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對於橋的熟悉和喜愛是非常執著且久遠的事了,我喜愛橋,也並非單純的將它作為藝術品來欣賞,更重要的更是對造物者深深的敬畏,我崇拜那些橋樑設計家們,對於他們的智慧,我以為有神一般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至於每到一地,只要是有著名的橋樑就一定要親眼看一看,親足走一走,尋求一種真實感。

無論是法國巴黎的亞歷山大三世橋還是英國的倫敦塔橋,抑或是意大利威尼斯的里亞託橋還有捷克布拉格的查理大橋,當然還有許許多多世界著名的橋樑,在我的記憶裡也曾不止一次的踏足穿行。而對於古橋也早已欣賞過趙州橋的古樸蒼老,更是多次領略過長江大橋的健碩與偉岸,欣賞過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湧長和天塹變通途,也閱見過老態畢現的屯溪老橋那搖搖欲墜的最後一幕,以及各種科技新橋的躍然新生,然而,留存在童年記憶裡的頤和“尤物”十七孔橋卻是時時提醒著我曾有的年少,那裡有著我少女時光裡最難忘也是最美好的一些記憶。

頤和園的橋很多,多到我們無法辨認,然而,每當人們說起頤和園的橋,多數人總會禁不住會想到這座狀若長虹臥波的十七孔橋。這是一座聯拱橋,坐落在頤和園的昆明湖之上,與四時四向的波光餘影輝合成了詩一樣的意韻。

十七孔橋乃是古代漢族橋樑建築最傑出的佳作,也是頤和園內最大的石拱橋,據說當年修建十七孔橋的時候,是將它想象成烏龜的脖子,而它連接的兩頭——廓如亭和南湖島就相當於龜的殼和龜的頭,寓意是長壽。石拱橋自身的結構本就很美,精緻的石刻,圓筒的孔洞、成方的磚礫、弧線的脊背,方與圓之間相和相諧,再加上這吉祥多寶的美好寓意,充分體現出了力學規律與美學規律相互結合的融洽與拍和,對我而言這種美已經完全超越了美的本身,我更看重它所蘊含的深刻含義。

它西連南湖島,東接廓如亭,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不但是前往南湖島的唯一通道,更是湖區的一個重要景觀。像一道長虹牽扶在湖光之上,顯得格外的耀眼與醒目。它將昆明湖的水面分出了南北,讓千畝碧波盡收眼底,因為它的點綴,將寂寞空曠的孤風搖影消弭無蹤,用這樣的神來之筆把人世間和蓬萊仙島緊緊的連接了起來。

頤和園的十七孔橋是由十七個券洞組成,中間的橋洞最大,往兩側八對橋洞依次變小而且對稱,在長橋與東堤的交接部位,並不是垂直而又簡單的相交,而是獨具匠心地臂環舒展、橫陳水面,讓略似三角形的東湖湖水既相間隔又彼此相通,在水面未凍結時,於平靜的晨曦中,橋洞與水中的倒影形成完整的紡錘形立於水的中央,頗具一種幾何造型的藝術美感,令人遐想不已。

券洞上邊是橋欄和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至少有兩隻以上神態各異的石獅子,其上的大小石獅多達五百四十四隻,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鬧,有的你追我趕,有的凝神觀景,有的正襟危坐,有的腳踏幼獅,有的雙腿跪拜,有的側頭望著昆明湖湖水,它們各盡憨態,惟妙可掬,此時也許你會覺得奇怪,獅子並非中國土生土長,為何會來到了頤和園,其實在中國古代,有一種常見的現象,就是根據被認識的自然界動物身上的特徵表現,人們會賦予它們一種特定的魔力。

獅子性格兇悍,在它們身上就會揹負一種特殊的使命,就像很多時候中國人會在大門左右安放石獅子一樣,它們在人們心中一直充當著護法使者,有護衛、鎮宅的作用。而且獅子又是百獸之王,能夠突顯主人的地位和威望,這似乎也是皇族顯貴的基本特徵之一。橋的兩頭還有四隻石刻異獸看著很像麒麟,形象也是威猛異常,似在仰天長鳴,非常的生動,算是清代石雕藝術中的精品了。在夕暉層出的彩霞之中,如果借至異獸的頭顱拍一張圖片,就會看到神獸開口吐焰的一幕,那種威武霸氣已經到了極致。

從昆明湖最南端的繡綺橋北望,在與萬壽山遠景之間的水波盪漾之上,有這座自東堤伸過來的十七孔長橋與南湖島立障如屏,使湖景顯得格外的深遠。如果再從萬壽山向南遠眺,這時的南湖島彷彿是一枚翠螺浮現於浩淼煙波之中,而十七孔橋則更像一條白色的鎖鏈把“翠螺”與廓如亭緊緊連扣。此時,如果將“螺黛一丸銀盆浮碧岫,鱗紋千疊壁月漾金波”,這副掛在東堤繡綺橋上的對聯借來一用,剛好貼切的描繪出了南湖島此時的意境所在。

