

究其原因,不外乎二者對“倫理的道德情感”採取了不同的敘事策略。歷史劇傾向於平鋪直敘,而年代劇卻直事曲寫,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將生僻的概念、精神等轉變為大眾常識,據此形成自身一套獨具特色的情感敘事策略。

多元角度解讀《父母愛情》,“喜劇”背後藏著多少情感?

喜劇化表達情感中的嚴肅

“喜劇”原是古希臘先民為敬謝神靈而表演的狂歡歌舞,著以營造熱鬧歡騰的氣氛。

麥克斯·維特海默是是格式塔心理學電影的奠基人,“他認為觀眾在觀看電影的時候,不僅產生觀眾的生理機制——視覺暫留現象,而且依賴於觀眾的想象能力、聯想能力和記憶力,依賴於把各個畫面構成動作整體的心理過程,依賴於形象與情景的再創造。”

喜劇除了是一種戲劇類型外,還是一種重要的審美類型。“喜劇是一種強調內容與形式、本質與現象的不協調和不和諧,使人發笑的審美類型”。

“寓莊於諧”是喜劇藝術的本質,“莊”是指主題嚴肅深刻,“諧”是指表現形式輕鬆幽默。具體到表現形式,就是用幽默滑稽、鄙夷諷刺等形式,揭示出使人發笑、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主題思想。這樣看來,喜劇作為一種藝術創作的方法論,特點是要使表層的笑話下潛藏著深層的嚴肅內涵。

自影視藝術誕生起,喜劇化表達便伴隨著技術革新而同步發展。對於年代劇而言,內裡往往蘊含著嚴肅而崇高的情感。

若在不影響思想品格和故事情節的前提下,通過特殊的表現手法,保留一定的喜劇元素,不僅不會削弱它的思想價值,反而更易引發觀眾共情,增添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第一年代劇用富有喜劇色彩的人物、情節、語言等,營造出人意料的效果。年代劇歸屬於大眾藝術,“大眾”之所以大眾,就在於其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我們知道年代劇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嚴肅性,但是大眾的文化層次和審美趣味參差不齊,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愛“嚴肅”藝術。因此,在創作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怎樣把嚴肅發揚成喜聞樂見。

《父母愛情》中王秀娥是安傑的鄰居,但二人矛盾頻發。安傑看不上王秀娥的胸無點墨、粗俗魯莽,王秀娥不滿安傑的自命不凡、不切實際。雨夜,安傑陣痛難忍,即將臨盆,家中卻無可用之人。

本想用白酒為剪子消毒,卻因江德華的突然打擾而誤吞下喉,一時間被嗆得眼淚直流,緊張的氣氛得以緩和。劇中江德華這一喜劇人物、雨夜接生的趣味情節以及王秀娥幽默的語言交相配合,大大降低了勇於擔當這一“倫理的道德情感”的嚴肅性,為作品贏得了最廣泛的群眾基礎。

第二年代劇用輕鬆諧趣的方式處理日常生活的苦難。年代劇仰仗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素材饋贈,加入那些讓人陷入尷尬境地卻又能順勢脫困的意外因素,分散觀眾的注意力以化解情感中的嚴肅,引導他們用幽默的眼光笑對生活中的各種苦難。

《父母愛情》以淡化苦難的喜劇姿態,直面安欣一家被劃為右派的生活困境。小黑島上,江德華的突然造訪以及詼諧的自嘲為安欣帶來了久違的歡樂。安傑無私的幫助和情感上的關懷,賦予了他們堅強樂觀的理由。

原本苦難的生活,被幽默的話語、溫暖的情節所沖淡,平復了特殊年代下個人與國家的緊張對抗關係。

奉獻精神、樂觀主義等“倫理的道德情感”得以形象闡述,深入淺出中每個觀眾都能毫無障礙地理解。《父母愛情》的不放大苦難,呈現出的是可能有悖於戲劇理論,但無損觀劇快感的“治癒品格”。

多元角度解讀情感中的抽象

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其實自古代始,中國就處於多元化的狀態。多元化不是集中統一,而是由統一向分散的變化。它是對一元論的反思和糾正,可以理解為看待事物的方式。

這一思維傾向下,沒有哪一種力量可以成為絕對主宰,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被排斥在外。由此派生出多元化解讀的方式,它是指對文本的內涵進行不同角度的理解,是接受主體對文本產生的不同種情感體驗。

年代劇中包含著眾多抽象的“倫理的道德情感”,它們晦澀難懂,但若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解讀,觀眾就能更好地接受理解。多元化的解讀包括兩種方式。

第一同一個體在不同階段的不同解讀。它是指同一個體在不同時期,對同一個文本所產生的不同認識。個體做出不同解讀的原因在於時間賦予他們的經驗累積,它持續時間長,需要觀眾有邏輯地自主組合推演。

《父母愛情》對“樂觀主義”的闡釋就是通過歐陽懿在不同階段的不同感悟而逐漸豐滿的。新中國建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學有所成的歐陽懿壯志滿懷,期望為國貢獻力量,此時樂觀主義被解釋為擁有遠大志向、對未來充滿希望。

第二不同個體的不同解讀。它是指不同個體,對同一文本所產生的不同看法。但這並不是說任何個體都能對其情感進行任意曲解,而是個體透過現象管窺本質,在語言系統和思想主題的基礎上,對情感做出有說服力的闡釋。它持續時間短,通常集中於同一事件中。

《父母愛情》對“集體主義”的解讀。八一之際,幹休所舉辦老年交誼舞大賽,江德福因舞技有限,被身為領隊的女兒江亞菲替換下場。江亞菲之所以有此作為,就在於她認為事關集體利益,個人得失只能退居次位。

江德福雖心有不甘,但他卻默默接受,並暗中支持女兒工作。因為在他看來集體主義就是服從安排,找準位置量力而行。而妻子安傑即使不滿,但作為業務骨幹仍全心排練,盡力為幹休所爭取榮譽。

顯然,在她眼中集體主義是樂於奉獻,竭盡所能貢獻力量。這樣集體主義因不同個體的不同解讀而削減了艱深,轉化為一種大眾常識影響著觀眾的思維和行動。

以《父母愛情》為代表的年代劇於眾多電視劇類型中成功突圍,能夠引發全社會對於“倫理的道德情感”思考,足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闡明抽象的倫理道德情感的模式深受觀眾認可,無形中為其他電視劇類型的創作提供了可借鑑的範式。

3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芯片禁令再升級就扛不住了?美宣佈給予芯片巨頭豁免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