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網際網路現在佔據了全球經濟的半壁江山,網際網路公司的“大佬”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資本、話題的聚焦點。

每年網際網路大會,都是大佬們展現自己所在企業技術實力的時候,也是各位“大佬”相聚一堂暢想未來、交換利益的時刻。

每年丁磊、劉強東、王興等網際網路大佬,都會組織飯局,但近幾年,無論是哪個人所組織的飯局,都缺少了網際網路頂尖大佬馬雲的身影。

在其他大佬觥籌交錯時,馬老闆可能正在羊肉麵館喝著紅燒羊肉面,又或者是在一家民宿中靜靜品嚐醬牛肉。

有網友戲稱,其他大佬不肯叫馬老闆,所以馬老闆只能吃獨食,難道平常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排擠,也會困擾著馬老闆這等人物嗎?

我們每個人都被孤立過

我們每個人都遭遇過排擠的情況,同事們有意的孤立我們,並且將許多“髒活累活”一股腦的扔給我們。

我們不僅付出著最多的勞動,還需要承擔著最大的風險,因為工作一多就難免出錯,而出錯後背鍋的又是我們自己。

而這種孤立有時又是莫名其妙的,可能只是由於自己一句話的過失,或者僅僅是我們有著更突出的能力,甚至是對方僅僅是不喜歡我們生活的方式。

雖然我們可能並沒有做錯什麼,但我們有時確實會莫名其妙的被孤立,這對我們來說可以算得上是“無妄之災”。

因為被孤立後,我們會在工作過程中,產生非常多棘手的難題,比如同事的不配合與故意使壞,這都會使我們感到失落與痛苦。

那麼,曾經身為首富的馬老闆,為何會被孤立,他難道不會感受到痛苦嗎?

為何我們會被孤立

不管是誰,都有可能被孤立,哪怕他有著鉅額的財富與數之不盡的簇擁者,也不會使他可以輕鬆的融入任何衝突。

其實之所以被孤立的原因,無論是馬老闆還是我們自己,都是出自於利益的衝突,這裡的利益,涵蓋許多方面。

突出的能力可能使他人嫉妒,從而選擇了孤立對我們進行打擊;過高的道德標準可能使那些道德淪喪的人感到不滿,從而認定我們清高,於是千方百計的想要打壓我們。

更別提還有更為直接的金錢利益衝突,在競爭同一個崗位、在開發同一個市場時,我們都可能遭到其他同事、領導、企業、甚至是行業的排擠與孤立。

那麼馬老闆之所以被孤立的原因也就浮出水面,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馬老闆雖然出身網際網路,但並非從事技術工作,在日常交友中馬老闆更喜歡與金融行業的群體交流。

這種與其他網際網路公司老闆截然不同的行為方式,自然讓其他老闆產生一種“玩不到一塊去”的感覺。

所以真實情況多是其他大佬們發出邀請,馬老闆婉然拒絕,然後大家皆大歡喜,也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馬老闆被“孤立”的情景。

說到底,被孤立只有三種可能性,一種是因為過於優秀出色、一種是由於過於惹人厭惡,還有一種則是出於個人選擇。

01 過於優秀

職場中同事之間的既有合作關係也有競爭關係,而競爭則影響著我們進入職場的根本目的:獲取利益。

許多人在進入新公司時,往往會選擇暫時的隱忍,之所以隱忍是為了摸清企業中利益群體之間的關係與降低自身的威脅感。

這正如古時的戰爭一般,在沙場之上,若自己的勢力幾十倍於對方,也就無需過多思慮,一路橫推即可。

若自己勢力處於戰場之中的弱勢方,則需要遠交近攻,通過結盟的方式成立一個利益集團,既確保自己的生存,也可以更多的獲取利益。

職場亦然,越是能力低的人,越喜歡報團取暖,而他們之所以報團取暖,則是為了應對能力出色的人對他們所產生的威脅。

所以,如果一個人在職場中能力出色,並且與其他人有利益上的衝突,那麼則很容易被孤立,這也是為何通常都是部門之內容易產生孤立,而跨部門之間很少產生針對個人的孤立現象。

如果你正在被孤立,也不要高興太早,因為還有另一個極端的人也容易被孤立。

02 引人厭惡

職場中的同事們來自天南海北,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習慣的人在交流時很容易產生摩擦,但好在現在社會中有著要共同遵守的潛在共識。

比如同事請假,我們即使很想知道為什麼,也會因同事的一句家裡有事而默契的不再追問;比如我們從不打探、逼迫同事說出自己的情感生活。

這些潛在共識,使我們同事之間保留了基本的距離感與界限,使我們可以保留自己的祕密,並捍衛所有人的生活隱私。

但有人卻並沒有感知到、或是認同這種共識,總有人會不斷追問同事的情感生活,或是對同事的工作、生活指手畫腳。

也有人無法感知到界限感,讓同事繞路送自己回家,或是下班後不斷向同事諮詢工作問題,甚至是出於愛慕無止休的騷擾。

還有一部分人,明明自己能力並不出色,卻認為自己足夠優秀,只要工作出了問題便是他人的責任,明明自己沒做什麼工作,反而認為自己是全公司最苦最累的人。

許多人之所以被孤立,則是由於過於引人厭惡所導致的。

被孤立又如何?

馬老闆屬於哪種人呢?馬老闆則屬於那種主動的選擇了孤立,出於發展或是個性原因離開了原有的交際圈。

但很多時候,我們即使是處於被孤立的狀態,也不得不在公司繼續工作,並希望儘可能的完成工作,降低被孤立所帶來的影響。

那麼,我們又要如何解決被孤立的狀態?

01 優秀便超越,厭惡便改善

對於因優秀而被孤立的群體來說,其實完全不必擔憂這種孤立狀態,因為領導可以分辨哪些員工是真正能打“硬仗”的。

同樣,部門內利益衝突所形成的孤立,有一個先提條件,便是雙方地位相同,我們很少見員工孤立領導、或是老闆的。

一則是員工沒有能力與許可權去對上級形成孤立,另一種原因則是雙方的利益並沒有出現衝突,也就不形成孤立。

因此,對於優秀的員工來說,被孤立並不會持續太久,不管是職位晉升還是領導的保護,都會使優秀員工免除孤立狀態。

而對那些由於行為上引人厭惡而導致的被孤立,那麼最好的辦法則是去主動感知邊界感與潛在共識。

而這則需要主動每日覆盤,仔細揣摩自己說話時對方的反應與神情,從而找出自己話語中、行為上的缺陷。

02 超脫

實際上,所有的孤立都是非常“可笑”的,因為對他人孤立的本質是一種對自身的不自信,已經是一種示弱行為。

《人民的名義》中孫連成在浩瀚的宇宙中認識到了自身的渺小,同樣,如果我們不將自身的群體侷限在部門之中、甚至是企業之中,那麼他人的孤立又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呢?

畢竟我們不渴求那些“弱者”的認同,我們不依靠他們,他們不過是我們成長道路中一根不起眼的雜草。

那麼被孤立,不過是弱者的蚍蜉撼樹,如果對被孤立的人不造成任何困擾與影響,自然孤立也就無法持續。

被孤立,有時候是一件好事,我們無需因為別人的不滿、排擠而委曲求全,放棄我們真正遠大的目標。

反而,我們要對那些組織孤立的人,報以最深的憐憫,因為在他們張牙舞爪的強硬外表背後,是軟弱的自卑。

#你被同事孤立過嗎##你被同事孤立過嗎?#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三星、聯想新機輪番上熱搜,卻被諾基亞官微調侃:不會有螢幕摺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