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2018年,為有效應對國際國內經濟下滑的嚴峻挑戰,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十九大報告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落實中央、省委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進高品質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向好發展。

一、綜 合

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58.38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5.88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669.53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842.97億元,增長9.6%。第一、二、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2%、39.9%和53.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 39937元,摺合6042美元,增長8.3%。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4.7:39.3:46.1調整為14.0:38.1:47.9,第三產業比重提高1.8個百分點。

工業保持平穩增長,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8.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6.6%,推動經濟增長3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33.7%。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56.40億元,利潤總額33.75億元。新增“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65個,赫山蘭溪大米等5個農產品獲國家級登記認證。安化黑茶產業園和桃江楠竹產業示範園獲批國家級稱號,南縣被評為“中國蝦稻米之鄉”。南洲稻蝦米進入香港市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農民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6496個,新增950個。省級以上星級休閒農莊達67家。城市建立全面推進,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升。2018年城鎮化率為51.6%,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1.9%。八大類消費中:居住類上漲3.7%,交通和通訊類上漲2.9%,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7%,其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7%,醫療保健類上漲1.6%,衣著類上漲1.4%,食品菸酒類上漲1.0%,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0.9%。

全市把節能減排作為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促發展的工作重點,嚴格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堅決淘汰鋼鐵、水泥、造紙等行業的落後產能,從源頭遏制“兩高”行業盲目擴張和低水平重複建設。全市單位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5%。

全年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20起,比上年減少2起;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數21人,比上年減少3人。億元生產總值生產經營性傷亡事故死亡人數0.012人。工礦商貿企業從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65人,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0.74人。

全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5.84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1.05億元,增長2.0%;上劃省級收入10.41億元,增長15.6%;上劃中央收入44.38億元,增長16.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103.28億元,增長14.8%,稅收所佔比重為82.1%,上升5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佔GDP的比重為7.2%。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6.11億元,增長6.4%。

二、農 業

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為446.07億元,比上年增長3.7%。糧食種植面積383.82千公頃,下降0.5%;糧食總產量238.69萬噸,增長1.1%。糧食規模經營水平不斷提高。全市承租30畝以上種糧大戶2.04萬戶,增加0.14萬戶,流轉耕地232.09萬畝,增加10.63萬畝,成為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力量。棉花種植面積7.66千公頃,產量1.06萬噸,分別下降15.7%和10.4%;油料面積126.86千公頃,產量22.97萬噸,分別增長2.8%和5.2%;蔬菜122.37千公頃,增長5.5%,產量430.63萬噸,增長7.3%;藥材6.01千公頃,增長8.1%,產量4.70萬噸,增長9.1%。茶園面積32.85千公頃,增長4.7%,茶葉產量8.84萬噸,增長7.5%。

全市國家級、省級畜禽標準化養殖場64個,新增4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場53個,新增4個,有利於生產健康發展。全年出欄生豬402.23萬頭,比上年下降1.0%;出欄牛8.12萬頭,增長4.9%;水產品產量39.59萬噸,增長8.3%。

2018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全市純林產值15.15億元,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4 %。森林覆蓋率為54.2%。

全年水利建設總投入14.79億元,完成23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掃尾工作。有效灌溉面積244.35千公頃,比上年增加0.15千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544萬千瓦,增加6萬千瓦。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4.5%,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水稻生產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水平達80.9%,提高1.1個百分點。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部工業增加值592.42億元,比上年增長8.2%,其中113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8.1%。非公有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7個百分點;九大主要行業增加值佔全部規模工業的87.9%,增長8.8%,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7個百分點;市級以上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780家,增加值增長9.1%。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分類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飼料159.7萬噸,比上年增長13.2%;大米371.0萬噸,增長19.1%;精製茶16.9萬噸,增長8.6%;紗16.4萬噸,下降0.2%;十種有色金屬4.4萬噸,增長15.3%;銻品4.4萬噸,增長15.3%;起重機7.5萬噸,增長19.2%;民用鋼質船舶32.8萬載重噸,下降9.4%;光電子器件26.1萬隻,增長13.6%;電子元件282.1億隻,下降10.6%;印製電路板34.4萬平方米,增長69.9%。

2018年主要產品產量情況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323.1%,比上年提升15.6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2403.02億元,增長11.5%;實現利潤88.97億元,增長18.3%,其中九大主要行業實現利潤76.88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86.3%。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經濟指標

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108家,全年實現產值299.28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建築業增加值78.69億元,比上年增長12.8%;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454.66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6%,建築業從業人員平均人數9.27萬人,比上年增長2.0%,建築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32.28萬元/人,比上年增長7.2%。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0.3%,增速居全省第六位

2018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施工專案個數1743個,比上年增加149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專案638個,增加66個,億元及以上專案435個,增加55個。

一、二、三產業投資分別增長41.3%、7.5%、11.5%,三次產業投資比重由2.2:54.5:43.3調整為2.2:42:55.9。

工業投資增長16.9%,比上年提高5.2個百分點。其中:採礦業投資增長1.9倍;製造業投資增長19.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下降9.1%。技改投資增長28.2%。

