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幽門螺桿菌(簡稱為H. pylori)是一種革蘭陰性螺旋形細菌,生長在人體胃內部的粘液層中。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全球各個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發病率為23.5%~79.4%[1]。最近一次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人數為7.68億,超過了人口總數的一半,這一數據非常令人震驚。

幽門螺旋菌-世衛組織認定的1類致癌物

自20世紀80年代發現幽門螺桿菌以來,人們對它及其相關的疾病狀態有了很多瞭解。尤其近幾年,幽門螺桿菌越來越引起人們重視。除了發生率高以外,幽門螺桿菌還與多種癌症的發生密切相關。2017年,在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的致癌物清單中,就已經將幽門螺桿菌列為1類致癌物(1類致癌物指的是明確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的物質,在世衛組織對致癌因素的分類中等級最高,目前共120種)。

幽門螺旋菌和哪些疾病相關?

消化系統疾病

幽門螺桿菌感染後會對胃部造成諸多不良影響,最初會引起慢性胃炎,並伴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嚴重的患者還會發展為胃萎縮甚至胃癌[4]。

非消化系統疾病

除了消化系統疾病以外,幽門螺桿菌還會誘發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缺鐵性貧血等非消化系統疾病。

幽門螺桿菌感染後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1)噁心、反酸:幽門螺桿菌會誘發胃泌素大量分泌,導致胃酸過多,表現為泛酸和燒心。

(2)口臭:幽門螺桿菌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內感發生染後,導致口氣加重,嚴重者往往還有一種特殊口腔異味,無論如何清潔,都無法去除。幽門螺桿菌是引起口腔異味的直接病菌之一。

圖源:Sun Dentistry

(3)腹痛:幽門螺桿菌可導致胃和十二指腸黏膜損傷,使得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腹痛、嘔血、黑便、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狀。

此外,幽門螺桿菌感染還可能導致飲食後上腹部飽脹或疼痛,常常伴隨其它消化不良症狀,例如反酸、食慾消退等。

幽門螺桿菌感染如何診斷?

如果出現以上症狀,只是懷疑有感染的可能,需要進一步診斷確認是否為幽門螺桿菌感染。目前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包括侵入性檢查和非侵入性檢查兩類。

幽門螺桿菌感染如何治療?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可以被根治的,首次治療根除率可達80%~90%,且複發率較低。

主要治療

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主要治療方案有2種,分別是三聯療法和四聯療法。標準三聯療法由質子泵抑制劑(PPI)+2種抗生素組成,具體為PPI+克拉黴素+甲硝銼或PPI+克拉黴素+阿莫西林[4]。

由於病菌的耐藥性增加,導致標準三聯療法根除率降低,無法達到臨床要求,因此在三聯療法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鉍劑,形成了四聯療法。四聯療法包括PPI+鉍劑+2種抗生素。

生活中應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1)幽門螺桿菌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如果家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成員,應避免與其密切接觸,同時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家人間就餐使用公筷;

(2)避免生食:未經烹煮的食物含有大量細菌和寄生蟲,食用生食不僅會增加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風險。

(3)注意口腔衛生:這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滋生的關鍵環節,因為幽門螺桿菌可潛伏在攜帶者的唾液中。

參考文獻

[1] 高鵬, 王玉平, 周永寧. 胃癌與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研究進展[J].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誌, 2016, 025(001):1-4.

[2] Alipour M.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elicobacter pylori-Induced Gastric Cancer. J Gastrointest Cancer. 2021 Mar;52(1):23-30. doi: 10.1007/s12029-020-00518-5. Epub 2020 Sep 14. PMID: 32926335; PMCID: PMC7487264.

[3] Raei N, Behrouz B, Zahri S, Latifi-Navid S.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Dietary Factors Act Synergistically to Promote Gastric Cancer.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6;17(3):917-21. doi: 10.7314/apjcp.2016.17.3.917. PMID: 27039812.

[4] 吳林苗, 江劍平. 幽門螺桿菌致病機制及其治療方式研究進展[J]. 2021.

4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最新動態:Pepaxti聯合地塞米松預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