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讀了《平凡的世界》,開始覺得侯玉英這個女孩很討人厭。

書中有這樣一段描寫:“生理的缺陷似乎帶來某種心理的缺陷:在生活中她最關注的是別人的缺點,好像竭力證明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是不完整的——你們的腿比我好,但是另一方面不如我!”

現在想來,侯玉英不過是因為強烈的自卑而表現出來的一種傲嬌的假象。

侯玉英打小報告並不是處於她內心的壞,而是處於一種政治思想驅使下的主持正義的革命英雄主義情結。

生理上的缺陷,讓她將精神寄託在無產階級專政理論思想中,在那個“革命熱火朝天”的年代,就是會有那麼一部分人成為文化大革命中的一杆槍,就像縣革委會主任馮世寬。

像他們這一部分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曾經有一段時間站在了政治的制高點,他們俯瞰著一切違法無產階級專政的“牛鬼蛇神”,咬牙切齒的將他們摁在地上死死地批判。

其實,這一部分人,並不見得本質上有多壞,而是被火熱的文化大革命的思想點燃了內心的憤怒,在所謂維護正義的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

小侯玉英就是其中一位。她像監視器一樣窺視著一切,一旦發現誰有不法行為,她就會將他們的不軌秘密公佈於眾,傷害了別人自己卻洋洋得意,就比如孫少平和郝紅梅之間些許的好感,就是被侯玉英給破壞了的。

當孫少平和郝紅梅相互借書的那段時間裡,不知怎麼地被郝紅梅發現,她幸災樂禍地說郝紅梅是孫少平的婆姨,這可把心機深重的郝紅梅給激怒了。

在郝紅梅的人生計劃裡,她要找的是像顧養民那樣的高幹子弟,並不是像孫少平那樣的寒門後生。所以,郝紅梅故意跟孫少平拉開距離,後來慢慢的跟顧養民好了。

在某種程度說,侯玉英說得沒錯,孫少平和郝紅梅之間卻是有懵懂的愛戀。侯玉英只是說了一句實話,即使傷害了最後移情別戀而竹籃打水一場空的郝紅梅,也覺得大快人心。

知恩圖報

侯玉英在一次暴雨中差點被湍急的河水衝跑,幸虧是孫少平伸出援助之手,救了侯玉英一命。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侯玉英對孫少平的態度發生了180°大轉彎。

當然,她以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報恩。她其實早就看不慣郝紅梅和顧養民,於是她遇見郝紅梅就懟她,郝紅梅說一句她懟一句,為孫少平抱打不平。

慢慢的她喜歡上了孫少平,她請孫少平來家裡吃飯,並將自己的想法跟孫少平說了。在孫少平拒絕之後,她仍然希望自己能夠最大程度地幫助孫少平。

侯玉英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因為孫少平對她有救命之恩,當孫少平救她的那一刻起,在侯玉英的心目中孫少平就已經是一個英雄了。

在她簡單的思想裡,對孫少平好就是讓傷害孫少平的人都倒黴,她不顧是否給別人帶來傷害,只是簡單的堅持自己認為對的。

特別是郝紅梅偷了手帕被當場逮住之後,侯玉英第一時間告訴了孫少平,幼稚得有些可愛的侯玉英以為孫少平會像她一樣高興,這也許就是侯玉英對孫少平好的方式。

畢業的時候,侯玉英給孫少平一個大大的筆記本,現實的她還給孫少平一封情書,當自己的愛情被孫少平拒絕之後,侯玉英也沒有大哭大鬧,而是默默的舔舐著自己的傷口。

侯玉英的戀愛觀是現實的,也是正確的。當初她喜歡孫少平,多半並不是源於愛情,而是源自於孫少平的人品。能在暴風雨中救一個曾經傷害過自己的女子,這是怎樣的高尚情懷。

被孫少平拒絕以後,侯玉英也沒有像田潤葉一樣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適時地找了個男人嫁了,並生兒育女,妥妥的人生贏家。

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艱難生存境遇的同時,極力書寫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的美好心靈與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作品中的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是掙扎在貧困線上的青年人,但他們自強不息,依靠自己的頑強毅力與命運抗爭,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

本書彷彿一部恢弘的史詩,凝聚著雄渾的社會交響、寬闊的人性胸懷、絢麗的人生色彩和豐厚堅實的苦難底蘊,老輩人厚重而沉實的人生苦難,年輕人浪漫瑰麗的人生想象和朝氣蓬勃的行動能力,以及從生活中得來的人生思考,成就了這樣一個猶如黃土高原般起伏變化、又如大河般壯闊雄渾的文本。

主人公孫少平,一個窮困的農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識的農村青年。務實,勇於聽從精神的召喚。無論是吃著高粱面饃、喝著剩菜湯的高中生活,還是下地務農的農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後的打工生活,孫少平身上都昂揚著精神的高傲、揮灑著靈魂的矜持,經歷了各種各樣的一般人無法想象的苦難,他在苦難中成長。

每種苦難都那麼折磨人,孫少平不僅不躲避它們,反而主動地走向它們。這個寒門子弟收穫了可貴的精神價值-心憂天下而且自立自強。他在成長壯大過程中的每個階段,得到的指教都源自於書籍,書籍開闊了他的視野,治癒了他的苦楚。

4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中歐談判促進雙邊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