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北斗:我默默為你們提供服務這麼多年,你們卻不知道我的存在!委屈···

北斗早已為手機提供導航多年

6月23日,北斗導航(衛星導航系統)完成最後一顆衛星發射,完成北斗三號全球組網。

這是不是意味著,大家從現在開始就可以使用北斗了?

錯!大錯特錯!事實上,北斗導航早已開始為你提供定位和導航服務。

早在2018年底,北斗三號已向全球提供服務,而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普通百姓可以使用北斗導航,最早可以追溯到10年以前的北斗二號時期。

時至今日,廣大普通使用者,自己的手機已在使用北斗導航服務,卻仍不自知。甚至很多網友還留言問:"北斗什麼時候可以民用"、"為什麼下載了一個北斗導航(APP)要收費"、"我的手機如何使用北斗導航"···

諸如以上的疑問,實在太多!這反映出廣大使用者(中國人)對北斗的認知太少,甚至是認知錯誤。

這也就導致了,北斗已在各領域為大家服務了多年,使用者卻當它不存在的尷尬局面。北斗竟然成了"做好事不留名"的無名"英雄"。眼鏡哥實在替北斗感到憋屈!!!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北斗的零存在感,使用者極度缺乏對它的認知,一切還得從北斗的服務原理說起。

北斗導航簡介

在開講原理之前,我們首先簡單認識一下北斗。

北斗的基礎功能

北斗導航(北斗系統/BDS)提供了定位、導航、授時、短報文四大基礎功能。總之,GPS有的功能,北斗都有,而且更強大,此外還有GPS沒有的功能。對於普通手機使用者來說。北斗就是就是"中國的GPS",並且還是GPS-plus(升級版)。

我們使用者是如何享用北斗的基礎功能呢?

北斗的基本構成

北斗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使用者段三部分組成。

——空間段,就是我們熟知的導航衛星。

——地面段,就是各型別的地面站及設施。

以上兩個部分協同配合,負責接收、計算來自使用者段(比如我們的手機)位置或者速度資料。

——使用者段,即北斗晶片(相容其它衛星導航系統)、模組、天線等基礎產品,以及終端產品、應用系統與應用服務等。

其中成熟的終端產品,大多用於專業使用者(行業使用者),比如前不久的珠峰登頂高度測量裝置,還有船載、高鐵等,而我們普通使用者所使用的手機,主要用到北斗晶片等基礎產品。

到這,我們終於可以講具體的原理了。

北斗為手機導航定位的原理

如果你的手機想要支援北斗,那麼肯定,在設計之初,就已經將北斗晶片及相關元件整合在手機的電路板上咯。

只有裝有北斗相關硬體的手機,才能獲取北斗衛星和地面站提供的位置資料資訊。

導航原理

好,現在我們入手了一款支援北斗的新手機,看看北斗是如何為我們(的手機)提供導航、定位功能的。

首先,手機裡的北斗晶片將聯合天線及其他模組與太空中的北斗衛星進行無線訊號通訊,通過資料交換、計算,獲取位置資訊,一個帶時間的三維座標(經緯度、高程)。

然後,晶片將此位置資訊,反饋給我們的手機系統,再經由系統交接給我們所需要的應用(app),比如手機地圖以及基於地圖的各類APP(運動app,外賣app,購物app,社交app等)。

以地圖APP(百度、高德)為例,地圖應用將從系統中獲取的北斗位置資訊(LBS),即經緯度座標,經過轉換(不同地圖使用座標系不同),在地圖上打點(標記),既實現了你的定位。由於地圖應用事先集成了衛星地圖、路網地圖、商家資訊等多維(層)地理資訊。當你需要線路導航時,地圖應用通過自己的演算法,結合北斗連續不斷提供的位置資訊,以及地圖資訊為你提供導航服務。

劃重點:

北斗系統(北斗導航/BDS)只提供位置資訊,或者叫基於位置的服務(LBS),它的服務物件是各類手機應用(APP),不直接面對手機使用者。

直接面對使用者的是各類應用,為使用者直接提供導航和定位的是地圖。

打個比喻:北斗就好比我們每一頓飯都要吃的鹽,手機就好比一位大廚,他用鹽來調味,做出各種美味的菜。各APP型別就好比八大菜系,各APP就好比一道美味的菜品。

我們客人品嚐的時候只會在意菜的味道好不好吃,或者好不好看。只有味道太鹹或者太淡的時候才會想起鹽來。

北斗(鹽):榮譽永遠是APP(菜)的,背鍋的任務是我們的。

手機使用者為什麼感覺不到北斗存在

最後我們在來談談,使用者為啥一邊用著北斗的好,卻不知道北斗的存在,甚至於還罵北斗的不是。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從前面的原理可以知道,北斗不直面使用者,不是地圖類APP,使用者在日常手機使用中,缺乏APP一樣的視覺呈現,存在感為零;

2. 由於GPS在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四大系統中,最先普及民用,成了GNSS的代名詞。在手機作業系統中本應是GNSS的圖示應用,各大手機廠商約定俗成了GPS,此外GPS的取名也佔了優勢,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所以曾經北斗唯一露臉的機會也沒有了;

3. 隨著智慧手機和各類通訊技術的發展,給手機提供位置資訊(LBS)的不僅僅是衛星導航系統,還有慣性導航、基站定位、藍芽定位、wifi定位等,很多手機都號已有稱八重定位,所以手機系統裡原有的片面的"GPS"升級到了更加準確的"位置資訊"標識,北斗最後露臉的機會也沒了。

4. 各大地圖APP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在導航時,語音播報一直用的"GPS訊號"弱,實際上地圖一般是誰的衛星訊號強,就採用誰的資料,導航時,很可能大多數時就是用的北斗,而一句"GPS 訊號弱"讓使用者以為只有GPS在提供訊號服務,沒北斗什麼事兒。

結語

眼鏡哥最後想說:在國內,主流手機品牌裡只有蘋果不支援北斗!有人說蘋果最新款手機的價格為什麼大跳水,一是不支援5G,二是中美一旦鬧僵,GPS關閉中國區服務,蘋果手機的大部分應用(基於位置定位的APP)都將成為擺設。

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手機是否支援北斗,直接上官網檢視引數即可。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為什麼漢字不能當密碼,你想過嗎?假如用漢字做密碼,又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