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2022年最重要的一場決鬥,毫無疑問是i9-13900K和R9-7950X之間的武林盟主之爭。

修養越高之人,通常都越低調。二者亦如此,本無意什麼“王”“至尊”這類虛名,走在路上,即便被人踩了腳,撞了肩,也不會有一絲的惱意。此所謂“剛、毅、木、訥,近仁。”相反,一言不合就“出口成髒”,大打出手,都是不會功夫,只憑點蠻力討生活的市井混混。

此番決戰,採用三場決勝制,分別為:能效比,核心效率和綜合性能。

第一戰:能效比

製程是決定能效比的主要因素。以前我們說過,製程不能只看“x納米”這個數字來定英雄,因為衡量的標準不同,就如同工資一樣,熊大每月500美元,熊二每月5萬日元,不能只看數字就認為熊二的工資高。

R9-7950X採用ZEN4架構,臺積電5nm工藝,晶體管密度達到每平方毫米1.713億個。

i9-13900K為混合架構(Alder lake+Golden cove),採用改進版的intel 7工藝(10nm),估計其晶體管密度較12代的1.01億個晶體管沒多大變化。

使用AIDA 64 stress FPU拷機,R9-7950X的CPU package功耗為:191W,優於對手的252W。

溫度方面,R9-7950X為95度,不太理想,英特爾雖然製程,但在溫度控制方面展示了強大實力,只有87度,實現了反超。

由於製程的優勢,銳龍7950X在能效比上大獲全勝,官方給出的數據是每瓦性能比對手高47%。

第二戰:核心效率

第三戰:綜合性能

苦等十小時,比賽十秒鐘。人影劍光交錯,大家還未看清誰是誰,比武結束,閃人。

頂尖高手的較量就是這樣,乾脆利落。

各大媒體通過攝影慢放,發現僅在眨眼之間,二人已過10多招,互有勝負,難分難解。

一個多月後,處理器國家醫療中心被黑客攻破,二人的療傷記錄曝光:13900K被7950X的劍氣傷及右額、左肩臂等多個位置,最長裂口7cm,肌腱斷裂,隱約見骨,行清創縫合術,三週後基本痊癒。7950X則被對手的混沌元氣震傷,肱骨粉粹性骨折,行切開復位鋼板固定術,30日後康復出院。

極速空間CPU天梯圖排序考慮了大眾和一些專業人士的高頻使用情況,給予每個型號一個唯一的綜合值(對應中間的刻度條)。當然也可以根據他們的單項得分來輔助購買的選擇。

例如:

使用Blender製作三維動畫,7950X比競品要高約3%

使用C4D作3D特效創作,13900K要比對手高出大約4%

玩大型遊戲,13900K則比7950X有更好一些的表現。

取勝的原因:站在12代這個巨人的肩上,能看得更遠

酷睿12代是x86高性能混合架構的開創者,可以說,在酷睿的發展史上,1~11代都可以劃分為一個大類,代表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歷,12代則屬於大學一年級,是另外一個層次。和12代Alder Lake相比,13代的Raptor Lake沒有發生質變,但具備多項改進:工藝優化、增加E核、增加緩存、提升頻率、優化預取器算法、提升內存帶寬,降低內存延遲。

對比:

i9-13900K(24核32線程 8P+16E,P核:3.0~5.8GHz,E核:2.2~4.3Ghz, L2=32MB, L3=36MB,最高支持最高DD5-5600,功耗125~253W)

i9-12900K(16核24線程 8P+8E,P核:3.2~5.2GHz,E核:2.4~3.9Ghz, L2=14MB, L3=30MB,最高支持最高DD5-4800,功耗125~241W)

從上面的兩個型號,可以比較清楚得看到12到13代的進步,13代採用優化後的intel 7工藝,縮小了和臺積電5nm的差距,可達到更高的睿頻和全核頻率。

電影《龍虎門》劇照

總結:

英特爾從去年練就混沌元氣後,在微架構上一直處於領先。據傳,AMD將在ZEN5同樣採用混合架構,屆時,英特爾的“混沌金身”將被攻破。對AMD來說,ZEN5是大改,屬於推倒重新設計——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估計2024年才能面世,而此時他的對手,可能不是酷睿14代,而是15代了。“長時間地努力,就為那一瞬間的超越”,AMD雖未登基稱王,但已經成為人們的精神領袖,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艱苦奮鬥,勇攀巔峰。

4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有院子就種棵“黑桃皇后”,種一次能收好多年,好吃有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