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4月10日,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官微,釋出《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

矛頭直指美團外賣「佣金太貴」、「設定壟斷條款」等問題。

這份交涉函有理有據地指出了美團目前存在的問題。

而關於美團,也並不只是廣東一家在控訴。

●2020年2月17日,重慶四大餐飲行業呼籲美團“降低佣金”;

●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南充市火鍋協會發舉報信:控訴美團佣金高昂、涉嫌壟斷;

●2020年2月20日,河北省飯店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向美團提出減免佣金的請求;

●2020年2月22日,雲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表示:要求美團儘快出臺包括降低佣金在內的扶持措施。

具體情況請看下圖:

圖源:36氪

顯然,當前的形勢有點像“天下苦美團久矣”的感覺。

這些宣告中,餓了麼同樣榜上有名,但美團是【全部中槍】,你能從中感受到商家們對美團的無盡怒氣。

與此同時,美團於今天釋出宣告:否認佣金過高,並承諾與商戶共渡難關:

那麼,到底是美團方,還是商家方更加佔理呢?我們不妨一個一個點去看。

美團真的有收取高額佣金嗎?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啥是佣金呢?

佣金其實就是“抽成”,假如美團的佣金抽成是20%的話,那麼你花了100元點的飯,有20元會去美團的錢袋裡。

請看上圖。

美團的佣金實際上,就是商家活動支出+平臺服務費,一張21元的單,美團就要抽走6.5元,佔比32%。

32%哇,如果你是老闆,你心不心疼?

而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這次的交涉函裡也提到:

美團的佣金抽成高得嚇人,新開的餐廳佣金抽成甚至會高達26%。

也就是說,商家一單賺的錢,四分之一都要上交給美團。

而根據“外賣第一課”的資料,餐飲商家在外賣平臺上每進行一筆交易,根據不同的服務方式,平臺將採用不同的抽傭方式。

如選擇獨家專送,平臺抽傭為10-18%,選擇雙平臺專送,平臺抽傭則會提高至15-23%。

這個資料,基本和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的資料一致,這裡的提點就是抽傭:

圖源@外賣第一課,新財富整理

那麼這些第三方資料可信度如何?

咱們不妨以美團官方的財報作為參考。

根據財報,美團餐飲外賣業務的整體佣金率,從2015年的1.1%暴增至2019年的12.6%,目前2020Q1的財報還沒出爐:

資料來源:Trustdata、智氪研究院

乍一看12.6%的佣金率好像比坊間傳言的少,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要知道,2015年美團的佣金率只有1.1%,商家一百塊的單子,美團只賺1元。

而到了2019年,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12元了,足足翻了10倍有多。

因此靠著這些手腕,美團外賣的毛利率從2015年的鉅額虧損,變成2019年的逐漸盈利:

對比餓了麼的直接減免佣金,美團則是將佣金補貼到線上廣告等服務,相當於還是沒把錢還給商家們。

所以很容易能理解商家們為什麼這麼生氣:

美團一開始,是作出了巨大的讓利,吸引商家們進駐平臺的,那時候他們的佣金率,還是1.1%。

可當美團壯大了,商家們卻發現它變了,胃口變得越來越大,而商家自己卻賺得越來越少。

我不知道美團的佣金率有沒有外界說的那麼高,但美團的佣金率逐年提高,並開始威脅到商家的部分利益,是板上釘釘的。

了解這個問題之後,我們進入下一個問題。

美團存在壟斷現象嗎?

我們細品一下上面看過的這張圖,請留意【獨家專送】與【雙平臺專送】這兩項資料對比:

圖源@外賣第一課

好了,問題來了:為什麼美團外賣的雙平臺專送,佣金率是獨家的2倍呢?

這就是美團逼迫商家“二選一”的策略:

成年人全都要是吧?你敢不做我的獨家,我就漲你的佣金率!

