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西周不僅有完善的結婚制度,也有嚴格的離婚制度。但是西周的離婚制度側重於對女性的要求。“七出三不去”是西周離婚制度的基本內容,“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盜竊去。”“出”即“去”,簡單來講,女子有不孝順父母,沒有子嗣,淫亂,善妒,患有重大疾病,喜歡挑撥離間,盜竊的情況,丈夫可以直接休妻。同時,“三不去”是指有三種情況丈夫不可休妻。“婦有三不去:有所取無所歸,不去;與更三年喪,不去;前貧賤後富貴,不去。”即娶時有孃家人,婚後無孃家,沒有依靠的不能休;與丈夫一同為公婆服過三年喪的不能休;一同經歷了貧賤,後來富貴了的不能休。由此可看,“三不去”是對“七出”的限制。

對於許多女性而言,西周的婚姻制度實質上是一種束縛,離婚制度的“七出三不去”儘管對女性的婚姻權利有一定的保護,但從實際而言,離婚的權利大多時候是掌握在男性手中的。在古代社會,女子需要把家裡治理得井井有條,照顧丈夫,孝順公婆,撫育子女。女子需要為丈夫守貞潔,即使丈夫去世,妻子也需要為丈夫守寡,不得再婚。但是男子不同,妻子去世,男子可以再續。儘管女子尊父母之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也會向《詩經·衛風·氓》中女主人公那樣“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遭到男主人公的嫌棄,但也不是所有的女性甘願成為犧牲品,《詩經·衛風·氓》中的女主人公對此表示“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可見,西周時期的女子有能對自身命運進行反抗的。但總而言之,西周的婚姻制度是不平等的。此外,當時的人們的結合不僅僅是因為愛情,更是為了兩姓交好。在古代社會,婚姻不是愛情的結晶,更多的是為了鞏固家族地位,發展家族利益的工具。婚姻的實質是傳宗接代,是維護宗法制度的犧牲品。從這一點看,西周的婚姻制度束縛了男女之間的愛情,妨礙了婚戀自由。由此分析,西周的婚姻制度有利有弊,西周的婚姻制度可以鞏固家族地位,維護社會地位,保障宗法制的順利實施。但也破壞了男女之間婚戀自由的權利。

西周的婚姻制度影響極其深遠,幾乎貫穿整個古代社會。對於整個國家而言,家庭是渺小而又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家庭的組成需要婚姻制度來維持,因此,婚姻制度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最為基本的制度。西周時期的婚姻制度與西周的社會和經濟密切相關,也是後世婚姻制度制定的藍本。可以說,西周的婚姻制度是中國古代婚姻制度的起源。

7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三國38:劉備頻繁跑路為何能被諸侯所容,他的身世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