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近期,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北斗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而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以及試驗評估,並適時入網提供服務。而再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也就是今年五月份,中國將再次發射北斗三號系統內的最後一顆地球同步靜止軌道衛星。屆時整個北斗三號系統將完成全球組網,這也將是中國衛星導航領域的一項偉大創舉!

下面,我們就來簡單談談即將完成建設的北斗三號系統,其背後對中國所產生的重大意義!

首先就是國防安全這一塊,我們都知道現代戰爭不同以往,都是以導彈戰機為主打的超視距戰爭,所以這就需要精準,完備的導航系統。而目前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的是美國的GPS系統,誠然美國GPS技術確實足夠成熟,精準。但其也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弊端那就是美國人可以在戰時隨時可以關閉你的GPS訊號,讓你變成傻子瞎子。而中國研發成功北斗導航系統之後,就再也不用依賴美國人的GPS了,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北斗相比GPS具有後發優勢,因而其不管是在速度測量還是精確定位方面都略超GPS。未來一旦發生戰爭,我軍的遠端打擊火力就可以藉助北斗完成對敵方目標的精確打擊,所以說,北斗導航系統的全面建設完成對軍隊來說絕對是個利好。

北斗不僅可以軍用更多的是民用,在氣象領域,應急救援、道路交通管理、鐵路智慧管理、海運水運、航空運輸、以及指導放牧等等諸多領域北斗導航都將發揮其重要作用。

說完了,北斗的好處,我們再來談談北斗未來所創造的經濟價值!

而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由晶片、模組、天線和端子組成的完整產業鏈已形成,而且在世界上處於相當先進水平。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首席專家曹衝曾說:在2020年整個北斗所產生的商業價值將超過4000億人民幣(約570億美元),這就意味著整個北斗產業將為稅收貢獻1000億元,而這麼多年中國為北斗總共投資了700億元,也就是說在短短一年就收回了超過十年的投資成本。據美國估算,自1980年以來,GPS民用應用的經濟效益已達1.4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北斗導航系統正好趕上好時候,未來北斗完全可以走向世界為更多國家提供服務,從而創造出更大的經濟利益。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中國航天在最近幾十年來的的確確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們與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相比,我們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所以,我們還要繼續再接再厲爭取取得更大的航天成就!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越來越近!一顆直徑390米的岩石呼嘯而來,NASA:鎖定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