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4月3日,來自新消費電商平臺拼多多的一則物流資料,讓行業為之一振。

資料顯示,自3月15日起,拼多多連續15天,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數超過5000萬個,較去年同比增長超60%。

眾所周知,作為中國經濟的主動脈之一,物流通,則百業通。此時,這份亮眼物流資料一出,社會各界對中國經濟復甦預期不斷增強。

01 新電商助農抗疫

而稍早一份物流企業調查報告,則顯示了不同的聲音。

3月7日,《中國物流與採購》雜誌與零點有數對“物流企業受疫情影響及訴求”的調查顯示,疫情對物流行業影響指數為69.3(未受影響為100,數值越高影響越小),不少企業對業務規模和利潤下降預期較大。

細究這份聚焦133家民營物流企業的調查,其年收入小於5億的企業數量與高於5億數量之比為7:3,抽樣結構亦較為合理。

但與拼多多積極資料相比,上述物流企業並沒有那麼樂觀。

對此,電商行業分析人士田遙指出:首先,上述調查較早,疫情企穩後,短時間內企業復工便呈V型反彈之勢,半月時間差,會給結果帶來不小影響。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不少傳統物流企業多參與生產環節,而基於新電商的物流則主要服務消費剛需,兩者聚焦領域不盡相同。

“從經濟復甦次序來看,大消費或早於諸多生產領域,率先回暖”,田遙補充道。

而根據國家發改委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消費對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7.8%,未來仍有較大上升空間。疫情期間,為促進經濟復甦,中央屢屢問策大消費,尤其看重電商/線上消費對全行業的帶動作用。

一時間,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平臺,站在了行業c位。

而拼多多適時推出的助農抗疫新舉措,則很好的詮釋了新電商的“脈搏”驅動力。

尤為一提的,是“市縣長上直播,拼多多走下鄉”的助農實踐。

資料顯示,截至3月31日,拼多多已在山東、浙江、安徽、廣東、廣西、重慶、雲南、江西、內蒙、湖南、貴州、河南、四川、湖北等省份20多個市縣,開啟了“市長縣長直播間”助農活動,覆蓋沃柑、椪柑、雞蛋、紫薯、酥梨、鮮花、小米、茶葉、蓮藕等熱門農產品。

通過市縣長直播間,拼多多吸引近1100萬消費者參與消費,直接銷售農產品超過800萬斤,帶動平臺同區域農產品訂單3200萬份,為網路店鋪吸引319萬新粉絲關注。

但網上得來終覺淺,助農抗疫須躬行。

在市縣長走上臺前,拼多多卻選擇走到臺下,深入農產品生產基層。

在農業農村部等國家部委指導下,拼多多成立專項小組,深入全國主要農產品地區,通過手把手教學開店,讓更多農民和農產品上網,助力優質農產品上行。

通過一上一下截然相反的動作,拼多多實現了相同願望:系統性的培育了一批新興農產品品牌,以及農產區區域品牌,實現農產品牌的價值提升與自我創造。

而這些被創造的農產品牌,則為拼多多優異的物流資料,提供了不小支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拼多多圍繞農產品,打造的新品牌故事。

而此前,這一新品牌故事,早已從農產品領域,擴充套件到各行各業中。

02 再創產業新品牌

在此,由拼多多聯合各地優勢產業帶舉辦的“拼交會”,不得不提。

3月18日,在廣東東莞服裝產業重鎮虎門,隨著直播間裡副鎮長黃沛民87元帶頭搶購,這場拼多多助力服裝企業復工復產的線上展銷火爆開啟。

最終,這場“拼交會”吸引了當地170多家頭部服裝企業參與,並引來了500萬粉絲的圍觀。

3月24日,另一場“拼交會”,則圍繞家紡產業展開。在中國“布藝之鄉”河北深澤,縣長盧明攜100家當地布藝企業紛紛登場,布藝展示之餘,也遭到了使用者瘋搶。

而在“中國電商第一鎮”的徐州沙集,在持續三天的傢俱產業帶直播中,拼多多為93家參會企業,開設81個直播間,吸引平臺631萬消費者關注,促成交易近2000萬元。

在現實中,拼多多往往選擇從地方某一特色產業入手,但也並不侷限於單一品類。

3月25日,拼多多與寧波市人民政府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未來一年,區域內15000家優勢企業,將通過拼多多直連內需大市場,預計可帶來800億元銷售額。

