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雖然中高強運動更有益於健康,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做飯、刷碗、拖地和爬樓都有益於健康,毫不誇張地說,只要你不要一直坐著,每30分鐘起來走兩步,都對健康有益。

近日,發表在Public Health Nutrition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愛做飯的人更長壽。隨訪10年,每週做飯超過5次的人死亡風險降低50%。即使在增加了身體功能,認知功能,營養知識等變數後,仍然可以降低41%,尤其是對於女性。

在這項佇列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1999年和2000年臺灣老年人營養與健康調查(NAHSIT Elderly)的資料對1937名參與者完成了家庭訪談,包括經濟地位,健康形式,烹飪頻率,食材選擇,營養搭配以及營養素攝入量等,進而探討臺灣烹飪行為與長期生存的關係。

結果提示,在10年隨訪中,最終有695名參與者死亡,43%的參與者從不做飯,17%的參與者每週做飯1-2次,9%的參與者每週做飯3-5次。然而,有31%的參與者每週做飯超過5次,這些最經常做飯的人居多是年輕未婚女性,生活比較健康,比如不飲酒、不吸菸、少吃肉多吃蔬菜、有配偶作為晚餐伴侶、認知正常以及每週步行或購物兩次以上等。

與從不做飯相比,做飯能顯著降低死亡率,而做飯頻次越多,死亡風險越低。每週做飯超過5次,死亡風險降低近50%。即使是調整了身體功能,認知功能,經濟狀況以及婚姻狀況等變數,做飯次數仍然與死亡率降低有顯著相關性。

烹飪頻率的風險比(HR).doi:10.1017/s136898001200136x

研究進一步發現,選擇自己下廚的人,往往能擁有更佳的營養密度。從食物和營養素的攝入量來看,經常做飯的人脂肪,油以及蔬菜的攝入量較高,但肉類攝入量較低。烹飪次數最多的人營養素密度越高,膳食纖維、維生素C和鈣含量較高,膽固醇含量較低。這可能是因為從買菜到加工,對於飲食的安全,營養和健康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實踐。

在烹飪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加工食物,還可以提升身心健康。當然,不僅僅是烹飪,做家務也可以延年益壽,提升幸福感。發表在Lancet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家務勞動,上班走路、飯後散步等體力活動,可以降低死亡風險和心血管發病風險。

研究人員對來自全球17個高、中、低收入國家的130843名35歲到70歲成年人,透過國際身體活動問卷(IPQA)對其運動水平、心血管發病率和全因死亡率進行了長達7年的追蹤。結果顯示,相比於久坐的人,每週運動時間達到150分鐘,全因死亡風險降低28%,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降低20%。而且,該研究強調,體育活動的形式並不重要,如果想要改善健康狀況,做家務,散步,走路上班都可以降低過早死亡風險

當然,做家務也分輕重。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重型家務和輕型家務對全因死亡率和癌症的影響是不同的。重體力家務可降低男性死亡風險。

重型家務:吸塵、擦地板、拖地、擦洗窗戶、洗車、搬動傢俱、搬煤氣罐等等。

輕型家務:撣灰塵、洗碗、手洗衣服、熨燙、晾衣服、做飯、買日用品等等。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2867名65歲以上的沒有糖尿病、心臟病、中風和癌症患者的成年人分析發現,對男性來說,參與重型家務死亡風險降低52%。然而,對女性來說,重型家務依然是個壞訊息,死亡風險增加20%。研究進一步調整BMI,體弱指數,生活安排和休閒時間活動並沒有改變結果。而且,男性做家務時會更快樂,心理壓力也較小。

體育鍛煉與死亡率的關係.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61529

這一發現對公共衛生政策具有重要意義,表明應提倡更廣泛的適合日常生活的體育活動,特別是家務勞動,而不是強調做日常鍛鍊。促進家庭相關活動的增加可能是有益的,特別是在老年人中,因為更多的人將有能力達到推薦的身體活動水平。

雖然,運動的好處人人皆知,預防心臟病、中風、糖尿病、乳腺癌和結腸癌等非傳染性疾病,同時,可預防高血壓,超重和肥胖,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獲得幸福感,但仍有無數“懶癌”患者不為所動。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資料顯示,缺乏體育鍛煉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全球超過14億成年人由於體育鍛煉不足而面臨疾病風險,尤其是高收入國家。從2001年到2016年,高收入國家體育鍛煉不足的人群從32%增加到37%,其中德國、紐西蘭、美國、阿根廷和巴西等國的增長顯著。而東亞和東南亞國家這一比例降幅最大,從26%下降到17%。

體育鍛煉很重要,但也不宜過度。那麼,多少運動量才算健康?WHO專門制訂了《關於體育鍛煉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建議針對三個年齡組給出了可實施且方便的體育鍛煉的方式。

5~17歲年齡組: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活動包括在家庭、學校和社群中的玩耍、遊戲、體育運動、交通往來、家務勞動、娛樂、體育課或有計劃的鍛鍊等。

5~17歲兒童和青少年應每天累計至少有60分鐘中等到高強度身體活動;

大於60分鐘的身體活動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效益;

大多數日常身體活動應該是有氧活動。同時, 每週至少應進行3次高強度身體活動, 包括強壯肌肉和骨骼的活動等。

18~64歲年齡組:歲成年人的身體活動包括在日常生活、家庭和社群中的休閒時間活動、交通往來(如步行或騎腳踏車)、職業活動(如工作)、家務勞動、玩耍、遊戲、體育運動或有計劃的鍛鍊等。

18~64歲成年人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身體活動, 或每週至少75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 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

有氧活動應該每次至少持續10分鐘;

為獲得更多的健康效益, 成人應增加有氧身體活動, 達到每週300分鐘中等強度或每週150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 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

每週至少應有2天進行大肌群參與的強壯肌肉活動。

65歲及以上年齡組: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身體活動包括在日常生活、家庭和社群中的休閒時間活動、交通往來(如步行或騎車)、職業活動(如仍從事工作)、家務勞動、玩耍、遊戲、體育運動或有計劃的鍛鍊。

老年人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身體活動, 或每週至少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

有氧活動應該每次至少持續10分鐘;

為獲得更多的健康效益, 老年人應增加有氧活動量, 達到每週300分鐘中等強度或每週150分鐘高強度有氧活動, 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

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每週至少應有3天進行提高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

每週至少應有2天進行大肌群參與的強壯肌肉活動;

因健康狀況不能達到所建議的身體活動水平的老人, 應儘可能在能力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進行身體活動。

總之,規律的體育育鍛鍊可以預防諸多疾病,如冠心病,2型糖尿病,某些癌症,高血壓,肥胖和抑鬱。體力活動與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係也得到了廣泛的證明。即使堅持不不了長期的體育鍛煉,進行一些輕體育鍛煉,比如做飯,散步,遛狗和騎車等對身體健康也十分有益。不管怎樣,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法,並堅持下去。

好好做飯,能保命。從現在開始,回家吃飯、自己做飯吧!

10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古希臘科學界發生十級地震,震中在《幾何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