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古代文人常常喜歡把人生比作一個夢,許多人都認為它體現了一種極端虛無主義的人生態度,但從我的眼光看,這種“虛無”只是一種表現,而後面則隱藏著一些深刻的、值得仔細玩味的東西。

我首先應想到一位詩人告訴我們說“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的確如同詩人所說的那樣有如夢幻,當它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它處於一種空無的狀態,它結束了之後,它又歸於原先的空無狀態,換句話說,它決不是永恆的。既然如此,就存在一個如何度過人生一世的問題。

  我認為人生一世應以快樂為主。有人以平凡人生而樂、有人以大富大貴為樂、有人以“愚公移山”為樂、也有人以氣壯山河名震寰宇為樂,那究竟何謂快樂。有錢該快樂吧?偏偏錢這個東西又以辛苦勞作為伴,自然,也有不少旁門左道的掙錢之法,但如此這般地掙錢又常常在操心之外平添幾分擔心,恐怕也是快樂不得。而村野大樹下那個身穿破布褂的老叟到可能是快樂的。其實人生快樂,快樂人生,快樂隨處可見,就看你怎樣感受,應該問問,自己追求什麼樣的快樂,那“快樂”是不是真快樂。

  我想,人生在世最比不過的是知足而樂,是建立在社會公德之上的快樂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快樂,反則卻是人生的一大悲哀乃至痛苦,永不樂之。人的痛苦源於人的慾望,慾望越大,所產生的痛苦也就越大。“知足者常樂”在有些時候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原因大概也源於此吧!說道“知足”,大家都會理論一番,但要做到“知足”,又談何容易。記得有這麼一首舊民歌這樣描繪,“終日奔忙為了飢,才得飽食為了衣,冬穿綾羅夏穿紗,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並四妾,又怕無官受人欺,三品四品嫌官小,又想南面做皇帝,一朝登上金鑾殿,卻慕神仙下象棋,洞賓與他把棋下,更問那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還嫌低”!要說如此的一生是何等的痛苦。

其實對於人生來說,快樂不快樂,知足不知足,不可只執一端,失之偏頗,關鍵是掌握好“度”。人固然要知足,若非份索取就會滑向危險的境地。但是,人又常常不滿足於現狀,倘若連基本的進取心也沒有,人活著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而非正常的“足”,必須力戒。我認為如此一生方為快樂。

7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8月7日開始,財情兼收,有眾人高捧,和“富貴”有緣的四大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