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最新訊息!科學家第一次在紅矮星旁發現巨大類木行星!這是人類首次在難以置信的位置發現了難以想象的巨大類木行星!完全顛覆了科學家印象中的行星形成理論!科學家立即對此展開了調查!

據了解,這是一項新的研究,天文學家觀測系外行星時在一個意想不到的位置發現了一顆類似木星的巨大行星,最關鍵的是它圍繞著附近的一顆小紅矮星執行。或許有很多人對此疑惑不解:這難道不正常嗎?

紅矮星

很簡單,我們知道紅矮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恆星型別,佔宇宙恆星的70%以上。這些恆星又小又冷,通常約為太陽品質的五分之一,亮度僅達到太陽的五十分之一,由於輻射出的光芒實在是太為微弱,如果不借助天文望遠鏡,我們不可能看到任何一顆紅矮星。儘管如此,此次發現的類木行星卻一反常態圍繞這顆紅矮星執行,這種現象極其少見,據資料顯示,迄今為止發現的4000顆系外行星中,只有大約10%圍繞這類恆星執行。

這是新發現的氣體巨星GJ 3512b的想象圖,它正環繞著一顆紅矮星旋轉。

據了解,研究人員利用西班牙的Calar Alto、Sierra Nevada和Montsec天文臺以及加州的Las Cumbres天文臺,分析了這顆距離地球31光年的附近的紅矮星GJ 3512。gj3512的品質約為太陽的八分之一,直徑約為太陽的七分之一,亮度不到太陽的百分之一。

出乎意料的是,在這顆紅矮星周圍,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名為GJ 3512b的氣態巨行星,其品質幾乎是木星的一半。GJ 3512b繞恆星執行的距離約為天文單位(AU)的三分之一,1AU是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約1.5億公里。

巨大的類木行星

這幅想象的插圖描繪了一顆類似木星的行星GJ 3512b,它是一個多雲的藍色世界,圍繞著一顆距地球31光年的紅矮星執行。這顆行星的品質約為木星的一半,繞恆星執行的距離約為地球和太陽之間距離的三分之一。但是科學家發現這顆氣態巨行星比之前的研究表明的圍繞如此微小的恆星執行的行星要大得多。相比之下,太陽的品質大約是木星的1050倍,而GJ 3512的品質只有GJ 3512b的250倍!有點“小馬拉大車”的既視感!

西班牙巴塞羅那空間科學研究所的天體物理學家胡安·卡洛斯·莫拉萊斯說對此表示,“到目前為止發現的系外行星的統計資料似乎表明,低品質恆星通常擁有像地球或迷你海王星這樣的小行星,其中最被大家接受的行星形成模型以及核心吸積模型也表達了同樣的現象。但在這裡,我們發現了相反的情況——我們發現了一顆氣態巨行星,它圍繞著一顆品質非常低的恆星執行。這是令人驚訝的。”

這張圖將GJ 3512的紅矮星系統與我們的太陽系和其他紅矮星系統進行了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的差距。

潛在的兩個世界

科學家們還在GJ 3512附近發現了另一個潛在世界的證據。據他們估計,GJ 3512還擁有一顆海王星品質的行星,其品質超過木星的六分之一。他們認為這顆行星的軌道距離大於1.2 AU,但目前無法確定這個世界是否真的存在。此外,研究人員認為,另一顆巨大的行星可能曾經環繞著紅矮星GJ 3512執行。其中GJ 3512b圍繞這顆紅矮星的細長橢圓形軌道表明,這顆氣態巨星曾與另一個巨大的行星發生引力拉鋸戰,後者隨後被甩出了星系,給星際空間增添了一顆流浪行星。

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一直認為核心吸積模型可以解釋木星和土星的形成理論,甚至可以解釋大多數在遙遠恆星周圍發現的其他氣態巨星。不過前提是這個模型假設了巨型行星的誕生有兩個階段。首先,行星岩石和冰核的品質是地球的10到15倍,它們形成於環繞新生恆星的氣體和塵埃的原行星盤內。然後,在達到臨界品質後,這些星核迅速積累了大量的氫氣和氦氣。科學家猜測像紅矮星這樣的低品質恆星應該有相應比例的低品質原行星盤,所以這些盤中形成氣態巨星的物質可能更少。

但是一些研究人員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所謂的行星形成的盤狀不穩定模型才有助於解釋GJ 3512b系統的存在。這個模型假設,一個不穩定的原行星盤可以分裂成氣體和塵埃團塊,這些氣體和塵埃團塊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直接坍縮,形成一些(或者全部)氣態巨行星,而不需要一個固態核心來充當星球種子,即星球形成的源頭。

當然,科學家表示這是人類第一次準確地描述了一顆不能用核心吸積形成模型來解釋的系外行星。這顆系外行星證明,引力不穩定模型仍然能在巨型行星的形成中發揮作用。

接下來研究人員將繼續監測這一系統,希望更多地了解到它的第二個潛在世界,甚至更多的行星。此外,他們正在研究另外300個左右的紅矮星,以尋找更多的系外行星。期待他們有最新的發現!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質子:品質在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