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網際網路帶來了巨大的商業變革。儘管這種變革並不像想象中那樣來得凶猛,但其背後這種消融的力量讓傳統商業力量感到了空前的焦慮。

網際網路焦慮,或者說移動網際網路焦慮,正是當前商業領袖們面臨的最重要議題。“如果我們不革命,早晚會被別人革了命。”對於一些新興的企業,“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意味著乘風的翅膀;而對於一些傳統企業來講,這意味著在變與不變、如何變之間苦苦掙扎。焦慮隨之而來。

“網際網路離我們遠著呢。”不止一個企業家說過類似的話。但是到了這兩年,大家都感覺到網際網路不是一個行業了,它已經對很多行業進行了衝擊。而且在它創造價值之前,也毀滅了很多價值。因此,一群以前很成功的人就在想,我怎樣才不會被網際網路所顛覆,我該如何去利用網際網路。於是,就有了“網際網路焦慮症”。

網際網路焦慮症引發商業變革

網際網路焦慮症正在各行業加速傳播並達到巔峰,不同行業的大佬在不同場合發聲,表達了對這種焦慮的擔憂。漸露曙光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又給眾多正在備受網際網路焦慮症煎熬的企業火上澆油。

所有終端裝置都成為智慧中心,商場正在消失,教室正在消失,紙質書正在消失。關鍵是,使用者主權重新界定,他們不僅僅是消費者,而是參與到產品生產流程當中。舊世界被顛覆,新世界秩序還未建立。網際網路成為砸碎枷鎖的鐵錘,從消費端到渠道,再到生產製造環節;從實業到金融,沒有一個行業能躲過大潮席捲。

1、網際網路恐慌

讓傳統產業大佬們倍感恐慌的是他們想要進入網際網路卻始終找不到方向在哪裡。明明感覺危險在一步步逼近,卻看不清敵人是誰,但又隨時可能冒出一個顛覆者,打得自己毫無還手之力。任誰處於這樣的環境中,都擺脫不了焦慮。

第一個焦慮是商業模式被網際網路顛覆,改變了以產品為中心的傳統商業模式。網際網路是網狀結構,不是傳統的層級結構。第二個壓力點是網際網路的存在,打破了資訊不對稱的商業環境,加劇同類產品競爭。第三個壓力點是網際網路及物流的齊頭並進,打破了傳統商業的地域限制。最後一點是使用者從物理空間走向了數字空間,使用者行為發生了改變。公司都找不到方向了。

焦慮將成為波譎雲詭的市場常態。根本的焦慮來自企業對網際網路時代的市場變化高度不確定性的擔憂和不安。

在網際網路時代,市場越來越展示出一個規律,需求決定供給。原因是:現在是豐饒經濟時代,產品無限多樣,使用者可以隨意挑選;加之消費者資訊的對稱,使得每個人的注意力都是自由的,面臨可以無限選擇的產品。這就造就了一群沒耐心、愛貪小便宜、刁鑽,而且自以為是的消費者。

按照需求和供給的規律,這時候企業營銷會發生一個改革。一方面是產品的同質化日益增加;另一方面是消費者的個性化、多樣化日益發展,以及媒介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

這時候需要企業做兩件事:

第一件是由消費變革到交易變革,企業需要分解為無數“感測器”,快速閱讀市場需求,並且根據這些需求來調整自己,需要學得更快,變得更快。這是網際網路思維1.0,考慮的是如何放大成交的可能性。第二件是消費變革導致管理變革,企業需要分解為無數“小模組”,以便更加靈活地連線其他合作者的資源,以協同生產的模式匹配動態的需求。未來是產業互聯的時代,訂單放量以後,如何打造一條超級供應鏈?這是網際網路思維2.0。

這就導致“無法識別使用者需求”和“無法整合資源”的企業將很快被淘汰。變革迫在眉睫!

2、網際網路引發商業變革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網際網路對於企業可能帶來的改變。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消費者真正在進入物質極大豐富、資訊極大爆炸的階段。除了少數能夠在競爭中成功成為創新定義者的企業,其餘絕大多數企業的產品,對於消費者而言都可以容易的找到和獲取諸多的替代品。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負責獲取消費者選擇的企業,就必須肩負起更加重大和艱鉅的責任。

從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大部分企業的競爭點經歷了:成本優勢競爭——生產效率競爭——渠道能力競爭,正在過渡到了營銷能力競爭的階段。隨著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在組織流程成熟的行業裡,生產和管理效率優化空間已經很小,大量企業發現能夠優化而且必須優化的是自己的渠道和營銷成本。諸多新興的品類或社交品牌的出現,其實核心的競爭力大部分都在於利用自身的連線能力,充分改變自身與競爭者之間的營銷成本結構,從而形成價效比優勢快速佔領市場。

從技術的原因來看,隨著社交網路和開放平臺的出現,企業可以獲得的作為投放依據的消費者資料量每天都在以海量的速度增長,大量的程式化購買也在快速的被廣告主和媒體主接受。

我們不斷更深刻的認識到,各種型別的渠道不斷的發展和競爭,企業需要同時管理的消費者關係日益增多,而要創造最大價值的連線管理,企業必然需要將不同的數字渠道的連線進行打通、關聯和整合。

所以,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產品與資訊,產品與人,人與人,產品與產品……在這個時代,連線管理的重要性,從未像今天一樣,對於企業整體經營的成敗有這麼大的決定性的因素。

如果概括一下這種變革,我認為就是重新構建人與商業連線——“連線人、連線資源、連線一切”。網際網路肩負著重大使命和責任,這個角色被賦予太多希望:希望帶給我們社會化創造性的實驗,希望帶來一場深刻的生活方式變革,希望完成組織關係模式的再造,希望實現一次新生態的全面重塑,引發社會重新發現新生產要素、釋放生產力動能並集體實踐。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從阿里超越騰訊市值1萬億,看他們戰略智慧與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