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在美國的制裁下,不僅讓華為陷入了晶片危機的絕境,也將中國中中國產晶片的落後現狀徹底暴露出來。

為此,國家也開始注重推進中中國產晶片的發展,並在前段時間釋出了《新時期促進積體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政策》,要求今年中中國產晶片的自給率要達到30;到2025年時中中國產晶片的自給率要達到70%;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這個資料僅30%。

在國家明確的指標和相關政策優惠之下,國內晶片生產廠商也是鉚足了勁,為實現這個“小目標”不斷努力著。近日,國家統計局對外公佈的一組資料帶來了好訊息。

離小目標更進一步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資料顯示,截止今年7月份為止,國內累計生產的晶片數量高達1389.5億塊,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2.7%。在疫情影響下,全球半導體行業發展低迷,中中國產晶片依舊能夠實現增長,實屬不易。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四個省的晶片生產基地生產的晶片數量佔據了總數量的絕大部分,共生產了1040.1億塊,份額佔比高達75%,成為了中國四大中中國產晶片生產基地巨頭。

四大中中國產晶片生產基地巨頭

在四大中中國產晶片生產基地巨頭中,江蘇省以生產440.66億塊的晶片,佔據了中中國產晶片總產量31.71%份額的成績,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最強晶片生產基地。

緊隨其後的是甘肅省,累計生產了244.63億塊晶片,佔總份額的17.61%;位居第三的是廣東,生產的晶片數量達到199.6億塊,佔據總產量14.3%的份額;第四位則由上海拿下,共生產了155.22億塊晶片,佔總產量了11.1%。

中中國產晶片正在加速崛起

除中中國產晶片產量的增長之外,中國半導體裝置也在逐步發展。據調查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與中國政府簽約的半導體專案金額就超過了1200億,其中中中國產半導體裝置出貨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新增了36%。

中中國產半導體裝置出貨量具體來看的話,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的半導體制造裝置出貨金額就達到了45.8億美元,佔全球半導體制造裝置出貨總額的27.3%。

雖然中中國產晶片正在逐步崛起,但是要達到2025年中中國產晶片自給率要達到70%的目標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除了晶片的量產之外,技術水平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此,你咋看?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Mate40釋出時間曝光;蘋果AirTags諜照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