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美國聖巴巴拉)的心理學家,其文章發表在人格研究雜誌上,詳細 研究了兩種認知好奇心之間的區別——感興趣的好奇心和超然的好奇心。這兩種求知慾的存在是在以往的研究過程中發現的。

有興趣的好奇心是基於對學習新事物和享受過程的渴望,而超然的好奇心 是基於對不分青紅皂白地消費任何信息的痴迷渴望。後者與我們潛意識中想要擺脫不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帶來的不愉快感覺有關。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現象,研究人員進行了四次實驗,共有超過 2000 名志願者參與。事實證明,在超然好奇的量表上得分高的人並沒有謙虛和自我批評的特點。也就是說,同意諸如“我可以花幾個小時研究一個問題,因為我不知道答案就無法入睡”這樣的陳述的參與者也同意諸如“當有人試圖否認某事時,我相信什麼,我會接受”這樣的陳述。這是對個人的侮辱。”

這兩種好奇心在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

有興趣的好奇心可以被認為是對知識的渴望的光明面,因為具有這種好奇心的人通常具有更豐富的智力包袱,能夠區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並且隨時準備承認他們可以錯誤的。

超然的好奇心反映了好奇心的陰暗面。儘管不分青紅皂白地消費任何信息,但容易產生這種好奇心的人卻知之甚少。他們不僅專橫和自信,而且批判性思維水平低:他們容易混淆真實和虛假信息,很難區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並且準備在沒有意義的地方看到意義。超然的好奇心促使人們相信完全錯誤的信息,並願意與他人分享。

同時,這兩種好奇心是相互關聯的,很可能在一個人身上並存。

“如果有人想,‘等一下,我符合一個好奇心超然的人的描述——我總是把書讀到最後,即使我不喜歡它們,如果我不知道某些知識分子的答案問題,我不會冷靜下來,直到找到他——但同時,我一點也不專橫,從不散佈錯誤信息。他渴望知識的陰暗面的負面表現”,-解釋該研究的作者之一,Claire Marie Zedelius。

6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剖析心理空間是否有方向性與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