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產業組織理論。產業組織是指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業內企業和市場的關係,核心是產業內企業與企業間競爭與壟斷的關係。

在現代經濟中,既離不開大型企的表演,也離不開中小企業的貢獻,這種共生的經濟狀態被稱為產業組織,即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要使企業實現競爭充滿活力,又要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充分利用規模經濟,由此避免過度的競爭所帶來的低效率。

關於勞動分工,亞當斯密明確提岀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和進步要以市場的發展為基礎。相關經濟學家還發現市場存在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的問題,當長期平均總成本在產量增加時隨之減少,則存在著規模經濟,反之當成本隨產量增加而一同增加時,則存在規模不經濟。

因此,產業分工就是產生規模經濟的一種重要方式,企業只需要專注於資源稟賦優勢最大的生產環節,並大幅的增加優勢環節的產量,以此來凸顯規模經濟所帶來的成本優勢。

現代產業組織理論是建立在美國哈佛大學的SCP分析框架上的,重點研究三個緊密相關的問題: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現代產業組織理論所研究的內容涉及企業理論、反壟斷政策、合同理論等,更加側重於計量、實證檢驗和組織理論等幾個方面。

其中具有廣泛代表性是芝加哥學派、可競爭市場理論等,以下我們將對產業經濟學相關理論進行概述,以進一步理解傳媒產業組織對於塑造和發展傳媒市場的重要性。

(1)主流產業組織理論。一是哈佛學派的SCP範式。哈佛學派又被稱為結構主義學派,其理論萌芽於馬歇爾的生產要素理論,成長於張伯倫等提出的壟斷競爭理論,最後形成於貝恩提出的產業組織理論。

按照SCP即“結構-行為-績效”的分析範式,有效的產業組織政策必須調整不合理的市場結構,限制市場中存在的壟斷和寡佔,保持適度有效競爭。SCP範式分析對二戰後西方發達國家反壟斷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是新產業組織理論。與傳統產業組織理論相比,新產業組織理論引入了現代經濟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博弈論、可競爭市場理論等,運用這些新的學說和方法對產業組織理論進行突破和創新,其核心是運用微觀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對現實世界中的市場、產業和企業間的壟斷競爭關係進行分析。

研究制約和發揮價格機制作用的現實因素和條件,最終為國家制定提高市場效率的公共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和必要的指導疽該理論在上世紀80年代對西方國家的反壟斷政策目標和具體管制措施的制定產生重大影響,很多國家由此開始放鬆規制,強化社會性規制,同時以激勵性的規制來取代傳統的管制方式。

(2)非主流產業組織理論。一是芝加哥學派的產業組織理論。該學派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學者斯蒂格勒、德姆塞茨等芝加哥學派的代表在對SCP範式的討論和批評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論觀點和理論體系。

芝加哥學派另外還提出了經濟自由主義觀點,即市場競爭是一個生存檢驗的過程;政府俘獲理論,即一些特殊利益集團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通過“俘獲”立法者和相關管理者來獲取國家提供對他們有利的政策。"芝加哥學派主張通過完全競爭理論來推導產業組織的基本形態。

二是新奧地利學派.該學派的分析以市場競爭為前提,以奈特式的不確定性概念為基礎,因此該學派突出個人行為在市場中的作用,致力於個人有目的行為的邏輯分析,他們認為正是企業家的創新精神使得企業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賺取壟斷租金,減少和降低市場中的非均衡現象。

三是新制度學派。以科斯、德姆塞茨等人的代理理論和交易費用理論為基礎,把產業組織理論的研究擴展到了企業內部,研究重點由產業結構轉向企業行為,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重點研究企業的產權安排和內部組織結構的產業理論體系。

(3)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自哈佛學派的理論體系形成以後,產業組織理論開始進入多元化的發展階段,尤其是一些經濟學家在發現哈佛學派在微觀基礎和理論方法上的缺陷後,對正統的產業組織理論進行了修正和發展,形成了新產業組織理論。

