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58同城宣佈完成私有化併購,從紐交所退市!

一家神奇的網站,58同城的這句廣告語被女主喊出的時候相信所有人都會有深刻的印象,在前網際網路時代,相信絕大多數人在找租房、找工作或者找城市生活方面都用過58同城,然而到了後網際網路時代除了剩下大量的投訴之外,58同城給大家留下的印象並不多了,現在58同城正式退市了,在同一天58同城宣佈拆分58到家為天鵝到家單獨運營,一場58同城的生死時速正式開始,當作為網際網路前浪的58同城不再神奇的時候,拆分自身真能拯救58嗎?

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10年前這句熟悉的廣告語,在流量女星楊冪的帶動下,響徹大街小巷。

隨著時間推移,楊冪從新生代小花逆襲為影視公司老闆、常年佔據福布斯名人收入榜前列,而58同城卻從網際網路明星公司的位置滑落,淪為現在的“騙子同城”。

就在58同城漸漸失去聲量時,9月7日一則私有化通過的訊息,再次將58同城置於風波之中。賣身成為最後的宿命,有人說,這是58最好的結局,也有人說,這代表著58時代的結束。

退市,求生機

“私有化的事情,已經說了好幾年,並不是今年才考慮的。”一位58同城前員工說道,業務下降期,私有化能減少股市束縛,58同城在今年4月2日宣佈董事會收到收購邀約。

隨後,58同城董事會成立特別委員會,對私有化一事進行評估。接著,58同城便陸續收到來自華平投資、General Atlantic、鷗翎投資以及董事長兼CEO姚勁波的非約束性私有化邀約。

在退市資訊的轟炸下,58同城於9月7日上午10點半,釋出公告稱,特別股東大會以超過75%的投票審議通過58同城的私有化提案。買方投資財團將以每股普通股28美元的價格購買58同城所有已發行普通股,總交易估值約為87億美元。

經過歷時5個月的博弈,58同城創造了自奇虎360以來最大規模的私有化過程。值得關注的是,與2020年4月1日(宣佈收到私有化要約的前一個交易日)的ADS收盤價相比,此次私有化報價相當於溢價19.9%,而這反映出資本對58同城退市的期待。

選擇私有化與58同城長期被資本市場低估,股價低迷不無聯絡。2013年10月31日,58同城在紐交所上市,“類阿里的模式”使其上市當日暴漲42%,最高股價達到89.9美元/股,現在為55.86美元/股,與之前相比差了三分之一。

2000年到2003年,不少網際網路公司倒閉,網際網路行業迎來了炒域名生意的紅利期。一群炒手時刻盯著看中的域名,一旦域名到期不續費,他們便第一時間搶注。蔡文勝靠著炒域名得到了第一桶金,有了美圖秀秀。

而姚勁波把炒域名做成了一門生意,早期運營域名社群“域名城”,域名城被萬網收購後,姚勁波進入萬網做副Quattroporte,後來他還投資了學大教育。

凡是資訊不對稱的地方,網際網路就有效率,平臺就有存在的價值。姚勁波創立的58同城誕生在國內資訊網際網路巔峰的2005年,當時還是入口網站資訊為王的時代,房產、招聘、黃頁、團購、交友、二手、車輛、周邊遊等海量分類資訊,奠定了58同城成立此後10年的輝煌。

當時,將使用者所需用的資訊通過網際網路傳遞給使用者,取代了“電線杆廣告”,瓜分了報紙廣告的部分份額。吸引流量、促成交易,輕平臺模式、高毛利率,58同城抓住了一門性感的生意。

一路向前,2013年10月,58同城正式於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美股分類資訊第一股。

2015年是58同城的高光時刻,也是衰敗的開始。

那一年,58同城收購趕集網,行業燒錢大戰就此結束,58同城佔據了85%的市場份額,揚眉吐氣,走上了巔峰。

但從那以後,58同城就一直躺在分類資訊網站的甜頭裡,不再有大的創新,開始被各種各樣的網際網路“後浪”追趕甚至超越。

如果將58同城的業務拆開來看,我們會發現,它在一些看起來很值錢的賽道,都很早進行了佈局,但現在全部面臨強悍的敵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拆分自身其實已經成為了58同城迫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這麼做,最後在各個場景端,58同城都會被垂直深耕的對手輕易擊敗,但是問題不在要不要拆分,而是拆分了怎麼辦?因為不少賽道都已經成為了明確的商業模式,58同城拆分之後,要麼自己硬趟出一條路來,要麼就必然會成為市場的跟隨者,從經濟學智豬博弈的角度來看,58同城拆分之後當市場跟隨者無疑是試錯成本最小的做法,然而正所謂“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當前的移動網際網路已經形成了贏家通吃的局面,這不是一個小而美就能生存的市場,58同城一旦拆分缺少了原先的多元化優勢的話,58同城在各個賽道都會陷入苦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戰與不戰都輪不到58同城自己選擇了。

拆分面對著激烈到近乎貼身肉搏的競爭,不拆分面對著流量枯竭的未來,58同城必須做出艱難的選擇,只是這樣的自救勢必艱難,能否真正殺出一條血路,擺在這個自詡網名“風清揚”的掌門人面前還有相當困難的路要走。

在58同城上,你能找到幾乎所有的服務資訊,但與此同時,在每個細分領域58同城的對手也有數十個。它看似沒有對手,卻處處都是敵人。

上市7年,58同城營收利潤尚可,但股價表現一直不佳,私有化對58同城來說意味著什麼?

王超認為,阿里、京東、網易在港股二次上市更多的是擔心中美之間貿易爭端的影響,但58同城的私有化更類似於聚美優品、360、分眾傳媒,它應該是認為自己被低估,退出美股回到A股來獲得一個更好的估值。

58同城到底有沒有被低估,在馮全林看來,“他的業務如果做好了是被低估了,畢竟58同城手裡有那麼多好業務,80億美元市值確實不高,但是按現在的經營狀況來看並沒有低估,如果未來不好好經營,繼續這樣沒有競爭力,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可能也就值這麼多錢了。 ”

A股是救星嗎?

根據以往這些公司的表現,回到A股確實能拿到更好的估值。王超分析,58同城可能在短期內會得到一個高估值。“58同城起碼在分類資訊領域是毫無疑問的第一名。現在A股缺少好的網際網路公司,58雖然不是頂級的網際網路標的,但是他在整個細分領域仍然有控制力,而且它的利潤、營收也不錯,A股可能對這種高毛利、又有市場壟斷地位、有一定護城河的公司能給予更高的估值。 ”

但是他認為,長期來看,58同城也會像其他公司一樣去美化。因為再往後,細分領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不進則退,靠防守是守不住的,進攻才是最好的方式。 隨著企業利潤越來越分散,它可能享受五六年的紅利,垂直領域都被對手“吃光”後,自然就沒錢可賺了。

更重要的是,一個公司,從0到1可能會經歷草莽發展,但要想從1到100,價值觀、戰略和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能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也在於此。58同城面臨的新一輪挑戰剛剛開始。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躺平設計家:阿里的家居數字化「亮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