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數碼>

在你靜靜玩手機的時候,有人在窺視和偷聽你,你察覺到了嗎?是誰?是坐你旁邊的那位怪蜀黍?還是你對面的那個小哥哥?

都不是,是你最親密的手機!

此前,有ViVo NEX 手機使用者在使用時發現,用手機QQ瀏覽器開啟某些網頁時,手機攝像頭會出現一個“升降”動作

幾天後,又有使用者發現同一款手機在使用百度輸入法時,會出現“百度輸入法 正在錄音”的提示

受到投訴和曝光後,兩款軟體的公司都迅速出來闢謠和澄清。

QQ瀏覽器承認了使用者在使用QQ瀏覽器時會有調動攝像頭這一動作但這一動作並不會開啟攝像頭,更不會進行拍攝或記錄等

百度給出解釋稱:初步判斷造成該現象的原因為,在場景化語音以及語音面板使用場景中,輸入法做了語音麥克風預熱的優化,目的是為了加快語音啟動速度,解決之前使用者反饋的語音識別丟字問題。這個優化策略會在場景化語音條件以及語音面板時起效,這個優化會使vivo系統認為我們已經開始錄音,但其實百度輸入法並沒有進行錄音處理。

對於缺乏專業性知識的普通老百姓看了或許是一臉懵吧,你不偷拍那你“調氣”我攝像頭幹哈?逗我玩呢,還是吃飽了撐著?最終解釋權都在你那,你愛咋說不行,難道你偷拍和偷聽了還會承認不成?不知道大家對此是否完全去信服。

由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聯合DCCI網際網路資料中心釋出的2017年度《網路隱私安全及網路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7年下半年,超過80%的手機app會獲取使用者隱私許可權。其中,安卓應用這一資料高達98.5%,蘋果應用的這一數字為81.9%。《報告》顯示,2017下半年,安卓應用中網路遊戲和日常工具成為獲取手機隱私許可權佔比最高的兩類應用,分別達到獲取隱私許可權應用總數的24.4%和18.8%。

大家可以發現,首次開啟某些app時,對方會要求開啟各類許可權,有些甚至與app的使用內容毫無關係。在使用者對軟體的許可權請求默許的情況下,使用者的 通話記錄、簡訊、通訊錄、位置資訊、裝置資訊等都可以被軟體後臺記錄,併發送到伺服器上。而如果拒接許可權授權,通常是無法正常使用該app。

在當今這個智慧手機的時代,我們的隱私資訊可以說是完全暴露在這些應用商家和一些不法分子的眼皮地下,通過手機應用獲取的資料給詐騙犯罪提供了土壤,為不法分子實施詐騙創造了條件。

首先,我們要加強安全防範意識,減少隱私資訊的洩露,具體做法有:從正規的渠道下載應用,如應用寶等;加強手機許可權管理,了解軟體應用行為,關閉不必要開啟的許可權等等。

最新評論
  • 雙11 神舟放大招,11代i7筆電直降1100?
  • 用好這兩款APP,讓你的AirPods無縫連線安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