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驚魂九分鐘”

中國取得這次成功十分不易。最讓航天人們提心吊膽的莫過於“驚魂九分鐘”。火星與地球的距離最遠可達4億千米,探測器到達火星至少要飛行7個月,甚至11個月。如此遙遠的距離也使得兩地通訊十分不便,會出現6到45分鐘的延遲。加上火星的環境比月球要複雜得多,火星引力較小,探測器著陸過程只需要短短几分鐘,因為通訊延遲的問題,遠在地球的飛控中心根本來不及指揮天問一號降落。整個過程完全不受控,只能靠它自己。因為中方探測器此次降落耗時9分鐘,所以稱作“驚魂九分鐘”。

總設計師淚灑現場

得知天問一號成功登陸後,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激動萬分,忍不住流下淚水。在他旁邊,探測器系統總指揮赫榮偉和探測器系統總師孫澤洲興奮地抱在一起,慶祝這次勝利。與此同時,飛控中心的大螢幕變成紅色,上面寫著“熱烈慶祝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 著陸火星圓滿成功”,航天人們齊聲高呼“火星,你好”!

多國來賀

天問一號著陸不到2小時,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第一個發來賀電,NASA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轉發了該機構科學任務局副局長托馬斯·祖布欽的推文。祖布欽寫道,恭喜中國天問一號團隊!期待中國透過這次火星探測任務為人類瞭解火星作出重要貢獻。

NASA發聲後,俄羅斯航天局也迅速發來賀電。俄航天局局長德米特里·羅戈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天問一號在火星表面成功降落是中國基礎空間研究計劃的巨大成功。

羅戈津還提到,俄方明年將與歐洲合作發射ExoMars火星探測器。該計劃原本應在2020年7月完成,但由於沒有按時完成探測器著陸降落傘的測試鑑定,發射任務被迫推遲到了2022年。

早在5月12日,德國《世界報》就發表題為“中國的天問”的文章,稱中國正在書寫太空成功史。

此次著陸火星任務的歷史意義十分重大,它意味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著陸火星的國家。前兩名分別是蘇聯和美國。歷史上,美國登陸火星的次數最多,多年來,相關技術引數都由美國掌控,但美國禁止國內團隊與中國開展航天領域的交流,使得中國航天人們想將探測器送上火星的任務難上加難。正是因為缺少資料,天問一號進入火星軌道後花了200多天探測,一切準備就緒後才著陸火星。

中國的成功也令世界為之振奮,中方曾多次表示願意和世界各國的航天研究者合作,一起努力推動航天事業蓬勃發展。這與美國拒不分享一手資料產生鮮明對比。

向中國航天人致敬!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6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近距離觸碰火星到底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