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核心導讀:

1.錢大媽線上佈局?

2.有什麼優勢和難點?

3.電商化是未來大勢?

近日,據天眼查資料顯示,深圳市錢小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經營範圍包括自動售貨機、售票機、櫃員機及零配件零售、水果蔬菜蛋類鮮肉批發零售等,值得注意的是,背後由錢大媽全資持股。

錢大媽率先提出“不賣隔夜肉”,在生鮮市場越做越大擴張勢頭正猛,此次成立錢小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又會帶來什麼訊號?

01 錢大媽線上佈局

線下起家的錢大媽,其實一直低調在線上緊鑼密鼓佈局,2018年7月,錢大媽正式開通微商城小程式,同年8月,錢大媽正式開通會員小程式,使用者通過微信簡易授權即可成為會員,線上線下消費均可獲得積分,不同積分可用於兌換不同檔次滿減券,進一步增加使用者粘性。此外,錢大媽也開發出司機版、供應鏈助手等配套小程式,可見在新零售方面錢大媽一直有所佈局,網路越織越密。

深圳鯨鮮雲倉CEO李波濤指出,錢大媽線上佈局是“類前置倉+社群團拼”模式。典型前置倉如每日優鮮、叮咚買菜,核心是即時達,因此採取到家而非到店模式,一般而言,一家錢大媽門店服務範圍為周邊500米左右,要做到家模式成本相對較高,因此錢大媽加強到店佈局更具可操作性,這也是“類”之所在。

同時,社群團拼講究社交,錢大媽在社群運營上也頗有一套。每日,店長會在群內推廣“今日爆款”,分享特色美食及做法,還會手把手教領紅包湊滿減,還有店員負責菜品預留、自提提醒等,群內氣氛活躍,紅包互動、秒殺互動、接龍互動、特色推薦、佳餚分享等都讓錢大媽與使用者“心連心”。

此次錢大媽成立錢小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能否注入新動力,在鞏固到店佈局同時也在到家服務上跨出大步伐,值得期待。

02 難點和優勢?

錢大媽線下拓城一直猛如虎,換做線上開拓,又將怎樣打法?海里小怪獸聯合創始人張淼指出,在自提點穩定情況下,線上較量最終都指向供應鏈比拼。從2012年錢大媽落地生根並逐步成為華南社群生鮮頭部品牌,再到上海、武漢、長沙、重慶等地全國布點,每落地一個門店都落實冷鏈物流、保證全流程12小時內完成、凌晨5點前到達,錢大媽高調拓城同時也是在拓寬供應鏈體系,為線上搭建提供“順風車”。因此這也是錢大媽一大先天優勢。

此外,傳統門店現貨制會受更多物理限制,門店面積有限,商品品類、庫存就很成問題,而預售制不僅能減輕庫存壓力,降低成本,在品類上也能大大擴充。以錢大媽門店為例,經營品類為蔬菜、水產、水果、豬肉類、其他肉類、蛋奶、加工食品等家庭三餐食材,再加上本身佔地面積不大,SKU不得不精簡。李波濤認為,線上商城則可以跳出限制,米麵糧油日化洗護都可以成為新鮮SKU,因此引流線上是錢大媽必經之路。

線下門店林立,線上小程式覆蓋網際網路時代新消費場景,願意親手挑選則可前往社群門店,有其他商品需求或是時間不緊迫客戶選擇到店自提,將各種消費需求一網打盡。錢大媽繼續在線上運營深耕,未來獲取更多流量不在話下。

儘管還有運營、管理等實操挑戰,如店長店員管理、社群運營策略、選品平衡等,但錢大媽本身就是面向C端,已有不少經驗心得,相信佈局中所有難題能夠迎刃而解,給出滿意答卷。

03 發展線上是大勢?

早在兩年前,盒馬鮮生CEO侯毅就曾透露,成熟盒馬門店線上訂單佔比達到60%。這個數字放在今天會更大,尤其是經過疫情時期,生鮮線上購買早已融入百姓生活。在餐飲界更是有這麼一句話:一家餐飲店外賣營收不到總營收30%則留不住。可見發展線上不僅是生鮮賽道一家難題,也是傳統門店都需跨出重要一步。

純門店受空間限制,繼而影響到SKU和輻射範圍,不過,純電商也有自身短板。沒有實體門店支撐,純電商模式下只能選擇到家配送或依賴第三方,在成本和履約管理難度上會有相應提高。此外,長期來看,本地生活服務類如果採取純線上方式,面對頭部玩家如美團,將面臨不小挑戰。

再看錢大媽,2020年7月錢大媽全國門店已突破2000家,線上運營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線下流量帶動線上,線上帶動擴充品相,二者相輔相成,已成為新經濟有力組合拳。

此外,錢小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運營範圍中自動售貨櫃也值得關注。錢大媽兩年前已開始試行“菜吧”無人櫃賣菜專案,今年更是在深圳開通多個點位強化佈局。毫無疑問,疫情以來無人零售成了新寵兒。

除了無接觸外,無論是採取預約制僅供取貨,還是採取自動售貨方式,生鮮櫃不僅可以拓寬顧客購物、取貨時間,在成本上也有不小優勢。生鮮櫃佔地面積不大,能夠積極減少房租水電、人工分揀負擔。儘管櫃內溫度、溼度、損耗率、維護運營管理也是需要攻關難點,自助、無人概念已普遍被消費者認同。

雖然生鮮櫃尚未發展成大規模,但賽道上從來不會缺少競爭。不僅是錢大媽,每日優鮮也早已推出智慧貨櫃、食行生鮮則採取線上訂購線下智慧冷櫃自提,都體現出“智慧櫃”新零售概念。

未來,電商會發展出新形態,錢大媽接下來如何加強到家服務,拭目以待!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你所依賴的電商,正在摧毀著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