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共享車迎來"清退潮",多個城市已開始叫停,背後3大原因在作祟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出行工具變得多樣化起來,從古時候的馬車到現在的汽車、火車,再到高鐵、飛機,出行不再是問題,很多人都說,如果交通工具能再一步提成,恐怕就沒有"異地戀"這一說了。

隨著共享經濟的不斷髮展,共享電動車也逐漸的火爆了起來,解決了大部分人短距離出行的不便。共享單車的出現可謂是有利也有便,對於不少消費者來說,共享單車價錢低,隨用隨走,不用等車,也不用管車輛的後續問題,不用充電,不用為停車位煩惱,對於這一人群來說,確實是很便利的。但是這一行業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出租行業的生存,除了下雨天,很多出租行業的出單率大大降低,甚至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所以很多出租公司聯合抵制共享電動車。

共享單車的到來確實給我們提供了不少便利,但是弊端也是層出不窮,讓很多交管部門叫苦不迭,面對這樣的現狀,共享單車迎來了"清退潮",多個城市都已經開始叫停。

據了解,早在4月份開始,廣東省已經開始不發展共享車政策,並且督促共享車企業定期清理回收共享車輛,5月底,北京市也發文提醒市民,不要使用任何品牌的共享電動車。6月中旬,佛山市也宣佈共享電動車會被限制退出佛山市場,共享電動車這麼受歡迎,為何還要明令禁止它的投放與使用呢?並不是阻礙了出租行業的發展,背後主要是這3大原因在作祟。

1.無牌照上路

對於汽車來說,無牌照不能上路,這是硬性規定,牌照就相當於汽車的身份證一樣,主要作用是萬一出現事故的情況下,可以根據牌照查到車的主人,這也給道路安全提供了保障,但是對於共享電動車來說,如何上牌成了一個問題,畢竟共享車不是私人財產,那應該怎麼上牌呢,不能上牌騎車過程中出了問題該如何定責呢?

3.闖紅燈、佔機動車道騎行

很多騎共享車的人為了趕時間,存在經常性闖紅燈、佔用機動車道等行為,這也就大大增加了道路事故的發生,也給道路通行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對汽車有相關的規定來約束,但是騎共享車並不需要駕照,車輛也沒有牌照,對於這種行為,想追責也無從下手。

2.不佩戴頭盔

從6月份開始,為了降低道路安全隱患,不少城市都開始實行"一盔一帶"的安全守護行動,但是大部分騎共享電動車的人都沒有佩戴頭盔,萬一騎車過程中出現碰撞,後果不堪設想。共享電動車要落實"一盔一帶"也是一個大難題,本來消費者騎共享電動車就是圖方便,如果出門還隨身攜帶頭盔就違背了這一初衷,這時候有人就會提出,可以一輛車配備一個頭盔,對於很多有潔癖的人,別人帶過的頭盔肯定是不會碰的,所以問題又回到了最初。

4.亂停亂放

因為車輛所有權不屬於自己,所以經常出現亂停亂放的問題,雖然已經劃定了停放區域,但還是會有不少人投機取巧,把車停在具體規定提車區域馬路邊上,導致很多地鐵口、商業圈、寫字樓附近的共享電動車佔機動車道,不僅對車輛、行人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還極大的影響的城市的美觀。

雖然共享電動車存在不少弊端,但是如果從市場經濟角度上分析,共享電動車若沒有市場,就不會有那麼多人使用,沒人使用肯定會被市場淘汰。但從現在的現狀去看,共享車是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可的,如果一棒打殺,直接限制它的發展,恐怕不符合中國現在的市場經濟體制,現在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制定相關法規去約束,從而做到有序疏導,降低安全隱患。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為什麼?東南亞電商,讓賣家又愛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