一是改變了SCP分析範式單向、靜態的研究框架。通常認為,市場結構決定市場行為,市場行為決定市場績效,SCP是一個單向靜態的過程,但新產業組織理論則認為SCP是一個循環發展的過程,不僅僅是S-C-P單向決定,也還存在P-CfS這樣的反向決定。

德姆塞茨認為規模經濟能夠給企業帶來較高的利潤,因此低成本的企業自然會選擇規模擴張,如此一來市場績效也在決定市場結構並在兩者間構成了反向的通道。

二是研究重心的轉移。在傳統的產業組織研究中,習慣於將市場結構作為研究的重點,而新產業組織理論則更加重視企業行為的研究。如新奧地利學派就非常推崇企業家的作用,企業家對信息的發現和利用,指導資源的流動,這就是在不完全信息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家的價值所在。

學者索耶爾則在1985年以廠商為中心推出了修訂版的專著《產業和廠商經濟學》,由此將產業組織理論研究重心從結構主義推向廠商主義。

三是將博弈論等分析方法有機貫穿於產業組織的相關研究中。近年來,博弈論因為能夠有效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而被廣泛運用於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並逐漸佔據現代經濟學的主流地位。運用博弈論對產業組織進行研究,可以進一步瞭解企業行為,分析在市場初期條件給定的前提下如何通過企業行為達成新的均衡。

產業結構理論。產業結構著重研究的是產業間的關係和結構演變,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從“質”的方面看待產業間技術聯繫與聯繫方式不斷髮展變化的趨勢,解釋經濟發展過程中國民經濟各部門起主導作用的產業部門不斷替代的規律及相應的結構效益;

二是從“量”的方面分析一定時期產業間聯繫與聯繫方式的技術經濟數量比例關係。產業結構只有適應生產力和市場需求的變化,經濟資源在產業間得到合理分配,經濟才能良性循環發展。

從長遠來看,我國產業佈局和產業結構的調整都將圍繞著精神產品的生產而進行,經濟增長所需的能源、勞動力和相應資源都將逐步減少,把培育和發展文化產業作為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手段,其中傳媒產業的大發展無疑至關重要。

(1)西方產業結構理論的發展。上個世界30年代,新西蘭經濟學家費希爾以統計數據為基礎,結合配第的論斷首次提出了三次產業分類法。

科林克拉克則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礎上提出了揭示人均國民收入水平與結構變動之間內在關聯規律的“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即就業結構的中心將按照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再由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的規律,表明就業結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階段的重要標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的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但也面臨著產業結構不合理與經濟均衡發展等諸多問題,為解決產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一批學者積極投身於產業結構的研究中,也因此形成了諸多為人所熟知的產業結構理論。

一是基於經濟增長的產業結構理論。1953年,美國學者里昂惕夫釆用投入產出的線性規劃法,把封閉型產業結構理論定量化,通過數學模型計算影響力系數、消耗係數、生產誘發係數、感應度係數等等多重指標,動態分析產業發展投入與產出關係的變化,進一步揭示了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波及效果。

二是基於發展經濟學的產業結構理論。關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路徑,一種是劉易斯的二元結構模式,這一理論揭示了傳統農業部門與現代工業部門的消長機制,研究了二元結構到一元結構的進程和路徑;

另一種理論則是赫希曼在其出版的《經濟發展戰略》一書中提出的不平衡增長模型,他認為發展中國家侷限於資源的稀缺,往往不能實現均衡發展,因而應該有選擇的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某些行業,最大程度的發揮自身優勢,進而促進經濟增長的效果。

結語

三是基於產業政策的產業結構理論研究。二戰後,以日本為代表的一些國家開始實施以產業結構為核心的產業政策。在此過程中日本學者關於產業結構理論的研究也成為了相關政府產業政策制定和實施的理論依據,代表性的理論包括,動態比較費用理論、兩基準理論、雁型形態理論等。

4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如果爆發核戰爭,誰會成為最終的贏家?俄總統只說了5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