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詩經裡鱣的故事

文/趙家明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 僅供欣賞 如有涉權 請聯繫刪除

《詩經》,我國文學史上的一部詩歌寶典,描繪了西周到春秋中葉的社會面貌。

它歌詠的時代,我國已經進入了農耕社會,黍、稷、麥、牛、羊、雞、桃、李、梨、莕、薺、芹等是人們的日用生活食品。

而食魚則是高端生活的必須,標誌著生活水平和地位。魚不只靠捕獲,還開始池養,朝廷為此專設“漁人”職務的官員,以管理天子膳食和宴席所需魚品的飼養、採購和供給。

魚在《詩經》中不僅成為天子顯貴的佳餚,還是祭拜天地先祖的祀品,也是一種言志抒情的比喻物。

鱣,自古就是一種美食魚,《詩經》中它從不單獨出現,和鮪、鰷、鱨、鰋、鯉等一起登場。到了三國時期,它被做成“肉羹”“魚子醬”供達官貴人享用,後來它成為清廷的貢品,慈禧皇太后的滿漢全席上離不了它的蹤影,它在《紅樓夢》裡作為病美人林黛玉的進補佳品。

《中華草本》《中藥大辭典》等書籍中記載,鱣是既是江味海鮮美食,也是營養保健佳品,更是一種中藥,將其描述為:味甘,性平,無毒,補虛,壯筋骨,長氣力,利五藏,肥美人,益氣養血,令人肥健。

鱣在《詩經》中的三首詩篇中共提及三次:

《小雅·四月》提及一次:

匪鶉匪鳶,翰飛戾天。匪鱣匪鮪,潛逃於淵。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翻譯成現代漢語:

我不是雕不是鷹,不能飛高到天上。我不是鱣不是鮪,不能潛逃入深洋。

蕨菜薇菜長山裡,杞樹桋樹長窪地。我今作首歌兒唱,滿腔悲哀訴說起。

賞析:《四月》是一首借鱣鮪兩魚抒發悲憤情懷的詩篇,相當有深度和廣度揭露了現實的黑暗與殘暴。蒼雕和雄鷹能夠在翱翔高空之上,鯉和鮪能在深水中潛游,它們都能夠避開獵人和漁夫的圍獵,安寧地生活,而我逃避不了人間的桎梏與禍害。

另外,《周頌·潛》提及一次:

猗與漆沮,潛有多魚。有鱣有鮪,鰷鱨鰋鯉。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衛風·碩人》提及一次: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在上面三首詩中,鱣除了它的本身是一種美食,也是祭祀天地的佳品,更是詩人抒發感情的比喻物。

《詩經》裡的魚--鱣 (徐琪 繪)

《詩經》中的鱣是怎樣一種魚呢?

鱣,“鱘、鰉魚”的古代統稱。由於鱘、鰉兩種魚較為相似,人們常常將二者相提並論,統稱鱘鰉魚。其生活於江河中下層類,多棲息於兩江匯合、支流入口及急流洲渦處,分佈於東北等廣大流域。它體長無鱗,頭略呈三角形,表面有多數骨板;口下位寬大,稍成弧形,口前方有吻須兩對,吻長而尖銳;眼小,左右鰓膜向腹面伸展,尾鰭歪形;體表黑青色,兩側黃色,腹面灰白色,背部棕灰或褐色。其性成熟期需要17-20年,溯江產卵為深灰色卵,一般成魚約2米,最大個體長可達5米,壽命最高可達100餘年。

江東人稱鱣為“黃魚”,漢《爾雅》給它取了個諢名“長鼻魚”,三國時《臨海異物志》中稱之為“含光、蠟魚”,元朝宮廷食譜《飲膳正要》裡的名字有點古怪,叫它“阿八兒忽魚”,明朝李榳《醫學入門》叫它“頰魚”,《本草綱目》又叫它“玉版魚、鱘蟥魚” 。《爾雅·釋魚》這樣描述它:“鱣,大魚,似鱏(鱘)而短鼻,口在頷下,體有邪(斜)行甲,無鱗,肉黃。大者長二三丈,今江東(三國吳地,今長江南京以下段南岸地區)呼為黃魚。”

我們常常提及的“中華鱘”就是古代鱣魚一種(目前鱣魚約有20餘種,我國約有8種),成年體重一般50-300千克,最大可達600千克,為長江中最大的魚,壽命可達40年,冠稱“長江魚王”。遼寧侏羅紀地層中曾發現過約1.4億年前的鱘魚化石,所以中華鱘被稱為“水中大熊貓”,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中華鱘

本文參考資料《詩經》《古詩文賞析》等

本文同發《垂釣》雜誌、《西南商報》,收尋錄於西南財經大學、甘肅蘭州大學文庫及《中國知網》《龍源期刊》《維普期刊》《百度學術》等。

6
最新評論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攝影師的拍攝靈感從哪裡來進行獲取,有什麼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