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森林書這個章節,我個人始終認為,你要是想體驗到全部內涵,光是成年還不夠,最好成家——如果你有一個孩子就更好了。當然,我不是在對年輕的朋友們有任何意見啊,這麼說我繞一下。  

  我的意思是,很多文藝作品,是有多重內涵的,而想深刻體會,或說共情,往往就需要我們擁有一定程度的閱歷或經歷。大學影視鑑賞把《教父》哪裡好掰開給你看,可男人結婚成家之後,對老教父的名言體會才會更深。

  同樣的,說回森林書,對於兩歲的小朋友——譬如我的女兒——她會開心地和“蘑菇小精靈”一起歌唱;如果是叛逆期的孩子們來看,這甚至是一個有點幼稚的拯救森林的環保小故事;對於沉下心體會的年輕朋友們,會沉浸在故事中,享受很多橋段,比如“那菈法留那”的旅程、維摩莊內鬼的下場,諸如此類,這很棒。  

  然而森林書最棒的核心是,如果你是一箇中年人,你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工作,沒那麼多時間留給自己,有很多身份要扮演,那些美好的童年、曾經的夢想、過去的玩伴都因為生活所迫,被你放到了腦後——你不一定忘了它們,或許只是在內心深處找了個櫃子把它們鎖了起來,但你沒那個時間和工夫去想鑰匙在哪裡。

  森林書就是這把鑰匙。  

  蘭那羅是為中年人設計的一個夢,一封信,他們究竟象徵什麼?我不好說,因為每個人可能珍視而遺忘的那個東西都不盡相同,我們在成長的祭壇上獻祭了許多,哪怕是最幸福順遂的人,都會因為時間在過往留下些東西吧。對於我個人來說,森林書讓我回想起很多金色的、美好的、獨屬於兒時的記憶。

  森林書是為成年人譜寫的童話。我們已經過了那個追求深刻和反叛的年紀,不論過得如不如意,我們總是有瑣碎的日常要去處理——好比[磨損]。可能我們也接受了日常和現實,面對了一些生離死別,嘗試著去承擔應負的責任,尤其是當你送走家裡的老人,看見父母慢慢老去,甚至有了一個崽子,不能軟弱,孩子還看著你呢。  

  這時候抽點時間,在這個童話中間走一遭,幸福的人會更覺溫馨,辛苦的人會得以喘息,迷茫的人會想起初心,而擁有無數身份的我們會暫時放下面具,跟過去的自己敘箇舊,起碼也會得到一些慰藉。

  而如果你有一個孩子,你作為旁觀者,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不回頭的長大,她經歷的很多東西都會被拋下——可能再也見不到的玩伴,曾經心愛的玩具,甚至住過的房子,包括作為父母長輩的自己——這份感觸會更深一層,而你對於她也會只餘一個願望:你要好好長大,不要輸給風,不要輸給雨,不要輸給冬雪,不要輸給炎夏。

  最後再給自己疊個甲,年輕的朋友們,我並不是說你們體會不到什麼東西或者別的貶低之意,請你們千萬不要誤會,我只希望你們記住這個故事,等到合適的時機,想起她。

  正如種子萌發。  

3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明日方舟薩卡茲相關劇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