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天鮮配!天仙配?任誰聽了這名都會是一臉懵逼,但事實上,這家公司2018年7月就成立了,由蒙牛和阿里分別提供乳品和技術,打造了消費者通過線上平臺訂奶,線下智慧冰櫃取奶的新零售模式。

目前,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和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0%,最終受益人為 FU MIN。

除此之外,餓了麼也有驚喜給大家,據《晚點LatePost》獨家獲悉,餓了麼內部正在孵化一個名叫“餓鮮達”的新專案。雖然這個專案還沒被官方確認是否屬實,但網友已經表示“這名字起的……有點不走心吧”,甚至調侃餓鮮達,惡先達。

再看回餓鮮達,據報道,這個與菜場合作運營的嘗試專案在餓了麼新零售體系,專案負責人是天豪,他向餓了麼新零售VP熊斌彙報,Slogan是“在家就能逛菜場”,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蘇州、南京等城市試水,開店20家上下,數量在變化中。

截止發稿,餓了麼暫未對此事進行迴應。

不過,生鮮電商這幾年一直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狀態,2012年被認為是生鮮電商發展元年,2013-2014年隨著資本的入場,生鮮電商得以高速發展,2015年生鮮電商B2B模式興起,經歷了2016年的低迷期,生鮮電商2017年迎洗牌期,2018年開始探索新零售。

所以不論從時機還是模式上來說,餓了麼入局都並不令人意外。

只是生鮮電商困境難解,早入局的玩家能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美味七七、沱沱工社、順豐優選、愛鮮蜂基本都已停止運營,中糧我買網被傳尋求買家接盤,易果生鮮退居二線扮演起生鮮供應商角色等等。就連美團旗下的小象生鮮都舉步維艱,今年4月,小象生鮮的常州、無錫店面停業,北京目前也只剩下望京和方莊兩家。

對於使用者來說,買到新鮮的食材是首要需求,但生鮮產品的保鮮時間短,恰好難以滿足使用者對食材新鮮度的需求,而在有時間做飯的情況下,使用者大概率會選擇到菜市場挑選,以保證食材的新鮮。

此外,同城配送對物流配送要求更高,消費者個性化差異化需求要求同城配送提供按時發貨、商品保鮮、資訊可追溯等。因此,生鮮電商還面臨著同城冷鏈物流配送的問題。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支付寶更新蜻蜓裝置獎勵政策,刷臉江湖競爭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