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在數字化發展浪潮中把握新機遇塑造新優勢

  近日,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開幕,開幕式上發佈了《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報告顯示,2017年到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7.2萬億增至45.5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3.6%,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從32.9%提升至39.8%,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

  近年來,湖北深入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加快實施數字經濟躍升工程,不斷夯實數字經濟基礎設施,著力做大最強數字經濟,2021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萬億元,區域競爭新優勢不斷凸顯。在湖北建設全國構建高質量發展格局先行區中,數字經濟大有可為,要著力營造發展、培育、壯大數字經濟的濃厚氛圍。

  “支起天線”強化數字思維。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數字”已經深刻融入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之中的客觀現實,及其對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作用,主動學習、掌握數字經濟發展的路徑、規律、特點,加快數字產業培育和數字場景開發,提升用數字化手段抓經濟工作的能力,將數字思維轉化為發展實效,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

  “固本培元”夯實數字基礎。深刻認識當前穩住經濟的巨大壓力,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在後疫情時代的優勢,把握髮展黃金期、關鍵期,壯大經濟引擎,展現強勁韌性。搶抓國務院首次將新型基礎設施納入地方專項債使用範圍的穩經濟政策利好,加快大數據、AI、5G、物聯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項目包裝、策劃、儲備。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積極出臺推動數字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政策,促進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數字經濟、平臺經濟轉型發展,進而更好穩定供應鏈、產業鏈,持續保持企穩發展態勢。大力推進科技人才政策迭代升級,建立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和科技人才全生命週期服務機制,加快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為數字經濟發展奠定良好人才基礎。

  “建章立制”全鏈條機制護航。數字經濟涉及各行各業,相關部門應在數字湖北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下,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主動作為、積極溝通,堅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加強工作調度和督查督辦,以規範高效、協同聯動的制度,為畫好湖北數字經濟“畫像”保駕護航。

  “不法常可”營造創新氛圍。數字經濟發展始終離不開“創新”二字,積極推動數字化治理模式創新,持續優化利企便民數字化服務。著力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的創新服務體系,全力打造熱帶雨林式的湖北創新生態,厚植數字經濟創新創業沃土。

  “發揮數字經濟的推動作用,以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變革催生新的發展動能”,湖北仍需突出數字經濟“新基建”核心,加快培育發展新興數字產業,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提升數字治理能力,才能更好為“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匯聚磅礴力量。

來源/作者: 新洲文書小陳

4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修改稿)《道德經》: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