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如果說2020年經濟形勢異常嚴峻,還有風口麼?不少人一定會說電商直播。23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商務大資料顯示,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家居用品、廚具、健身器材等受到消費者青睞,銷量同比增長超過40%,

甚至連4月24日出現了董明珠和羅永浩直播“撞車”的現象,加上李佳琪、薇婭頭部kol以及朱廣權等央視知名人士的公益直播,我們可以預見,2020年的直播電商成為風口是大概率事件。

隨著各大平臺佈局直播電商,加上國家層面對直播電商的肯定,電商直播會直接拉動消費的增長,將帶來的是巨大的銷售增量。

隨著疫情持續擴散,世界貿易形勢極為嚴峻,國內的貿易情況也不樂觀,所以不管企業還是個人都希望藉助電商直播為經濟帶來活力和利益。因此不管是品牌還是個人想抓住風口入局直播電商,這四個短板你應該了解。

短板一:電商直播自律機制還不完善。合規問題是目前電商直播的問題,包括了經營合規、商品合規和售後合規等方面。一方面直播電商缺乏必要的資金造成合規短板;另一方面由於合規動力不足依舊會存在合規不力的情況。

其原因是直播電商目前以“帶貨”為主,不是真正意義的“賣貨”,法律責任相對欠缺。因此如果入局直播電商加強自律,一方面可以積累良好的口碑;另一方面對於形成直播電商到人氣積累閉環有很大益處。

短板二:缺乏對直播電商的監管。電商直播是新模式,監管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公域流量我們有比較多的監管方式,比如傳播謠言等;而基於私域流量的電商直播監管卻沒有相關監管,按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有孔子可鑽。

雖然沒有監管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好事”,如果長時間沒有監管講對這個行業的良性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短板三:直播電商對於消費者的選擇機制不夠完善。由於目前直播電商集中在頭部KOL,導致消費者無法進行科學理性的選擇實現產品,因為直播消費是基於社交屬性而“認人”消費的新模式,導致在直播過程中消費者沒有機會貨比三家。

因此能夠讓消費者體驗到在直播過程中商品真實可靠並且可比較的體驗感,為消費者的科學理性選擇提供參考資訊可以有效彌補這一短板。

短板四:打破直播電商現有格局凸顯公平機制。直播電商對消費者而言一定要公平,無論是C2B還是B2C客觀公正的推薦商品,不光是對消費者公平,更是對主播的口碑積累很有必要;另外直播平臺對電商直播主播推薦不公平的短板也比較突出,如何採用演算法推薦取代社交分享是解決這一短板的關鍵。

直播電商能有效刺激消費,藉助社交屬性和消費者對主播的信任程度基於主播的分享或推薦,產生購買衝動是直播電商的邏輯。直播電商在能優化電商,打破電商壁壘,降低運營成本有自己的優勢。曾幾何時電商的競爭核心從價效比與服務的比拼發展為流量的爭奪。電商直播的私域流量雖然在目前還不足以撼動公域流量的地位,直播電商完全可以用好商品獲客,以口碑傳播,利用社交裂變。如果通過直播帶如果你也想分一杯羹,了解上述思雪學長說的四個短板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是思雪,只說乾貨不講廢話,如果還希望看到其他文章可以關注我!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當我們投資比特幣時,都明白在投資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