這就是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所說的“獨家協議”。

裡面提到:

美團當然有底氣這麼做:

2019年,美團在全國的外賣市場份額為65%,熬過了“百團大戰”的它,早已打敗餓了麼,成為了“中國外賣平臺一哥”。

靠著行業壟斷的地位,美團做了不少備受爭議的事情。

上文提到的上調佣金率、籤獨家協議固然是一部分,就連外賣小哥,也沒有逃過美團的手掌心。

眾所周知:我們點外賣後,如果不爽,可以給外賣小哥一個差評。

如圖所示:

如果你要故意找茬,無論如何你都可以挑出外賣小哥身上不足的地方。

這個差評,只要顧客點了,外賣小哥這一單的收入必然會受到影響。

發的錢會流到誰那裡,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而且我完全沒懂美團的思路:

我們看文字,一般是從左往右看,而通常彈窗都會把“是(Yes)”放在左邊,而你美團把【不滿意】放在左邊是幾個意思?

類似的迷惑操作,我只在解除安裝流氓軟體,還有垃圾頁遊廣告那裡看到過。

美團你到底是多想讓我們對外賣小哥不滿意哇?

憑藉著壟斷地位,不斷賺取商家與騎手的利益,2019年的美團轉虧為盈,淨賺22億。

它終於告別了燒錢,開始賺錢了。

看到這裡就要問了:有沒有什麼辦法制裁美團?

說實話,如果有的話,美團的商家們早就行動起來了。

美團經過這幾年的積累,已經“堅如磐石”起來了,不是一般人能掀翻的。

交涉函這件事該何去何從?

有人說:

商家投奔阿里的餓了麼不就好了嗎?

可美團坐擁的市場份額,目前餓了麼還是趕不上,要放棄美團這塊大流量池,不是一般商家能承受得起的。

又有人說:

廣東的餐廳自己做一個外賣app專供廣東不就好了嗎?

我只能說,這件事沒咱們想的那麼簡單,畢竟你宣傳要錢、搞優惠也要錢,處處都要燒錢。

當年美團是連續4年虧損,到19年才盈利的。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美團就像是高配版的瑞幸咖啡,靠著不停的燒錢,才有了現在的地位。

哪怕是現在,美團也一直對外宣稱自家的外賣“連虧5年”,足以說明其發展路之艱辛。

事實上,步入2020年,美團的日子也不好過。

2019年,美團的商家端與使用者端的增長,已漸露疲態:

圖源@虎嗅網

2019年四個季度,美團活躍商家數環比增速分別為0、1.72%、0以及5.08%,明顯比前幾年要低。

活躍商家數增速放緩的同時,交易使用者數開始穩定在緩慢增長狀態下。

圖源@虎嗅網

2019年四個季度,美團交易使用者增速分別為2.85%、2.62%、3.12%、3.37%,依然低於2018年。

簡單來說,美團和商家都是同病相憐,所以我認為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兩邊坐下來好好談談,得出雙方都有利的解決措施。

美團與旗下商家一旦分裂,絕對是兩敗俱傷的事情。

而他們也正是這麼做的:

不過,就算美團再慘,我都認為:

美團的經營壓力,不應該讓下游的商家與騎手賣單。

美團的過度壓榨,毫無疑問帶來的是商家出品品質的降低,以及外賣小哥服務水平的下降。

因為佣金率的提高,商家的料會放少了:

因為騎手更容易得到差評,他們的脾氣就更不好了:

嚴重的甚至會:

到頭來,苦的還是消費者!

廚房人類

專注於 研究「人類行為學和美食之間關係」

致力於 把和食物有關的趣事兒煮給你吃

最新評論
  • 1 #

    我自己就是商家,美團現在佣金23%,單筆外賣不足15直接收5塊,我已經把美團賬號登出了

  • 2 #

    外賣和在店裡吃,完全是兩家店

  • 3 #

    美團非常坑,就拿去肯德基說吧。都到門口了讓他點一份,不行,非得點美團。點美團那人拿著地給我。就這一個動作就要我九塊錢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網際網路巨頭開啟“武漢時代”:京東投60億、騰訊招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