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一、什麼是社交電商?

社交電商全稱為:社交化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從 1997 年發起,1998 年 3 月第一筆網際網路網上交易成功發展到現在,已經完成了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再到智慧化的轉型。形成了集交易企業、金融服務企業、物流服務企業、政府、消費者等組織形態形成的生態系統。

社交電商就是豐富的社交生態和茁壯的電子商務之間互相碰撞的產物。

社交電商中的“社交”,之於“電商”像管道之於水一般的存在,是基於社交關係,利用網際網路社交媒介,實現電商中流量獲取、商品推廣和交易等其中一個或多個環節,產生間接或直接交易行為的經營活動。

二、為什麼會出現社交電商?

這部分內容可參考本站(socialifx.com)兩篇文章:

《愛分享 | 數字化是未來所有人的機遇更是挑戰》

《2020鉅變下入坑社交電商,我要在這裡賺錢 》

社交電商的出現主要有兩部分原因:

1、社交基礎設施和電商基礎設施完善,為社交電商發展奠定了基礎;

2、移動電商的中心化發展遇到流量瓶頸,人口紅利消失導致頭部效應愈演愈烈,大量企業存在銷售壓力情況下讓銷售迴歸到“人”本身,為社交電商帶來機遇;

3、據《第 44 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資料統計,中國網民結構中,個體戶/自由職業者、無業/失業/失業人員、退休人員、學生等,有大量空閒時間人群佔據 58.1%;事業單位/一般企業單位/農村務工人員等,有業餘空閒時間人群佔據獎金 30%。但是從收入結構看,5000 元以下收入網民佔比高達 72.9%,3000 元以下收入網民也佔據 53.1%,低收入人群佔比較高的網民,為社交電商提供了充足的群眾基礎;(以上詳細內容請看《2020鉅變下入坑社交電商,我要在這裡賺錢 》)

4、據《第 44 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資料統計,使用者在純社交以及短視訊等泛社交場景耗時達48.2%,社交成為了網民生活的必須,也成為拉動數字消費的主力。

社交電商是移動電商和社交媒體結合的新商業模式,基於社交關係,利用人與人之間需要互動、體驗、互動、晒單、分享的需求,進行使用者裂變傳播,以低成本帶動使用者增長。基於社交環境關係傳遞,還能一定程度上解決電商的信任問題,從而形成拼團、砍價、種草等社交化的交易行為。

三、社交電商行業生態

拼多多是社交電商的代表,它發明了很多基於社交的電商玩法。隨著拼多多的發力,倒逼淘寶、京東等平臺,他們不想在新的模式下被蠶食市場,就不得不做出改變,紛紛入局社交電商生態。同時,有一些看到社交電商趨勢和機會的新品牌和團隊也在積極發展。

第一類:基於平臺的社交電商生態。這類社交電商基於成熟的電商平臺背景,有強大的產品供應鏈作為後盾,再加上快遞、倉儲等完善的生態支援,勢必解決社交電商品質和體驗感的問題。其次還能依託自身原本的使用者生態、合作伙伴生態等成熟資源。其中的代表品牌有京東生態的“東小店”、“芬香”,淘寶生態有的“淘小鋪”,小米的“有品有魚”,蘇寧的社交電商等。

第二類:綜合社交電商聚合平臺。這類平臺基於淘寶阿里媽媽的“淘寶客”等帶有商家返傭和折扣的優惠券生態,搭建自己的社交電商分銷應用,使用者可以在應用內向外分享優惠券、分享商品,領取到優惠券的使用者跳轉到淘寶等平臺完成下單,應用會幫助分銷者完成內統計結酬。其中代表品牌有“粉象生活”、“花生日記”、“斑馬會員”等。但是隨著使用者逐漸了解到優惠券的玩法,這類平臺也開始向自營和直接推廣銷售轉型。

第三類:產品廠商基於移動或淘客生態自營平臺。這類平臺的特點就是隻賣自己生產的產品,通過搭建微商城或基於淘寶客系統的 APP 切入社交生態,用社交電商方式優化了自己的供應鏈路,從而達到提質增效的作用。對使用者而言,這種有品牌知名度的直營品牌相比較前面代理產品會更加放心,而且因為優化了供應鏈路產品往往能更加優惠。這類平臺的代表品牌有“娃哈哈”、“海爾”、“國美電器”、“浙江醫藥”等。

第四類:個人社交電商小店。這類小店主要是個人或小規模經營的分銷店鋪,他們或分銷品牌商品,或有一些農場主、手藝人等經營自己種植生產的產品。通過社交小店或直播平臺、短視訊平臺來賣貨。

第五類:社交電商生態服務企業。很多商家都想做社交電商,但是招人元件 IT 團隊做數字化轉型,需要承擔很多風險(可以參考:愛分享 | 數字化是未來所有人的機遇更是挑戰》),而且還有一些小規模團隊無法承擔技術開發和商城運營費用。有一些專業的商城外包服務商做 SAAS 服務,為這些企業試錯和小規模團隊切入社交電商市場提供了工具便利。這類企業像“有贊”、“好業寶”、“易店”等。

結尾:社交電商的火熱是傳統電商遇到瓶頸後的必然結果,雖然已有很多企業快步跑入賽道,但依舊處於大規模試錯階段。零售的社交化必將成為一種普遍的宣傳渠道或將來的標準配置,而以微信為首的社交平臺或許在社交電商發展下,將會成為最大的零售交易場所。

不管渠道方式如何改變,社交電商的本質還是電商,零售可持續發展的本質也從沒有變過,商品品質、使用者服務、供應鏈控制、消費體驗都會是永恆的話題,也是競爭勝出的關鍵!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釘釘CEO陳航錯過3次機會,是阿里“最失敗的人”,現在身家過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