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輕易得到周圍許多人的信任和幫助?這裡面涉及了社會心理學人際關係的特點。如果你能理解人際關係的相處原則,那麼你也可以獲得周圍人的青睞。

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哪些原則呢?

1、交換性原則。人際交往是一種社會交換過程,交換的基本原則是,個體期待人際交往對自己是有價值的,在交往過程中的得大於失,或者是等同於失。人際關係的發展,取決於雙方根據自己的價值判斷進行的選擇。

也就是說,人為什麼要幫助別人,其實是有部分私心的,就是“幫助這個人能給我帶來好處”,於是我會選擇幫助他。

在這裡大家不要覺得私心不好,其實這是人的需要。

捫心試問一下,為什麼大家願意幫助你?還不是因為在你身上看到了某些價值。這個價值不一定是物質的,也許是情感、辦事渠道等條件,但總得來說是對別人有幫助。

比如你是某個教育局的領導,當你有困難向朋友提供幫忙時,別人肯定“屁顛屁顛”地就過來幫你了。很簡單,因為你有地位。幫助你的人,會想到以後有事求你,孩子讀書遇到什麼問題請你幫個忙,礙於情面和之前的關係,你不得不幫。

對人有用,有利可圖就會獲得許多人的信任和幫助。

也許這個過程你會覺得很功利,但這個就是社會的交往現狀,本質上人際交往就是社會交換的過程,我幫助你,交換到某些對我有用的東西。

所以有些人就很懂這點,他們在獲得別人幫助之前,會把自己包裝得“無所不能”,顯得很有地位,甭管這個價值是不是真的,是狐假虎威還是濫竽充數,至少在心理上就給了別人獲得利益的想法,這也導致了別人哪怕被騙也會想要去幫助他。

2、低調行事。人的心理有個弱點,喜歡獲得對自己有利的言論或者事情。如果一個人善於掩飾自己,在人際關係利益過程裡有所退讓,裝作“我沒有慾望,不想去爭”的態度,就會獲得周圍人的信任。

這種策略叫做“扮豬吃虎”,學成豬叫,把老虎引出來,待走近時,然後出其不意,猝然向它襲擊。生活中倒也不必這麼複雜,說成白話就是為人低調,收斂鋒芒,悶聲發大財。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一個人越低調,處事謹慎,他的成就會更大。即使他不露聲色,你也會很信任他,或者想要幫助他。

因為為人低調的人,相對來說沒有太多欲望,比較善良,對他人有憐憫之心,也有互助之意,人也很熱情,對他們來說,物質等需要已經不再重要,他們會專注於自己的成長。

成長以後,人就會有能力。這就回到了第一點我們所提到的交換性原則,我被他人需要了。被他人需要,就會獲得別人的幫助和信任。

做人的話,低調謙虛是最好的態度,它代表著一個人的修養,也是面對困境和壓力的良好方式。不管是誰,只要你能擁有謙和的態度,走到哪裡都會被人喜歡,信任也就接踵而至。

3、利他行為。容易得到他人幫助的人,通常在他們身上都會有利他屬性,就是做事情從不考慮自己,而是優先從別人的角度考慮。這種心理是高尚的,也是一個人宏大、寬厚的心理素質。

在他們內心看來,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別人過得好了,我也能從中受益匪淺,互利共贏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這種人內心不自私,也很崇高,相處久了會感覺內心非常愉悅。與他們相處你不用時刻擔心他們會對你圖什麼,背後搞什麼陰謀詭計,信任感會特別強烈。

與此同時,由於有了利他行為,你獲得好處以後,對他心存感激,就會投桃報李。他都幫助我了,有機會我也要幫助他,來反饋他之前對我的悉心照顧。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對你好,獲得信任和幫助也就水到渠成。

所以在人際關係的相處裡面,一定得學會利他行為,在做事情的時候考慮自己的同時,也得兼顧別人的利益,儘量做事情的過程裡考慮別人能獲得什麼好處,多幫助對方。

幫助了別人,就能收穫許多良緣,朋友滿天下,會非常幸福。

總得來說,要想人際關係好,獲得別人的幫助和信任,就是多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抱持共情、理解的態度去面對他人,多想想別人的難處,伸出援助之手,友好平等地去對待每一個人。

做到這點,就不會再擔心人際關係不佳的困擾了。

5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如理作意(三)——《瑜伽師地論》筆記(一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