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大資料時代,每一個人的資訊在被不斷地抓取,通過我們所使用的各種各樣的APP。你經常會發現,前兩天你在某寶搜尋並準備購買的商品,會在另一個資訊類APP看到類似商品的廣告推送,這時你會不由自主的點進去檢視並完成購買。

這樣的“想我所想”的廣告推送,就是大資料時代帶來的便利。但這樣的便利也是一把雙刃劍,一些無良的APP平臺正是利用這樣或那樣的套路和漏洞,過度甚至是惡意的抓取我們的個人資訊,侵犯我們的隱私。

近日,央視曝光多起手機APP頻繁自啟搜尋收集使用者隱私事件,其中一款移動教學軟體十幾分鍾訪問手機照片和檔案近兩萬五千次,另一款辦公軟體一小時內嘗試自啟動近7000次。

這樣的APP侵犯隱私事件的新聞,近幾年已經屢見不鮮。我們想要防止自己的個人資訊被侵害,就要有意識保護個人資訊,並學會隱私保護的措施。國家保密局研究員等專業人士提供了一些簡單易操作的建議,十招教你保護自己及家人的資訊。

1、提高個人隱私保護意識

《中國手機App隱私許可權測評報告》稱,63.3%的受訪者表示在安裝手機App時沒有仔細閱讀隱私條款,24.3%的受訪者從來不閱讀隱私條款。

這說明大部分的手機使用者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個人隱私保護意識淡薄的問題,因此提高個人隱私保護意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智慧手機和App產品日新月異,不法分的竊取隱私資訊的手段也是“水漲船高”,高度重視個人隱私資訊的無形價值,從主觀上提高隱私保護意識,分享、使用個人隱私資訊時保持警惕,是在複雜多變的虛擬世界中構築的第一道安全防線。

2、分級管理APP,設定不同賬號密碼。

將手機中APP分類管理,將涉及資金類的APP與一般APP區分管理,用安全係數高的郵箱繫結金融類平臺,設定不同賬號密碼,防止連環盜號

3、APP從正規的應用商店和知名的廠商渠道下載。

不要在第三方應用市場下載,對於陌生的APP最好提前了解甄別,以防落入山寨陷阱;下載應用時,避免點選各類群組,或者不明來源二維碼傳播的下載連結。

4、避免連線不明來源的Wi-Fi,在公共場合連線Wi-Fi時,儘量與Wi-Fi提供方確認後再連線。5、安裝APP前仔細閱讀使用者協議,對於包含“流氓協議”、“霸王條款”的協議內容,要謹慎考慮是否還要繼續使用該類APP。

6、關閉應用的敏感許可權。

安裝應用後檢視應用開放許可權,讀取通訊錄、讀取通話記錄等敏感權限盡量關閉;使用好後儘量關閉手機軟體,防止後臺繼續記錄個人資訊。比如:開啟手機-設定-隱私,在定位中,可以選擇允許的範疇內“使用APP期間”,這樣的該功能只有在APP開啟的時候才允許使用。

7、安裝手機管家等安全軟體,保障裝置安全,定期對手機進行安全檢測。8、進行資料流量限制。

APP想要抓取資料,再通過網路上傳彙總和分析,離不開一個東西:網路。

開啟手機-設定-蜂窩資料,可以清楚的看到各個APP的使用情況,對於有嫌疑的APP,禁止其網路的使用,在有需要的時候再開啟其網路使用即可。

9、關閉後臺的重新整理。

這樣三個好處,一是節約電量、流量,二是可以很好的避免APP自啟動,畢竟自啟動佔用記憶體空間不說,還可能記錄你當前利用手機正在做的事情等。開啟手機-設定-通用-後臺APP重新整理,選擇關閉。

10、在相關平臺填寫資訊時,非必須提供的資訊,儘量不要填寫。

發現個人資訊被洩露問題時,要通過有效手段及時主動維權,必要時向有關部門反映,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和利益。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騰訊優圖開源深度學習推理框架TNN,激發AI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