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宇宙中有各種各樣的天體,行星與恆星更是多如牛毛。行星是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旋轉的天體,的確 ,對於其他的行星來說,要靠反射太陽的光線才能發光。但是 ,唯獨木星卻具備自身發光的能力。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顆會自身發光的行星-木星。

早在古代,天文學家就已經知道這顆行星。羅馬人以他們的神來命名這顆行星,而中國人則稱木星為“歲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木星是體積和品質最大的行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20倍,品質是其它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由於其巨大的重力,木星又被稱為太陽系的真空吸塵器,被認為是保護太陽系的行星,免受小彗星轟擊的保護神。

木星除了體積和品質之外,還有一個不同於其他行星的特點,就是自身會產生光源,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後發現,木星一直在向周圍的宇宙空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而能量的大小相當於從太陽那裡吸收到能量的兩倍,也就是說,木星本身釋放出來的能量,有一半是它自身產生的。

美國"先驅者“10號”和“11號”,飛行器探測所檢測的結果顯示木星與太陽一樣,沒有堅硬的外殼,表面是一片沸騰著的氫氣,組成的“汪洋大海”。木星正在不斷地將自己的引力轉換成熱能,同時還在不斷吸收太陽釋放出來的能量。如此以來,就使得木星的能量越來越大,而且溫度不斷提高,這才使得其能夠發光發熱。

木星最著名的特徵是大紅斑,它是一種永續性的反氣旋風暴。這種風暴最大的高度會比周圍的雲層高出約8 千米。通常都發生在巨行星大氣層的湍流內,木星也有白色和棕色的鵝蛋型風暴,白色的風暴傾向於包含大氣層的上部,棕色的風暴是較為溫暖,並位於普通雲層中,這種風暴持續的時間可能只有幾個小時,也可能長達數個世紀。除此之外,木星還有個黯淡的行星環系統,是由大量的塵埃和黑色碎石組成,它的內側像花托,是由顆粒組成的暈環,中間是相對明亮的主環,以及外圈的薄紗環。木星現在所處的狀態正是恆星形成過程中所經歷的,它很可能是太陽系中能夠和太陽抗衡的第二顆恆星。那麼30億年之後當太陽進入晚年時,木星很有可能取而代之,但也有科學家持反對意見。

木星雖然個頭比較大,但其品質只有太陽的1/1000,木星的組成物質是液態的氫,也不具備形成恆星的物質。雖然能夠發光,但是以現在的情況來看,與真正意義上的恆星還相差甚遠,頂多也只能算是介於行星和恆星之間的一種特殊天體,至於木星以後會向哪種天體演化,現在還不太好說,畢竟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以我們現在對宇宙的認知範圍,根本無法深入了解木星的將來,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木星絕對是一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星球。因為它的走向很可能在遙遠的未來,決定著人類乃至地球的命運,大家對木星的未來演化有什麼特別的猜想,留言告訴我們吧!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冥界”被科學家發現,竟然真實存在,在裡面呆1年等於地球2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