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歷史##中國古代歷史#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一直以來,隋煬帝耗費國力,開鑿的隋唐大運河就被認為是隋朝的亡國之因。

而說到隋煬帝開鑿隋唐大運河背後的原因,那被說得更是上不了檯面。隋煬帝為什麼要開鑿隋唐大運河呢?

有兩個流傳最廣的解釋:一個是說隋煬帝要遊江都,另一個是挖王氣,那這兩個解釋,都是出自唐朝時期的暢銷小說《煬帝開河記》,根據小說的描述,隋煬帝有一次看到一副《廣陵圖》,就被畫上的景色深深吸引,於是他想起了自己曾在揚州的快活日子,立馬決定坐大船走水路巡幸揚州。

然而,當時去揚州的水路要經過水流湍急的孟津,有安全隱患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啊,小說裡隋煬帝的小舅子蕭皇后的弟弟蕭懷靜就提議:

最近有個術士說河南商丘一帶有王氣,陛下不如挖一條人工水路,從黃河一直挖到淮河,這樣不僅可以直達揚州,還能再經過商丘的時候把那裡的王氣給挖斷,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隋煬帝聽後,覺得太有道理了,於是立馬下令執行,這才有了名動千古的隋唐大運河。

當然了,這都是煬帝開河記這本小說裡描繪的不足為信,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也絕不是去揚州吃喝玩兒樂這麼簡單。

實際上,隋唐大運河不單單是連接了洛陽和揚州,更是北達涿郡,南到餘杭,他是一個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連接了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的大型水利工程,它跨越了中國大地十多個維度,全長2700公里,是規模浩大古代最長的人工運河。

這條貫穿南北,溝通東西的隋唐大運河是隋煬帝分三段完成的。

一段就是我們熟知的溝通黃河和淮河,連接洛陽到揚州的通濟渠和邗溝。

隋煬帝開鑿這條運河的目的確實是為了下揚州,但絕不是小說演義中所說的潯江督挖王氣。我們知道隋朝是由西邊的北周,東邊的北齊和南邊的陳朝三部分構成的,雖文帝楊堅雖然用武力將它們整合在一起,但作為被征服地區的東邊和南邊,一直都不太穩定,甚至在開皇十年,南方出現了大規模的叛亂。

隋煬帝楊廣當年作為晉王親自參與平叛,並且為了穩定江南,坐鎮揚州十年,為此他還學會了吳儂軟語,加之啊,隋煬帝的蕭皇后也是南方人,所以呢,隋煬帝對南方。有著很深的瞭解和感情,他知道從北方運冰到南方的艱難,也知道江南經濟對全國的重要性,更知道引進江南人才的迫切性。

而這一切的實現,都需要一條貫穿南北的人工水路將它們連接起來。

因此,隋煬帝在稱帝不到一年的時間,也就是公元605年的三月,立馬下令開鑿通濟渠和邗溝。在隋煬帝開鑿完通濟渠和韓溝的第四年,也就是公元608年,溝通海河、黃河的永濟渠工程就上馬了,那這一段運河稱為隋唐運河的北運河,可以從東郡洛陽直達北方的涿郡,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隋煬帝開鑿這段運河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攻打高勾驪。

因為就在一年前,也就是公元607年,隋煬帝北巡草原,在突厥可汗的牙帳裡碰見了高勾驪的使者。他擔心高高離合突厥勾結起來對隋朝不利,於是,動了征服高句麗的念頭。

涿郡自古就是用兵東北的軍事重鎮,把這裡作為征服高勾驪的後方基地再合適不過了。而永濟渠的開通,則可以把洛陽的糧食很方便地運送到涿郡,保障高句麗前線的糧草不濟。

公元610年,隋煬帝完成北巡西狩的工作後,將目光投向了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為了進一步開發江南,於是一條溝通揚州和餘杭的江南和工程啟動了。

三吳地區自此進入隋唐大運河輻射的範圍。

那就這樣,前後經過六年時間,分三段努力,一條長2700公里,溝通五大水系,輻射東西南三方位的龐大工程終於竣工。

北方的野蠻精悍和南方的溫文儒雅由此交匯貫通。

隋唐大運河是人類在近代以前開鑿的最長運河,甚至比後來的京杭運河還多出了500多公里。甚至到了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後,唐朝依靠這條運河輸送來的財富,又支撐延續了100多年的國祚。

清明上河圖中熱鬧的北宋,也正是依靠這條運河,走向了繁榮,甚至呢,有些河段直到今天繼續通航。

然而,當時的隋朝百姓卻因為這條貫穿南北的大運河,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開鑿通濟渠,隋煬帝依次徵發了百餘萬男丁,永濟渠的開鑿使用的壯丁更是達到了500多萬以上。

後來男丁不夠用了,居然讓婦女服役,這種超負荷的勞動使得數萬百姓死於合到多少家庭,妻離子散。

可以說,這是一條由鮮血澆灌和屍骨堆積起來的工程。

100多年後,唐朝詩人白居易站在歲月滄桑的河堤之上,望著兩岸鬱鬱蔥蔥的柳樹,不禁感慨萬千:海內財力此時竭,舟中歌笑何日休?

一項偉大的工程,如果不能惠及當時的百姓,一個雄心勃勃的帝王,如果不能體恤自己的臣民。一個高歌猛進的王朝,如果不能等一等他步履蹣跚的子民,那麼它所迎來的只能是身死國滅的下場。

5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火星上的人類遺留物已超7噸,或許會影響人類尋找火星古代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