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與我們的命運息息相關的地球的命運走向如何?地球上的生命最終會如何消亡?當然這還是個未知答案。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的地理學家卡斯汀說,地球的未來取決於太陽,而太陽和其他星球一樣也不是永遠存在的。隨著太陽壽命的增加,會逐漸變成一顆紅巨星。太陽會變得更亮、更熱,從而影響地表溫度。當地球氣溫升高到華氏140度以上時,災難出現。這時地球開始脫水。地球的大氣層將含有10%~20%的水分,水蒸氣進入同溫層,在這裡直接分解成氧氣與氫氣。

氫氣脫逸到外層空間,地球的水分就這樣逐漸流失。

天文學家對地球的這一命運很清楚,只是此前估計這一災難距離今天仍有50億年之遙,不過新的電腦技術使他們目前認識到地球大限到來的會比預想中早得多。以前人們最悲觀的估計是12億年,地球的海洋將會消失,地球也將變成一個巨大的無水的沙漠。

有的科學家指出,在每一個擁有水源的星球上存活的生命體,都會一遍又一遍地上演在水分完全消失後的“滅絕”的歷史,無可避免。隨著地球上的水量的不斷減少,這種情形意味著最終這個星球上的生物將會成為歷史。

不過,地球乾涸的命運不會引起人們的“世界末日”般的恐慌,畢竟,12億年對於人類來說實在太漫長了,漫長到令世人沒有辦法去想象。並且,以人類的智慧,在短短的數千年的時間就掌握了發達的科學技術。就算地球上不再適合人類居住,12億年的時間,人類也足以在宇宙中找到其他的定居點。

這些研究指出,至少在4 000萬年內太陽系的行星將繼續圍繞太陽平穩執行。然而之後一切走向令人恐懼的混亂的可能性雖然非常小,但是不容忽視。儘管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太陽系似乎一直像時鐘一樣有規律地執行。但是3個世紀前牛頓意識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行星間的引力作用或許能將它們拽出正常軌道。然而,要預測將會發生什麼是個極大的挑戰,因為它涉及大量天體。

總之,地球的命運如何,要等待科學家們的進一步研究。

11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矽光子學重要進步:單晶片傳輸兩種光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