民生工程投資增長1.2倍,比上年提高65.5個百分點;生態環境投資增長48.8%,提高22.2個百分點。

全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29.68億元,比上年增長8.9%。其中:住宅投資99.95億元,增長17.1%;施工面積1516.47萬平方米,增長13.4%;商品房屋銷售面積413.71萬平方米,增長9.9%。

2018年房地產開發與銷售主要指標情況

五、國內貿易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6.21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72.89億元,鄉村零售額143.32億元,分別增長10.0%和11.5%。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88.89億元,增長18.6%;零售業零售額447.23億元,增長8.8%;住宿業零售額36.02億元,增長9.6%;餐飲業零售額144.07億元,增長10.2%。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企業零售額192.35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6.9%,增長15.2%。

六、對外經濟和旅遊

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1857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0.1%。其中:出口103639萬美元,增長88.8%,進口14938萬美元,下降38.0%。一般貿易進出口額112388萬美元,佔全市進出口總額的94.8%,增長67.0%;加工貿易進出口額6181萬美元,下降47.2%。

2018年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實際引進內資形成固定資產589.44億。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資專案5個,實際利用外資3.12億美元,增長13.5%。

全年全市接待國內外旅遊者3896.23萬人次,旅遊收入350.30億元。今年專案建設有新進展雲夢方舟七色花洲專案、益陽現代農業嘉年華、天意木國等專案已經開業運營,雲臺山風景區、茶鄉花海、黑茶小鎮、奧林匹克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基地、碧雲峰山水田園綜合體、蘭溪水鄉古鎮、東部新區魚形湖體育小鎮、新灣商聖小鎮、三仙湖水庫風景區等一大批旅遊專案穩步推進。

七、交通和郵電

長益常高速鐵路建設順利推進;益馬高速建成通車,馬安高速提前一年建成,全市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360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38公里,增長62.2%。

年末民用車輛擁有量81.31萬輛,比上年末增加4.46萬輛,增長5.8%。其中:汽車41.53萬輛,增加5.23萬輛,增長14.4%;私人汽車39.29萬輛,增加5.10萬輛,增長14.9%。

全市郵政行業完成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8.94億元,比上年增長23.2%;全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51億元,增長34.1%;業務量累計完成3524.75萬件,增長29.7%。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373.15萬件,增長107.5%;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3150.89萬件,增長24.2%。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0.70萬件,增長3.2%。年末全市固定電話使用者32.71萬戶,行動電話使用者405.38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上升至91.8部/百人(按常住人口計算),增加14.0部/百人。網際網路寬頻接入使用者86.61萬戶,網際網路手機使用者291.96萬戶。

八、金融和保險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930.76億元,比年初增加94.12億元。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068.49億元,比年初增加153.39億元。存貸比為55.3%,比上年上升5.5個百分點。住戶存款餘額1344.87億元,比年初增加109.26億元。從貸款分類看,中長期貸款餘額739.63億元,比年初增加145.34億元;短期貸款餘額312.28億元,比年初增加2.26億元;涉農貸款餘額517.96億元,新增28.97億元;工業貸款餘額143.70億元,減少1.59億元。股市持續震盪走低,股票交易額明顯收縮,全年股票交易額945億元,下降24.0%。

年末全市共有保險公司36家,其中壽險21家,財產險15家。全年壽險和財產險保費收入共計67.95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壽險49.37億元,增長9.1%;財產險18.58億元,增長10.0%。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市共爭取省級以上專案97個,獲資金支援7617萬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3家,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60家,實現高新產業增加值371.23億元,佔GDP比重為21.1%;新增1家省級重點實驗室、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省級星創天地;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1083件,較上年增長20.1%;有效發明專利1027件,較上年增長17.1%,每萬人擁有有效發明專利達到2.3件;完成專利執法案件267件,結案率100%;完成科技成果登記25項,完成技術合同登記額4.25億元,率先完成省定任務。

全市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457所,其中:幼兒園818所,小學397所,初中182所,特殊教育學校5所,普通高中35所,中等職業類學校20所;在校學生587888人,其中:幼兒園123474人,特校學生869人,小學259388人,初中115914人,普通高中63344人,中等職業類學校24899人;全市有中小學在職教職工47353人,其中在職教師24577人。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舉辦了全市第三屆花鼓戲票友大賽和第七屆花鼓戲匯演,“益陽花鼓大戲臺”惠民演出317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22562場,週末廣場電影1001場,國家藝術基金扶持專案《明月初心》代表益陽參加第六屆湖南藝術節,獲田漢表演獎2個。連續8年舉辦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原創廣場舞培訓班,持續舉辦了“0元閱讀 把新書帶回家”活動,“講益陽故事 尋文化之根”文博講壇32期,各類讀書會100餘期。出臺了全省第一部文化遺產保護類地方性法規《安化黑茶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益陽市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條例》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枇杷樹山古墓群已發掘戰國、魏晉、北宋時期墓葬86座,出土文物400餘件。