由於十七孔橋的存在,神奇的將這裡噪雜的一切瞬時縱風止燎,這些神奇的筆法正如杜甫詩中所寫:“橋北雨餘春水生,橋南日落暮山橫”。當水面冰封凍結時,橋洞與冰面相互凝固,似藍星半月,如再加之上曼天的飛雪,像極了一道銀白色的雪鏈飛躍在湖與島之間,此時的那份空靈飄渺,猶如仙境。在夕陽西去之後又被附著了一種難以剋制的神秘與美麗。

橋上有多處匾聯,據說均為乾隆皇帝所撰,在橋的南端橫聯上刻有“修蝀凌波”四個字,形容十七孔橋如同一道彩虹,飛架於昆明湖之上;橋的北端橫聯則有“靈鼉偃月”幾個大字,又把十七孔橋比喻成水中神獸,橫臥水中如半月興同。另外,橋的北端還有另一副對聯這樣寫著:“虹臥石樑岸引長風吹不斷,波回蘭漿影翻明月照還望”,意思是說此橋的風景,在優雅寧靜的夜晚會更加的愜意怡人。到了這裡此番意境無法再繼續言說,醉美已在不經意之間。我想,如果在隆冬數九晴空無限中,漫步在十七孔橋的南北東西間,遠觀近賞湖面的雪後怡痕,豈不更加令人陶陶然而忘歸途……!

每一次來到頤和園,都會選擇恭敬地走上這座十七孔橋。不僅是欣賞它的美麗誘人與錚錚傲骨,更是因為它見證著哺育我成長的這片土地。當再一次走上這座橋時,在藍調時分,彩霞渲染了整個天空,愉悅平靜的湖水,不免泛起點點惆悵的漣漪。特別是在冬至的前後,陽光照射地球的角度是斜射而不是夏至的直射。所以,這個時候的陽光與橋身存在著一定的側照視角,由於這些因素,最大程度的鋪滿日落的晚霞,光線最集中的嵌入十七個卷洞東側的洞壁上,讓最多的西暉映射。

在夕陽西下中,彤光盡灑長橋,金色斜映滿身,橘色的夕陽霎那間會變成十七個似的燈盞同時閃亮,就像同時亮起的串串漁火,驚羨了飛簷,也齰舌了脊獸。在晨光中幽豔,在薄冰裡渡船。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金光穿洞” 據說這是經過當年建造頤和園的設計師精心計算,使十七孔橋與南迴歸線的日落點呈垂直狀態,所以才能在日落時同時照亮十七個橋孔,也實在是不得不佩服古人們的非凡智慧。

其實冬至的時候出現這樣的奇觀並不奇怪,如果你瞭解北京的維度,就不難知道北京此時的日出最偏東南,日落最偏西南,所以在每年22日前後20天之內下午4點左右,都可呈現出不同程度的“金光穿洞”美麗奇觀。雖景如此,倒也是不被辜負,它成全了美麗的頤和風貌,而頤和風貌也成全了它的不盡色彩。對於別人而言這或許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我更願意把它想象成為一種“美麗的巧合”。

每到這個時節的頤和園就會人丁沸騰,許多攝影藝術家們忿然而至,只為攝取那一張名為“金光穿洞”的圖片,會不惜從日出等到日暮,即便如此都不一定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位置,可見的是橋上的人頭層疊不休與那些千姿百態的石獅子相互交錯而分不出彼此。如果在此時站在遠處數一數石獅子,肯定你會數出比五百四十四隻多上數幾倍的數字……!

雖說十七孔橋故有四時之美的傳說,但如果真正想要欣賞到它的美還是當屬日出和日暮,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從不同角度去領略它不同的風采,如果有幸能夠逐個站在園中各處觀望,幾乎無所不見它的倩影,無論是從知春亭一帶往北,再折而西,沿湖走,還是玉帶橋往西走湖邊長堤,隨處都能看到這條臥波游龍的驚鴻一瞥。宜晴、宜雨、宜風、宜雪、宜日、宜月,無時不刻都是靜靜地伏臥在那裡,此時,你會突然的發現它更像一個風韻猶存的女子,雖然靜的溫婉,但也有著千姿百態耐人尋味的萬種風情。

和站在園中各處望十七孔橋相比,站在橋上眺望遠處更是別有一番景緻,扶著漢白玉橋欄,欣賞著萬壽山、昆明湖,除了那碧波粼粼、廊亭樓榭、柳蔭匝地、崇閣巍峨之外,還可以領略到園外的山外有山,此時的美景亦是渾然一體。特別是在有風的夜晚,於湖邊的暗色裡觀望昆明湖盪漾的湖水,似乎連萬壽山也會隨之遊動,成一線的漢白玉石欄杆在此時變成了一串漂浮著的珍珠,這景緻硬生生的會把你拉進那萬劫不復的迷幻之中無可自拔。

2
最新評論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無恙豳風新雨後,一枝塔影映橋中