但直播帶貨只是外化形式,在這一形式下,拼多多有著更深的思考。

當下傳統電商競爭白熱化,拼多多沒有選擇加入這場紅海之爭,也沒有“分一杯羹”的念頭。相反,它在嘗試結合新電商價值與新消費趨勢,創造新的價值蛋糕。

在現實中,傳統電商模式,主要由“平臺+大品牌商”捆綁,真正的產業/產品製造端卻淪為源頭供貨商。在大品牌商以及層層物流的“盤剝”下,底層產品製造商利潤極低,且受制於大品牌商,極易造成產品滯銷。

基於此,深入基層,共建新產業品牌,便成為最好的切入口。

於是,新電商拼多多與地方優勢產業品牌一道,共同構成了這枚創造新價值的楔子。

在實際操作中,拼多多專注於幫助產業帶品牌,完成“從0到1”過程。整個過程中,拼多多隻負責渠道、流量和技術支援,不過多幹預品牌己身。

“最好的品牌,還是交給使用者去選擇,拼多多助力新品牌建設,首先遵循客觀規律。”

但即便如此,拼多多對於創造新品牌價值,依然底氣十足。

首先,是拼多多自身的巨大新消費群體。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為5.852億;APP月活躍使用者達到4.815億,佔中國網際網路活躍使用者的42.4%。

巨大使用者背後,是拼多多順應低線城市消費升級,高線城市追求價效比需求兩大勢能,積累起不同於傳統電商的新消費群體。

而這類新消費群體,包含了一批此前傳統電商無法有效滿足的新消費群體,有著他們的支撐,拼多多新品牌的塑造水到渠成。

其次,平臺支援力度大,流量成本低。

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的拼多多,其核心戰略是挖掘產業帶資源優勢,與新品牌商共建商業價值,這就決定其必須毫無保留的支援新產業品牌的塑造。

此外,根據2019四季度財報測算,拼多多獲客成本為80元,遠低於其他電商巨頭。這也意味著,中小品牌商家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客,提高企業利潤水平。

訊息顯示,早在2018年,拼多多便深入全中國產業鏈,推出了聚焦中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新品牌計劃”。

截至2019年底,參與“新品牌計劃”定製研發的企業已超過900家,正式成員達106家,累積推出2200款定製化產品,涉及家電、家紡、百貨、數碼等近20個品類,累積定製化產品訂單量超過1.15億單。

2020年,風靡一時的“市縣長直播”助農抗疫活動,更是延伸新品牌計劃的內涵。

在一系列深入基層產業鏈的品牌計劃中,拼多多積累並釋放了巨大的新消費物流需求,同時也有力扣動了中國經濟的脈搏。

03 長期價值凸顯

3月11日,拼多多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為5.852億,大幅超越京東(3.62億),並對阿里巴巴(7.11億)呈追趕之勢。

其中,第四季度單季淨增活躍使用者4890萬,是三大電商平臺中增速最快的。

業績的增長,帶來了資本的認可。

1月21日,華爾街知名投行KeyBanc Capital Markets釋出報告稱,拼多多“百億補貼”活動,存在“不限時直接補貼、規則簡單、類目齊全、補貼商品數量最多”等優勢,有效促進了復購率提升和GMV增長。其預計拼多多中長期盈利能力較高,維持“買入”評級,將目標價從45美元上調至50美元。

除機構看多外,普通投資人也紛紛看多長線。

3月31日,拼多多對外宣佈,部分長線投資人通過定向增發方式,已約定購買該公司新發行總值11億美元的A類普通股,約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8%。

隨著c端使用者天花板日漸見頂,對上游品牌控制力與影響力,或成決定電商未來成敗的關鍵。

而拼多多巧妙之處在於,將供應鏈上游的品牌創造力,與下游開拓的新消費群體融合,碰撞出激烈的新消費火花。這一消費火花,便成為助推中國經濟的新增量。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坐上船舶的老太太告訴你:為什麼目前社會大量的資本不進入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