全市現有各類社會體育指導員4100人,基本實現了鄉鎮、社群和人口相對集中居民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全覆蓋。成功舉辦了首屆“健康湖南”全民運動會益陽市選拔賽暨益陽市第十八屆福斯運動會,承辦了國內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的羽毛球賽事“威克多杯”全國羽毛球冠軍賽,參加了湖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益陽市榮獲運動員輸送突出貢獻獎第三名,青少年組羽毛球金牌總數和團體總分第一名,青少年組摔跤、武術(套路)金牌總數第三名。省體育局向國家體育總局推薦了全省建立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的2個名單,益陽市在名單之列。賈一凡獲雅加達亞運會羽毛球賽女雙冠軍,諶利軍在2018年世錦賽男子67公斤級比賽中以182公斤和332公斤獲得挺舉和總成績雙冠,332公斤的總成績還創造了該專案新世界紀錄。

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7767張,每萬人口擁有醫療衛生機構床位55.7張。全市註冊執業(助理)醫師11129人,每萬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22.3人。註冊護士9834人,每萬人口護士數19.7人。全市2018年度門診1225.8萬人次,住院92.4萬人次。2018年完成立項爭資4.57億元。益陽市榮獲“2018年度全省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出臺了《益陽市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施方案》、《關於支援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性檔案。全市41家涉改醫院醫佔比34.1%,藥佔比25.5%。全市常住人口家庭醫生簽約率40.7%,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68.2%。完成免費產前篩查34003人,農村適齡婦女“兩癌”篩查81063人。貧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率99.2%,慢病簽約服務率100%,重病兜底救治率99.9%,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90.7%。全市已建立省級“平安醫院”1家,市級“平安醫院”20家。醫療糾紛下降17.1%,市醫療糾紛調處中心被中央政法委、國家衛生健康委等9部門評為“全國建立平安醫院活動表現突出集體”。無償獻血有序開展,實現臨床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未發生用血安全事故,獲評“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疾病預防控制措施有效落實,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0%以上。全年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6.4%,安化縣、南縣成功建立國家級衛生縣城,資陽區茈湖口鎮成功建立國家級衛生鄉鎮。市醫療養老中心成功申報為全國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範機構。經省中醫藥管理局認定同意將桃江縣中醫院設定為三級中醫醫院。

十一、人口和環境保護

年末全市公安戶籍總人口478.81萬人,常住人口441.38萬人。全市出生人口5.28萬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6.2%,出生人口性別比109.4。人口出生率11.6 ‰,人口死亡率7.19‰,人口自然增長率4.43‰。全市查辦“兩非”案件28起,納入失信庫的人數為42人。2018年,共完成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56769人,目標人群覆蓋率94.9%。2018年全市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確認38222人、特別扶助物件確認4522人、計劃生育手術併發症確認843人、城鎮獨生子女父母獎勵物件確認94275人。

益陽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90.0%,比上年上升6.3%。PM2.5平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下降14.6%;PM10平均濃度為69微克/立方米,下降10.4%,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地表水環境品質較上年保持相對穩定,資江流域益陽段總體水質為優,幹、支流3個國控斷面和9個省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11個,佔91.7%;Ⅳ類斷面1個,佔8.3%。洞庭湖區域6個斷面:南嘴、小河嘴、萬子湖3個斷面達到年度考核目標,三仙湖、黃家湖水質均為Ⅳ類。全面禁止投肥投餌、投放魚苗;推進重點區域清淤,完成連通大通湖的84條溝渠疏浚;拆除圍欄圍網118公里;全力整治畜禽養殖汙染,沿岸87戶畜禽規模養殖戶已全部退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沿湖鄉鎮全部建立了垃圾中轉站,沿湖鄉鎮汙水處理廠全面開工建設;大湖水生植物複種面積達3萬畝;制定了《益陽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確認益陽市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2937.65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比例為23.8%。淘汰全市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116臺,共計369蒸噸,替代燃煤2萬噸;淘汰高排放公車534輛。查處30多起違法禁燒秸稈案件。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城鎮新增就業3266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86%,失業人員再就業17349人,就業困難物件再就業4808人,扶持創業32883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7277人,零就業家庭和純農戶家庭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全部實現動態“雙清零”。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年末參保54.98萬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年末參保10.06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年末參保242.49萬人,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年末參保36.56萬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年末參保414.57萬人,工傷保險年末參保35.09萬人,失業保險年末參保22.02萬人,生育保險年末參保18.86萬人。

據抽樣調查顯示,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3元,比上年增長9.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23元,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3元,增長8.9%。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16923元。其中,食品菸酒支出5300元,居住支出3473元,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 2260元,佔消費支出的比重分別為31.3%、20.5%、13.4%。人均住房使用面積58.1平方米,恩格爾係數為31.3 %。

注: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部分資料因四捨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台州獲批又一國家級改革試點,可獲財政3000萬元獎勵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