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去年年底,一篇《蔚來李斌,2019年最慘的人》的自媒體文章在網路上刷屏,文章中細數了四次創業的李斌過往的輝煌歷史,但卻給了蔚來汽車一個並不樂觀的評價:

“一個即將涼涼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這篇文章不僅引得科技圈、汽車圈、創業圈內的諸多大佬點評,甚至連當事人李斌都不得不親自下場迴應:“其實我沒那麼慘,我們還是不錯的。”

放在當時,李斌的這番表態並不被很多人看好,畢竟彼時的蔚來諸多負面訊息纏身,不僅創始人李斌的個人財富極度縮水,公司層面也屢屢爆出現金流吃緊的傳聞。

但是僅僅過去不到三個月,一個嶄新的蔚來出現在世人面前,合肥市政府的100億投資落定,讓蔚來一躍成為了疫情期間收穫最大的企業。

次日,在美股狂瀉的一片哀嚎中,蔚來股票逆勢上揚,最高漲幅超30%。

蔚來享受了特斯拉才有的待遇

2月25日,雖然尚處疫情防控期間,但是戴著口罩的李斌依然出現在了合肥市江淮蔚來工廠的簽約現場。

而作為簽約的另一方,安徽省委書記、省長,合肥市委書記、市長等重量級嘉賓也都悉數現身。

放眼新能源汽車領域,能夠享受如此待遇的,恐怕只有當年落戶上海的特斯拉了。

除了高規格的簽約儀式外,合肥市政府對於和蔚來的合作也是展現出了滿滿的誠意,不僅慷慨地拿出百億投資解決了蔚來的資金困境,對於蔚來的未來也有了更明確的期待。

按照合肥市人民政府釋出的官方資訊,蔚來的未來將對整個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帶動作用。

“蔚來中國落戶合肥5年內將打造一個千億產值的龍頭企業,加速合肥新能源汽車叢集發展,引領帶動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同時,在官方釋出的資訊中,蔚來還被譽為“中國高階電動車領軍企業”、“特斯拉主要競爭對手”。

針對於百億的投資規劃,合肥市人民政府釋出還透露了更多蔚來中國總部專案的細節。

1、建立研發、銷售、生產基地,打造以合肥為中心的中國總部運營體系。

2、計劃融資 145 億元, 規劃建設總部及研發基地( 10 億元)、第二生產基地(15 億元)。

3、預計 2020 年營收 148 億元(上市 3 款車型),2024 年 1200 億元(上市 6-8 款車型),2020 年至 2025 年總營收 4200 億元,總稅收 78 億元,2025 年前在科創板上市。

根據蔚來聯合創始人、Quattroporte秦力洪的介紹:“(雙方)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預計還需要2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簽訂正式的協議。等到正式簽署才能披露更多的細節,雙方還在磋商和討論之中。”

蔚來攜手合肥,是豪賭還是雙贏

李斌本身就是安徽人,這也讓蔚來與合肥的牽手成為了不少媒體口中的“回家落戶”,不過從蔚來的發展歷程來看,與江淮之間的代工合作應該才是這次“回家”真正的基礎所在。

在蔚來與合肥市的簽約現場,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也同樣作為嘉賓出席,並和李斌共同啟動了合肥江淮蔚來先進製造基地和江淮蔚來EC6量產專案。

當初蔚來選擇江淮作為代工廠,一度引發了外界對於蔚來定位高階電動車市場的質疑,但是李斌則表示:“保時捷的工廠肯定比不上江淮的工廠。你們不要覺得我胡說八道,因為我參觀過。”

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礎,蔚來與合肥的接觸就顯得不再那麼突兀,不過與其說是蔚來選擇了合肥,倒不如說是合肥接納了蔚來,擺在明面上的,是合肥的百億馳援,確實解決了一直困擾蔚來的資金難題。

根據李斌自己的描述,蔚來這幾年本身通過江淮蔚來先進製造基地已經在合肥有很深的佈局了,而且蔚來也已經有200多員工常駐合肥。

雄踞華東的天然地理優勢,讓合肥有充足的的理由吸引蔚來前來,在長三角一體化的程序中,合肥自身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營商環境已經有了很大改觀,這一點在李斌接受採訪時也有所體現。

反過來看,蔚來能夠給合肥帶來什麼,除了還略顯空洞的“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帶動合肥上下游產業鏈同步發展。”目前來看,主要還是體現在品牌勢能。

因為坐擁中國科技大學這塊金字招牌,合肥近兩年在科技創新領域動作頻頻,頭頂著科教之都的光環,合肥迫切地需要本地的科技企業能夠儘快形成叢集效應,進而吸引人才迴流。

目前合肥本土已經有京東方、訊飛、華米等知名的科技企業,這次大手筆地引進蔚來,無疑也是希望蔚來能夠在合肥這塊科教熱土上有所作為。

不過這樣美好的願景是建立在蔚來能夠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礎上,畢竟當年成都政府也是抱著同樣的期待向錘子科技伸出了橄欖枝,但是最後的結局卻並不如人意。

蔚來入皖,安徽籍車企能否借勢逆襲

在中國產汽車領域,由於長城和吉利兩位大哥實在太過搶戲,很容易就會讓人遺忘了這條賽道上的其他玩家,而這些被遺忘的參賽者,恰恰還都是皖系車企。

安徽作為全國唯一擁有兩個自主汽車品牌的省份,懷抱中的江淮與奇瑞常年都處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尷尬位置。

在中國產家用車市場裡,這對難兄難弟雖然難以撼動長城與吉利的位置,但是相比較其他車企,還是存在一定的優勢。

儘管C端使用者量常年處於不溫不火的水平,但是依靠大量的政府訂單和企業訂單,還是足夠養活江淮與奇瑞這兩家工廠,不過在政府層面,想要打造安徽汽車產業在全國範圍內的領先地位,僅靠這兩家車企還遠遠不夠。

此番引進蔚來,讓安徽籍的車企在新能源這條賽道上終於有了拿得出手的東西,正面迎戰特斯拉雖然現在尚顯得太過浮誇,但是在與中國產新能源車的競爭上,還是有足夠的分量。

更為重要的是,如果蔚來真能在合肥搞出類似於中國產model3這樣的產品,那麼對於整個安徽的汽車產業鏈來說,無疑讓自身的競爭力更上一個臺階。

中國產車企中的另一位重量級玩家比亞迪,老總王傳福同樣來自安徽,雖然公司主體產業仍然立足於深圳,但是近些年來同樣在安徽有所佈局。

而在汽車後服務市場,全國最大的中古車平臺瓜子中古車已經在前幾年將運營中心落戶在了合肥,並陸續建設了結算中心,資料中心等核心部門。

相關汽車產業在安徽的融合,如果能夠因為蔚來的到來而深化加速,那麼無疑對於體量龐大的皖系車企都能起到巨大的提振作用。

當然,這樣的設想都是建立在蔚來未來的發展能夠一帆風順的前提下。

從2014年成立至今,蔚來現在擁有的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外部營商環境和現金流支援,合肥已經搭好舞臺,接下來就看蔚來如何唱這一出好戲了。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特斯拉自產動力電池細節:成本比寧德時代低30%,壽命超百萬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