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當然,實體店還並不會消失,至少在我們能看得到的時間內還不會。但是,實體店受到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在這個過程中實體店是痛苦的。必然還會有大量的實體店消失,剩下的必定是能夠及時擁抱變化、利用新技術提升運營效率的。

對於電商而言,新技術的發展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電商是新技術發展的產物,新技術成果也在不斷的應用到電商經營之中,提升電商經營效率;另一方面,新技術在實體零售的應用,提升了實體經營的效率,對電商的競爭能力加強。純電商平臺的邊際效益不斷下降,尋求線下的合作,將電商優勢延伸到線下,成為流行趨勢。

1、擁抱變化的實體店

新技術革命對實體零售的改變是革命性的,從沃爾瑪引入衛星通訊系統到今天,資訊科技革命的成果在零售領域得到越來越深入和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藉助新技術革命的成果,現代零售也已經在規模、效率上與傳統零售相比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早起的資訊網路技術發展,主要體現在資料傳輸及資料收集能力方面。即使如此,也為沃爾瑪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如總部對門店問題的相應速度、供應鏈效率的提升等等,這也難怪沃爾瑪會建立起全美最大的民用資料中心。

隨著網路資訊革命的深入發展,其對零售行業的影響還在逐步的深入,零售行業的劇變仍在持續的發生。幾年前電子價籤、無人收銀等在超市裡都還是新事物,但今天這些都已經在很多的線下實體店得到廣泛應用。就在去年,人臉識別技術由於識別率和價格問題,很難在實體店應用。就在今年,隨著價格的進一步降低和識別率的升高,已經有包括金好來在內的多家線下實體店在試點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期望這項技術能在客流統計、熱點分析、會員分析及線下針對性營銷方面發揮作用。

關於大資料技術、虛擬現實和無線識別等技術,很多的實體店的有識之士,都在不斷的挖掘應用。如掃碼購技術,已經隨著小程式的使用,在生鮮傳奇得到推廣。顧客只要使用傳奇生鮮的小程式掃描商品,就可以完成付款,免去了收銀臺排隊的煩惱。

新技術的應用,為實體零售帶來巨大的機遇。對實體商而言,還應該積極勇敢的引進並使用新技術,不應沉迷於以往的經驗或技術,而是以新技術時代的思維,去運用零售技術。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改變是革命性的,那些故步自封、沉迷於以往成功經驗不願意去改變的,無論現在體量多大,遲早會被採用新技術的對手擊敗,因為這已經成為不同技術層級之間的效率之爭,落後技術的實體必定會被新技術的應用這無情碾壓。

就當前情況而言,如大資料等新技術掌握在電商手中,又因為資本積累的原因,電商平臺對比實體零售也有更多的優勢去研發和運營新技術。對實體而言,需要廣泛的接納電商平臺,通過電商平臺引入新技術的成果。尤其是拓展線上運營和發展。並利用電商平臺的資料分析,做好線下的商品、顧客細分及個性化服務。同時,利用線上優勢,廣集商品資源。

現在很多的實體零售商都有了自己的企業APP,作為實體上線的一個途徑。但實體店的APP普遍運營效率很低,基於APP的電商平臺毫無競爭力。如之前沃爾瑪的一號店、大潤發的飛牛網等,到現在都已經改頭換面。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並不是企業不重視,也不是缺乏資金,最根本的因素是實體零售商缺乏新技術思維,無法推動電商平臺的成長。

不過,可喜的是在企業APP方面已經有了不同的實踐。如樂城的生鮮傳奇。突破傳統的以商品銷售為主的模式,進一步升級了企業APP,由以商品銷售為主轉變為顧客服務為主,不僅將顧客服務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升級可優化。還可以接入電費、電話費充值等公共繳費系統、社保系統等便民系統,括展服務功能。

這樣便將線下門店的社群服務功能通過線上平臺加以延伸,擴充套件了實體店的社群服務功能。不久的未來,隨著服務功能的進一步強化,社群居民只要安裝一個企業APP,就可以將解決所有的生活需求。還可以將其它的功能APP作為合作連結進行打通,真正的不僅線上下,而且在線上也成為社群服務中心。

而與電商結合的實體店的電商平臺卻有很多辦的有聲有色。如基於京東到家、餓了麼等平臺的線下實體店,以及基於微信平臺的企業公眾號、小程式等,有永輝、鮮豐水果等做的非常不錯,這也催動了外賣行業的發展。

同時,時刻關注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情況,及時的匯入新技術使用,獲得發展先機。我認為建立企業級的研究中心是必要的,主要負責:新技術及應用趨勢研究、新技術應用了解及匯入(了解行業在應用的)、新技術匯入推動(已成熟未匯入應用的)、企業新技術升級計劃(長期、中期、短期,基於企業承受能力及預算的)、大資料分析與應用等。

另外,企業需要根據電商平臺的匯入及新技術的使用情況,改革組織架構。主要是建立或升級電商團隊,主要從事線上營銷業務(如微信群等),使用各種途徑做針對商品和品牌的線上營銷(微信群比發海報好)與服務工作;建立研究團隊,除了關於上面所述技術和行業趨勢的研究與成果匯入,還要結合線上平臺提供的大資料進行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未到分析,並制定企業行動計劃。

最後,實體企業應主動尋求並主導平臺合作與專案試點,主要是雲平臺,藉助平臺優勢彌補自身不足的短板。企業資料資料,包括銷售、商品和客戶資料,與雲平臺融通成為趨勢。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大資料分析與企業實際情況的結合,對企業經營真正起到指導作用。

可喜的是,這都已經開始了實踐。如利用平臺大資料,結合選擇軟體開發自動選址系統的實踐、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自助購物等基於新技術的實景應用,都已經線上下實體店的推動下開始研究或實踐。實體店的有識之士已經開始認識到了新技術的應用前景,並意識到了自己和電商平臺的地位和角色,主動的促成新技術成果的應用,零售大變革已然開始。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想更深入了解和學習iOS,那麼這款寶藏APP你一定要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