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借坡下驢,並將這個坡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是劉邦最擅長的事情。

在劉邦聽從張良建議,將大軍撤出咸陽城前,劉邦做了一件大事——約法三章。

劉邦頒佈了一個安民告示,告示上說:“我劉邦之所以來到關中,就是為了讓關中的父老鄉親們能擺脫秦的苛刑峻法,當初我和諸侯們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但現在只有我自己在這,不能獨斷,因此,我先到霸上去住兩天,等過兩天諸侯們都到了,再商量今後的事情。在走之前,我先訂三條法律,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其餘秦法統統廢除!”

好傢伙!劉邦用最樸素的三條法令,就代替了繁瑣而又嚴苛的秦法,關中百姓一片歡呼。

而關中的父老鄉親,則以最樸素的方式回饋劉邦——拿出食物犒勞劉邦的軍隊。

劉邦則更絕,他拒絕了一切的勞軍行為,理由是“不缺”。

當然不缺,能搶的早搶完了!

於是,關中的百姓唯恐劉邦不當漢中王。

唉,樸素的中國百姓啊!

有人曾憑藉這段史料,批判劉邦是在進行虛偽的政治表演,以獲取關中的民心,畢竟剛入關中時,劉邦和他的軍隊也曾大肆劫掠。

我卻認為,就算是政治表演,劉邦的所作所為也難能可貴。

因為關中的百姓實在是太苦了,甚至比六國的百姓還要苦。

自秦孝公商鞅變法以來,秦國的百姓便不再是人了,他們被秦法訓練成了耗材,燃燒自己來推動秦帝國這個冷酷戰爭機器的運作。

而秦滅六國以後,他們依然很苦,秦法就像枷鎖一樣壓在他們頭上,讓他們無法呼吸。

突然,一個叫劉邦的男人來了,他一句話就廢除了壓在他們頭上多年的枷鎖,管他是真心誠意還是虛情假意,只要他真正廢除了秦法,他就是好人。

這便是中國老百姓最樸素的政治觀。

劉邦在關中盡顯仁厚之風,項羽則在新安城下大開殺戒。

威風凜凜的項羽,以一己之力平定了河北(古人稱黃河為河,長江為江,因此河北即黃河以北),並因鉅鹿之戰一戰成名,成為了天下諸侯公認的領袖。

志得意滿的項羽,也帶領著大軍西行入秦了。

項羽入秦的隊伍成分很複雜:

第一類,是項羽的嫡系部隊,即來自江東的子弟兵,這些人是項羽的基本盤,非常能打,平定河北基本就是靠著他們。

第二類,是其餘五國的軍隊,這群人能打不能打不好說,但是真的能逃!好幾次,項羽在前線和秦軍硬剛,只要稍落下風,這群人就扭頭就逃……

第三類,是投降的秦卒,這些人本來是出關鎮壓義軍的,卻在章邯的忽悠之下,投降了項羽,他們的處境最悲慘。

因為,昨日之敵人,是不可能成為今日之戰友的。

堤防、輕蔑,甚至是侮辱,是投降的秦卒們在項羽軍中的待遇。

最可怕的是,項羽並不認為這樣有何不妥,敗軍之將,投降之卒,你還想怎樣?

章邯也並沒覺得這樣有何不妥,寄人籬下,受點委屈很正常。

但所有人都忽略了這件事的當事人——秦卒們的感受,秦卒們認為,這樣肯定不行!必須做出改變!

雖然,此時的秦卒們只是在擔心“怎麼辦”,並沒有做出任何實質性的反叛之舉,但在項羽的眼裡,你這樣想,便是錯的。

這個年輕且高傲的少將軍,絕不能忍受別人有反叛之心。

既然你們自己不知道怎麼辦,我項羽就親自教你們怎麼辦!你們這些令人厭惡的秦人!

於是項羽召來黥布,竟在新安城南,趁著夜色,將整整二十餘萬降卒盡數坑殺。

隆冬的深夜,章邯聽著帳外的慘叫,一股悲涼的無奈湧上心頭:我曾率領著你們南征北戰,獲得了無數的榮耀;後來朝中趙高一夥奸臣當道,無奈之下,我才帶你們投降項羽,本以為這是一條生路,卻沒曾想還是把你們帶進了地獄,而且還是以如此慘烈的方式。

這是章邯的軟弱,也是項羽的幼稚!

假如劉邦面對同樣的情境,他絕不會大開殺戒,他大概會像當初他沛縣起兵時面對沛縣百姓那樣,先用死的恐懼威脅,再用生的希望誘惑,最終將這二十萬降卒的心收歸己有。

但一切都已為時已晚,項羽“殺了二十萬降卒,而隨同這二十萬降卒一同埋葬的,還有項羽在關中的民心。

8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吃貨從古至今都有,堂堂一代名臣魏徵,甘為菠菜而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